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紫色長袍的女人給我做Henna
在突尼斯認(rèn)識的朋友艾米娜這幾天特高興,因為她的表姐阿依達要舉行婚禮了。阿拉伯人喜歡在秋天結(jié)婚。11月的突尼斯白天還有些熱,艾米娜帶我穿過葡萄架到二層平臺。像我小時候參加的婚禮一樣,婚宴是在家里舉行,幫廚的都是街坊鄰里。
我以為婚宴吃什么呢!原來也是古斯古斯。是啊,這突尼斯國菜,這象征幸福、喜慶的古斯古斯,又怎能不是婚禮的主菜?除此,還有青椒烤后再搗碎拌的色拉,上面有幾顆橄欖,一點金槍魚。一塊雞蛋和蔬菜蒸在一起的達錦糕。裝在快餐盤里,每人一份。
吃過飯,院子里已經(jīng)開始有賓客到了,都是新娘這邊的親友。這是四天婚禮中的第一天,是要給新娘手上繪花的日子。
新娘阿依達一直坐在那里。她不用去門口接來客;來客走到面前,她也不起身。女賓俯身,與她行面頰吻禮。我估計她是這么想的:以后奔忙的日子就開始了,家務(wù)很多,會很操勞,所以今天我是說什么都不動。在摩洛哥時,我聽說,這個國家一度要取消一夫四妻制度。有人游行反對。不是男人,是女人。理由是:“如果一夫一妻,女人的活太多,干不過來?!彼齻兙筒幌?,如果就一個妻子,孩子也不會那么多啊!
這里的女孩20出頭就結(jié)婚,一年后,孩子出世。她們在婚后常常不再工作,而是專心照顧家庭。孩子便像小瓜一樣嘀里嘟嚕長出來。這樣的操勞,自然有損容顏,女人40歲時,已經(jīng)很老了。
孩子跑來跑去。椅子在人們頭上遞來遞去。沒有主持人,也沒有誰上去說一句話,大部分人就在音樂下跳舞。也有坐著的,彼此說話也聽不太清,所以都提高了分貝。因為六七十平方米的院子里,放著四個大音箱。
有人過來撒糖了。有的糖掉到地上,孩子們呼啦去撿。兩個女人從屋里出來。穿紫色長袍的女人端著托盤,穿黑色長袍的女人舉著蠟燭。
銀飾的托盤,里面襯著紫紅色的天鵝絨。在老市場經(jīng)常能見到這東西,原來是結(jié)婚用的。托盤中有個盤子,褐色的香泥上撒著白色的茉莉花瓣和藍色、粉色的糖塊。托盤中,還有一個紙卷,里面是脫脂棉。
穿紫色長袍的女人從泥盤里摳下一塊泥,在嘴里嚼嚼,然后一點點仔細地糊滿新娘的手指。要做出一些圖案的,所以,事先還得用膠布貼好邊界。
十個手指都弄好之后,穿紫色長袍的女人用脫脂棉將新娘的手指一一纏好。然后帶上大大的紫紅色棉手套。手套上綴好多銀色珠珠。
新娘手上繪的這東西,叫Henna。除了美麗,也是儀式的一部分。除了北非,在毛里求斯也有。
新娘高舉著兩個棉手套進屋了。她是去脫襪子的。因為還要給腳做Henna。
“你做嗎?”周圍有人問我。不,我不做?!白霭?。做吧?!庇谑?,那穿紫色長袍的女人就摳了塊泥,放嘴里嚼嚼,然后放我掌心,非常仔細地按平。
做Henna時,不知道是誰還把一塊糖塞到我嘴里。
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婚禮也很講究
婚禮的第二天。雖然艾米娜一家都說不用,我還是堅持給新娘買了個花籃。晚上9點,我正想把花籃送過去時,送親的隊伍出門了。有人搖旗,有人敲鼓,有人唱歌。新娘穿著米色禮服,在父母陪伴下走在正中。
“我這時候送花合適嗎?”
