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圖像是機械振動部分一個重要的知識點。該知識點比較抽象,若用Flash MX軟件制成課件輔助教學,則非常有助于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振動圖像也將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筆者將振動圖像演示課件的制作思路介紹如下。
1 制作元件
1.1 制作“圖形”元件新建一個Flash文檔,執(zhí)行幾次“插入/新建元件/圖形元件”命令,新建如圖1所示的幾個圖形元件,儲存在“庫”中備用。
1.2 制作“按鈕”元件執(zhí)行“插入/新建元件/按鈕元件”命令,繪制一個如圖2所示的綠色按鈕。在“庫”中選中該按鈕,再復制4個相同按鈕。分別雙擊每一個按鈕進行編輯,在按鈕旁分別添加文字“進入”“退出”“單擺圖像”“彈簧振子”“阻尼振蕩”用于區(qū)分。
從“公用庫”中將圖3所示2個按鈕拖到“庫”中,并雙擊修改,分別添加文字“停”“放”,修改好后備用。
1.3 制作“封面”制作一個如圖4所示的長方形“圖形”元件,填充“藍白漸變色”作為課件“封面”的背景。
2 制作場景
2.1 場景1——封面
將“庫”中的“封面”拖放到場景1的圖層1中,調整其大小使其恰好與舞臺大小吻合。
添加3個圖層,在圖層2輸入標題文字、作者信息等,在圖層3添加“進入按鈕”,
在圖層4導入一段背景音樂。效果如圖5所示。
該場景只有1幀,為該幀(第1幀)添加“幀動作”命令為:“stop(); fscommand(\"fullscreen\", \"true\");”。
為“進入按鈕”添加框1所示動作腳本命令。
2.2 場景2——單擺圖像
插入5個圖層,分別命名為“按鈕”“波形板”“長方形”“蓋板”“擺”“支架”圖層。將“庫”中相應的圖形元件拖放到該場景的對應圖層,將該場景時間軸的幀數(shù)延長至201幀,其間每10幀插入一個關鍵幀,每40幀為一個
振動周期。調整“擺”“波形板”元件在各關鍵幀上的位置,在兩關鍵幀之間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時間軸設置如圖6所示)。
使得該場景的動畫能模擬演示:隨著沙擺的不斷擺動以及波形板的水平移動,將出現(xiàn)不斷延伸的正弦波形,效果如圖7所示。
該動畫效果的設計思路是:事先把正弦波形畫在“波形板”元件上,然后用同等大小的“蓋板”元件將其覆蓋好。令“蓋板”元件不動,而讓“波形板”元件勻速移動,這樣正弦波形將從“蓋板”
下面逐漸勻速移動出來,但給人的印象卻是隨著“沙擺”的不斷移動,“沙擺”撒出的“黃沙”描繪出正弦波形,非常形象逼真。
第1關鍵幀幀動作命令為:“fscommand(\"fullscreen\",\"true\");”;
第201關鍵幀幀動作命為:“gotoAndPlay(1);”。
2.3 場景3——彈簧振子圖像插入6個圖層,分別命名為“橫梁、按鈕”“彈簧”“小球”“波形”“紅線”“長方形”“坐標”。在“橫梁、按鈕”圖層畫出一個黃色的長方形表示“橫梁”;將“庫”中“按鈕”元件拖到該圖層的舞臺上;在“坐標”圖層畫出坐標軸;將“彈簧”“小球”“波形”“紅線”“長方形”等元件拖放到相應的圖層,將該場景時間軸的幀數(shù)延長至120幀,其間每10幀插入一個關鍵幀,每40幀為一個振動周期。調整各元件在各關鍵幀上的位置,在兩關鍵幀之間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時間軸設置如圖8所示)。
該動畫效果的設計思路是:“彈簧”“小球”“紅線”“正弦波形”元件分別置于不同的圖層,在最上方圖層放置一個與灰色背景相同顏色的“長方形”元件,使其恰好完全覆蓋正弦波及一段紅線,為“彈簧”“小球”“紅線”設置步調一致的補間動畫,為灰色長方形
設置向右移動的補間動畫,
則可產生隨著彈簧振子的上下振動,“紅線”逐漸向右描繪出其振動圖像——正弦波形(效果如圖9所示)。
第1關鍵幀幀動作命令為:“fscommand(\"fullscreen\",\"true\");”;
第120關鍵幀幀動作命為:“gotoAndPlay(1);”。
2.4 場景4——阻尼振動圖像執(zhí)行“窗口/場景”命令,在“場景”對話框中選中場景3后,選擇“復制場景”命令按鈕復制場景3,然后將其改名為場景4。
選中場景4修改并編輯它,將“波形”圖層的等幅正弦波刪除,換之于“減幅波形”。將該場景時間軸的幀數(shù)延長至271幀,其間每10幀插入一個關鍵幀。調整“彈簧”“小球”“紅線”“長方形”等元件在原來各關鍵幀上的長度或位置,并設置各元件在新建關鍵幀上的位置,使阻尼振動振子的動作與減幅波相吻合。場景4時間軸設置如圖10所示,播放效果如圖11所示。
第1關鍵幀幀動作命令為:“fscommand(\"fullscreen\",\"true\");”;
第270關鍵幀幀動作命令為:“stop();”;
第271關鍵幀幀動作命為:“gotoAndPlay(1);”。
2.5 場景2、3、4按鈕動作命令場景2、3、4中均有“退出”“單擺圖像”“彈簧振子”“阻尼振蕩”“?!薄胺拧?個按鈕,各場景中同一按鈕的動作命令都是相同的,可以在一個場景中為各“按鈕”設置好動作命令后,再把各按鈕向其他場景中復制、粘貼,以簡化過程。各按鈕的動作命令見框2~框7。
3 結束語
本課件可分別演示單擺振動圖像、彈簧振子振動圖像、阻尼振動圖形,生動、形象、逼真,同時設置了多個控制按鈕,具有非常好的交互性,是一個非常好的高中物理演示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