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時間相對較長,側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細致、全面;二輪復習時間短,側重于培養(yǎng)能力和進行學科內的綜合,要求“精、透、準”。二輪復習有兩個問題顯得非常突出:一是如何保證常規(guī)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二是如何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尤其是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指導。教師可采取以下措施,解決這兩個問題。
處理教材,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廣度
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新理念高中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要轉變應試教育觀念,樹立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觀念。要面向全體學生,就要充分照顧到每一個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施分類引導、分層次教學;并且注重知識的基礎性、時代性,切實降低難度。
研究新課程標準,充分發(fā)揮其指導作用課標雖然籠統(tǒng),操作性差,但卻是編寫教材、實施教學和高考命題的權威依據,需要認真研究。對課標的學習,要重視開設新模塊的開頭和結尾。在學習一個新模塊(單元)的開頭,要組織教師集體學習,明確本模塊(單元)有幾個主題,在教材中是如何體現(xiàn)的,各主題的地位、功能及相互關系如何,要求達到什么層次,需要并準備組織哪些活動等。到模塊結束時,教師要再次對照課標,明確重點,查漏補缺,完善結構。對課標研究得越透徹,越有利于教師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少走彎路。
借鑒不同版本教材 選準主干內容編寫教材雖然依據的是同一個課標,但由于編寫者對課標的理解有差別,自然會導致教材在某些內容的處理上有差別。高考命題依據的是課標,命題人常會從不同版本教材的交叉部分命題,因為這些內容是課標規(guī)定的重要內容。通過對照不同版本教材,找出交叉部分,有利于縮小范圍,突出重點,減輕教學任務。
注重必修模塊的基礎性必修模塊是“在義務教育基礎上為全體高中生開設的必修課程,其功能是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學習其他化學課程模塊打下基礎”。必修模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基礎,在知識層次上呈現(xiàn)出點多面廣、內容淺顯、難度低的特點。對許多知識僅做了常識性的介紹,既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也沒有進行深化。這是因為很多內容在選修模塊還要繼續(xù)學習,所以在進行必修模塊的教學時要注意控制難度和范圍,不能把選修的內容移植到必修課的教學中來,增加教學負擔。
突出選修模塊的整體性選修模塊是對必修的深化和提高,與必修模塊點多面廣、要求層次低的特點不同,選修模塊的專業(yè)性強,要求層次高。一個模塊圍繞一個主題,從不同層次、不同側面進行闡釋與深化,呈現(xiàn)出主題突出、整體性強的特點。
采取措施,把課標規(guī)定的三維目標落到實處
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確立了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在多種形式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受到科學過程和科學方法的訓練,形成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1)新授課應重基礎、重過程,多臺階、小步子,循序漸進;2)階段復習時通過復習提綱的形式對單元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并深化,通過不斷地整理,形成各個模塊的系列;3)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與評價。
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努力加強實驗教學;2)積極開展多種學生活動。如“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一節(jié),知識目標要求低,可以采用自學探究、活動展示的方式。通過布置任務,進行動員,經過準備后,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展示。其他還可以組織家庭小實驗、課外閱讀、研究性學習、化學競賽等活動。
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三點
“精”,即精選內容吃透課標和考綱,確定學科的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精選習題,對使用的資料大膽進行刪減,凈化、優(yōu)化復習資料,杜絕手中資料“亂、雜、次、多”。
“透”,即講透、練透學案前置使用,在學生充分預習、教師收批,準確把握學情的基礎上,確定講課的內容,并確保精講、講透。精心選編系列化的“鞏固性練習”,進行定時訓練(一節(jié)課完成),當天改批完,第二天簡要講評。
“準”,即提高準確度、找準依據針對學生作業(yè)提出“精批精改,提倡面批”的要求,講其所需、釋其所疑、解其所難,增強準確性、系統(tǒng)性。通過講評,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