這幾年,有心出去轉轉,領略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于是拜讀了幾部有關風光地理的書(姑隱其名)。其中講到中國的自然資源,尤其是東北地區(qū)的森林資源,茫茫林海,列舉一些樹種名稱,如紅松、落葉松什么的,必不可少?!罢磷铀伞弊謽映A衅渲小H欢?,這個“樟子松”打頭的“樟”字,竟然用錯了,而且是幾近一種想當然式的錯誤,屢見屢錯,頗有幾分頑固。
這樹正確的名稱是看著不怎么順眼的——獐子松。
為此,引出本篇小文,是為“樟獐之辨”。
看看權威工具書《辭?!穼Α罢痢迸c“獐”是如何說的吧。
樟,植物名。亦稱“香樟”,樟科。常綠喬木。葉互生,卵形,上面光亮,下面梢灰白色,離基三出脈,脈脈有腺體。初夏開花,花小,黃綠色,圓錐花序。核果小球形,紫黑色,基部有杯狀果托。廣布于中國長江以南各地,以臺灣為最多。植物全體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取樟腦和樟油。木材堅硬美觀,宜制家具。因其美觀,又常為綠化樹、行道樹。
樟木箱子,在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期,名頭十分響亮。家里擁有兩只,那時候即是“小康”。
樟,僅為樟科植物的一種。而樟科植物約有45屬,近 2500種,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中國約有20屬,423種,主產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以華南和西南為最多,是構成森林的重要樹種。那些看著和“樟”字距離挺遠的楠木、肉桂、鱷梨等樹種,均屬此科范疇。
獐,動物名,亦稱“河麂”“牙獐”。哺乳綱,偶蹄目,鹿科。體長近一米。雌雄均無角。雄獐犬齒發(fā)達,形成“獠牙”。冬季毛粗而厚密,枯草黃色;夏季毛細短,微帶紅棕色,腹毛淡黃色,全身無斑紋。尾短,行動靈敏,善跳躍,能游泳。每胎3~6仔。分布于中國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朝鮮半島也有分布。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獐子松,植物名。松科。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小枝淡黃色。葉兩針一束,長4~8厘米,粗硬。球果窄長卵形,先端漸狹,鱗盾隆起,鱗臍有微刺。產于中國大興安嶺地區(qū),常成純林;亦分布于蒙古及俄羅斯西伯利亞。最喜光,能抗旱寒,為沙地主要造林樹種。木材供建筑、枕木、礦柱等用材。又為觀賞樹。
松科,裸子植物,10屬,230種以上,分布極廣。中國10屬都有,約97種(其中引種栽培的24種),各省均產,為非常重要的林木。木材價值高,多被作工業(yè)原料用、藥用、食用乃至觀賞。而其10屬之一種的“獐子松”,之所以常被頑固地誤作“樟子松”,皆因人們對樟腦、樟油、樟木箱子太熟悉,以為就應該是“樟子松”的想當然。
其實,“樟、獐”是有很大區(qū)別的。一個動物,一個植物,一個可以到處跑,一個站那兒跑不了?!扳铀伞敝浴扳弊哟蝾^,命名時得于“獐”的“腹毛淡黃色”與“獐子松”的“小枝淡黃色”遙相對應引發(fā)的聯(lián)想,亦未可知。
行文至此,可以結束了。
以后請不要寫錯“獐子松”了。
徐向東:人民教育出版社,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