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平面去截取一個正方體,截面可能是幾邊形?大多數(shù)學(xué)生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三角形和四邊形。對于截面是五邊形、六邊形的情況,如果不借助幾何模型,大部分學(xué)生是很難想象的。為了提高教學(xué)效率,筆者利用Flash MX制作成演示課件,用來演示截面的各種情況。下面以平面截取正方體形成六邊形為例,介紹利用Flash MX制作演示課件的全過程。
新建一個Flash文檔,使用淺藍色背景。
制作元件
制作幾個圖形元件反復(fù)執(zhí)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分別制作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圖形元件。注意:制成的“正方體左上”和“正方體右下”兩元件可正好組合成一個正方體,如圖5所示;斜平面斜度與正方體內(nèi)的六邊形一致,平面內(nèi)的填充色為黃色。
制作“截取六邊形”影片剪輯元件
1)執(zhí)行“插入→新建元件”命令,制作“影片剪輯”元件。在該元件編輯窗口,插入4個新圖層,并分別命名為“左上”“右下”“斜平面”“涂抹”“按鈕”等圖層。
2)單擊“左上”圖層的第1幀,將“庫”中的“正方體左上”元件拖放到編輯窗口的中央位置;在第14幀、20幀插入關(guān)鍵幀,選中第20幀的“正方體左上”將其向左水平移動一段距離(如圖6所示);右擊時間軸的第14~20幀“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鎖定該圖層。
3)單擊“右下”圖層的第1幀,將“庫”中的“正方體右下” 元件拖放到編輯窗口的中央位置,并使“正方體左上”和“正方體右下”恰好組成一個正方體(如圖5所示);在該圖層的第14幀、20幀插入關(guān)鍵幀,選中第20幀的“正方體右下”,將其向右水平移動一段距離(如圖6所示);右擊時間軸的第14~20幀“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鎖定該圖層。
4)單擊“斜平面”圖層的第1幀,將“庫”中的“斜平面”用鼠標(biāo)拖至編輯窗口正方體的右上方(如圖7所示);在該圖層的第10幀插入關(guān)鍵幀,選中該幀的“斜平面”將其移動,使“斜平面”的底邊與“正方體”頂面六邊形頂邊相齊;在第14幀插入關(guān)鍵幀,然后將“斜平面”移入正方體內(nèi);在第20幀插入關(guān)鍵幀,將“斜平面”移到分開的正方體的上方;分別將第1~10幀、第10~14幀、第14~20幀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鎖定該圖層;用鼠標(biāo)箭頭將“斜平面移動層”拖至“左上移動層”的下方(此時也在“右下移動層”的上方)。
5)在“涂抹層”,用“繪圖工具”中的“畫刷工具”將六邊形的六個邊涂抹上與背景顏色一致的淺藍色(效果如圖8所示),將第10幀插入關(guān)鍵幀后鎖定該圖層。
6)在“按鈕”層,從“公用庫”中選擇一個按鈕并拖放到舞臺的右下角,為其添加文字“播放”;選中該按鈕,為其添加框1內(nèi)所示的動作代碼;在該圖層的第20幀插入關(guān)鍵幀,并為第1、20幀添加動作代碼“stop();”,設(shè)置停止動作。
制作場景
用鼠標(biāo)單擊“場景1”按鈕,回到“場景”窗口;再用鼠標(biāo)將“庫”中的截取六邊形“影片剪輯”拖至“舞臺”中央,按“Ctrl+Enter”組合鍵,可觀察到影片播放過程;保存文件。
截面為三邊形、四邊形、五邊形的演示課件的制作過程與六邊形相似,不再一一列舉。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第62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