“就該這時候?!卑啄鹊膵寢尫鹪谝羴喭莆疑先?。
這花籃實在太重了,我也快拿不動了,新娘的爸爸趕忙接過去。
新娘阿依達比昨天矜持,她什么也沒有說。女人們則高聲嚕嚕嚕叫著。
從新娘家到艾米娜家,不過幾十米,隊伍走得很慢。在大門口時還停了一會兒。也許,因為歌還沒有唱完。
進了院子,沒有進屋,直接上樓梯到二層平臺。平臺最里面搭了個藍色篷子。下面是見過幾次的用綢緞裝飾的婚座。即便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婚禮還是很講究的。左邊一排側(cè)椅是給家中長輩坐的。我從第五排拿了一把椅子去第一排的最右邊。這時一個不認(rèn)識的女人過來,叫我的名字,然后把我安排到側(cè)面女長輩的位置。
樂隊也來了。請了六個人的小型管弦樂隊,包括西塔琴、小提琴、鼓及古琵琶。要800第納爾(1第納爾折合人民幣7塊)。
有人給樂手上送飲料和水。他們真是辛苦,一晚上幾乎沒有停歇。平時覺得阿拉伯音樂好沉悶,都是一個調(diào)。后來有人告訴我,阿拉伯音樂是將一個全音分為十個等分,這比西洋音樂分為兩個半音要復(fù)雜得多,節(jié)奏也比西洋音樂豐富?!耙荒愠??!蔽乙辉?,很不好唱。顫音怎么也學(xué)不來。樂隊演奏Malouf(翻譯成“風(fēng)俗”或“親友”)。它是15世紀(jì)西班牙占領(lǐng)突尼斯后由安達盧西亞引進的一種音樂。樂隊的主唱是個老頭,嗓子非常清朗。
一個著白衣黑馬甲戴紅帽的老頭拿著上下兩層、外面裝飾著彩色圖案的小鼎模樣的東西進場。香煙裊娜,原來是香熏。他去新娘的頭頂繞一圈,也在我頭頂繞一圈,表示祝福。
歌手唱了一個多小時,旗手們又去接新郎了。28歲的新郎穿得隨意:休閑西裝,牛仔褲。新郎的媽媽來了,拿個紅色的盒子遞給新娘,原來是金首飾。
“跳大神”的進來了。赤腳,一身黑,腰部綁著很多彩色帶子。頭部套著黑套子,露出兩塊。一塊露出大半個臉,一塊露出耳朵。
負責(zé)香熏的老頭也上去跳。他趴在炭火邊,做我曾經(jīng)喜歡的霹靂舞的動作。他從火盆里拿出什么,啪地扔出去。是小鞭。嗯,那就不是從火里拿的,只是借個火。氣氛越來越熱烈,眾女眷把新郎新娘圈在中央跳舞。
男賓們再也忍不住了,從外面沖進來。也都是小伙子,新郎的好朋友?,F(xiàn)在,把新娘新郎圈起來的都是小伙子了。一個小伙子試了兩次,想讓新郎騎在他脖子上。沒有成功。因為新郎在躲閃。有小伙子從花籃上把花扯下,把花瓣扔在新人的頭上。
沒有大吃大喝的場面,卻很熱烈。歌聲舞蹈直到半夜才結(jié)束。
婚禮第三天,是在新郎手上做Henna。不像新娘滿手都做,新郎只做小手指上的一截。這天,新郎家也有音樂,只不過這天的主角都是男人,換女人們坐在角落里。
婚禮完了再登記,瑪博露卡!
婚姻登記處在迦太基。我們到時,還沒幾個人。這個結(jié)婚登記處屬于比較大的,在這里辦登記儀式要400d(第納爾);規(guī)模小些的要300d。我們等了一會兒,新娘的車來了。今天租了兩輛車,一輛100d。新娘今天穿的是潔白的婚紗。新郎是正式的西裝。兩天的婚紗1000d。整個婚禮的費用在50000d,也有10萬的。這對于一個月收入只有一兩千的普通人家來說,是巨款,要攢好多年。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當(dāng)?shù)厍嗄暌鹊?0歲左右才能結(jié)婚的原因。
親朋好友都陪著,二百多人。眾人都正式裝扮,女人們多穿漂亮的傳統(tǒng)服裝。也不似我們領(lǐng)證時那么嚴(yán)肅,
女人們不時嚕嚕嚕,小伙子們則在一旁打趣。因為是穆斯林,他們還要打開古蘭經(jīng),和安拉交流一會兒。
按照習(xí)俗,新郎要給新娘10塊錢。但他忘記帶了。一個女親戚上去,給了新娘20塊。新娘轉(zhuǎn)身卻將錢弄丟了。
儀式結(jié)束后,大家排隊,一一為新人祝福?!白85脑捲趺凑f???”我問艾米娜?!艾敳┞犊ā保≡瓉砭故俏业陌⒗帧,敳┞犊ǖ囊馑际牵篒t’s good for you。我也過去,和新娘行面頰吻禮,道瑪博露卡。新郎的朋友對我說這句感到非常吃驚,高興得嗷嗷叫。
有裝扮漂亮?xí)r尚的女眷,拿著漂亮的籃子,為來客送上精美的糖果和點心。出登記處,攝影師開始為新人拍照。家里的親戚太多了,一一上去和新人合影。足足一小時后,才輪到新娘和新郎單獨拍。拍完照回家。家人要準(zhǔn)備些東西,明天新人要出去蜜月旅行兩周。
第15天時,我手上的Henna已經(jīng)很淡了,阿依達也已經(jīng)做了15天的新娘。她在吉爾巴島玩得好嗎?這個很多外國人都去過的突尼斯,她這個本地人還是第一次去呢!借由婚禮,她把夢想實現(xiàn)了。而歸來后,23歲的她將開始封閉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