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城事走進日本戰(zhàn)國古堡
風起了
身似浮塵人渺渺
人渺渺
休問歸處
有誰知曉
在日本戰(zhàn)國古堡宏偉的天守閣之上,在落櫻繽紛的后院花園,我常常想起這首日本古代和歌。想起那些曾將生命融入這些城堡的人們——
那些勇猛堅毅的武士。
那些水蓮般的女人。
日本戰(zhàn)國時代(15世紀中期至16世紀后期),將軍和諸侯紛紛構(gòu)筑起防守堅固的城堡作為軍事和統(tǒng)治中心,如織田信長的安土城、豐臣秀吉的大阪城、桃山城等。這里是將軍和武士生涯興衰的舞臺,俳句詩人松尾芭蕉就曾寫下這樣的俳句——“這片夏草叢生之地是當年勇士壯志的見證”。
而在那重重堡壘的深處,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女性世界。她們是將軍或大名的母親、妻女、姬妾。在一個女性無法主宰自身命運的時代,她們的人生伴隨著父親、兒子、丈夫和主人的軌跡跌宕起伏。那華麗的城堡深處,或許有著一個女人最高的榮耀,也可能是終身的牢獄。戰(zhàn)國幕府女子的青春和命運,比流云還要多舛。
相比之下,古堡的高墻和巨石似乎是堅固的,然而,在戰(zhàn)火和歲月的洗禮中,100座古堡中至今仍保有舊時容顏的不過區(qū)區(qū)12座,它們散落在日本城市山野間,佇立在歷史長河中,如同折戟沉沙鐵未消的古器,在時光的磨洗中愈發(fā)呈現(xiàn)出亦柔亦剛的質(zhì)感。比如“不落之城”熊本,比如“白鷺城”姬路。
沿著新干線一路奔馳向南,未到站已透過車窗遠遠看見姬路城迷人的風姿,制高處的五層天守閣浮現(xiàn)半空,如白鷺展翅,楚楚動人,讓人倏而想起她還有一個優(yōu)雅的名字——“白鷺城”,被公認為日本現(xiàn)存最為美麗壯觀的古城堡。
看過反映日本幕府后宮生活《大奧》的人,往往都被劇中江戶城的壯麗、和服的唯美所迷醉,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江戶城已在戰(zhàn)火中被摧毀,《大奧》實際的拍攝地正是仍保有全木結(jié)構(gòu)的姬路城。英國BBC在制作《世界八十寶藏》這部宏大的紀錄片時,它是日本唯一入選的古代建筑。我清楚地記得,那位身為資深建筑和歷史學家的主持人仰望著高大的姬路城說,這是一座從未被攻陷過的城堡。的確,在美麗優(yōu)雅的外表之下,曲折回轉(zhuǎn)的姬路城處處隱藏著致命的陷阱和鋼鐵般的防衛(wèi)。如同一把閃著迷人寒光的日本劍,由數(shù)代將軍武士傳承打造而成,未出鞘便已震懾人心。
先后有13個貴族家族做過這座城池的主人。公元580年日本戰(zhàn)國名將豐臣秀吉率先在這里大興土木。秀吉過世后,德川家康掌握江山,讓女婿池田輝政接管姬路城,監(jiān)視西國諸位大名的動靜。野心勃勃的池田輝政重建了天守閣,地上地下高達七層,并花了八年改造整個城郭,在東、南、西、北方建設了88個城下町。姬路在池田輝政手下完成了新生,將固若金湯的軍事防御和柔美典雅的建筑藝術這兩項看似南轅北轍的元素奇跡般地融為一體。
姬路城結(jié)構(gòu)嚴密,極有實戰(zhàn)價值。從三條同心圓護城河開始,城壕環(huán)繞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間設置數(shù)座大門和瞭望塔。城堡中內(nèi)庭的道路千回百轉(zhuǎn),好似迷魂陣,有些通道在設計上故意“使人誤入歧途”,沿著通道卻走進了死胡同;還有些道路迂回曲繞,明明城堡就在眼前,卻使人越走越遠。城墻和瞭望塔上設有許許多多居高臨下用來射箭、打槍和落石的孔洞,這就讓攻城的敵人在更長時間內(nèi)暴露于守城部隊的槍林彈雨之下。而敵人面對重重機關和迎頭痛擊的驚惶無措,從天守閣頂樓的瞭望口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今天,就算是在陽光充裕、和風習習的天氣里走進姬路城,仍然會有明顯的壓迫感,四周縱橫的高墻和堡壘,讓人感覺隨時都會有石頭或箭從那里向你飛來,壯觀美麗中處處隱藏殺機,可見,生活在里面的人縱然天天錦衣玉食,也會時時在擔心厄運降臨。這些人除了征戰(zhàn)的武士,還有隱忍的女子。
比如德川千姬。她不僅是這個城堡曾經(jīng)的女主人,也是一個屬于城堡的女人。千姬居住的西丸,今天仍然是這座龐大堡壘中陽光最溫暖和充足的一處。它緊緊依靠著雄偉的天守,仿佛是那個時代女人命運的一個隱喻。
德川千姬乃德川家康的孫女,1596生于伏見城。出生不久便已定下第一任丈夫——豐臣秀吉的獨生子秀賴。正是由于豐臣秀吉擔心德川家以后將向自己獨生子下毒手,才千方百計為兒子定下這個婚約。1603年,家康成立德川幕府,雖然他對這位孫女愛如珍寶,但由于諸大名之間仍有眾多對豐臣家忠心耿耿的武將,為平定天下人心,當年七月,7歲的千姬還是在大阪城與11歲的秀賴舉行了婚禮。這一場悲傷的政治婚姻,最終并沒能保護秀賴的生命。12年后,在娘家軍隊的猛攻下,大阪城陷落,千姬哭著懇求祖父德川家康放過秀賴一命卻無濟于事。
隨后,19歲的千姬被安排嫁給了本多忠刻。由于娶了將軍家長女,本多家自十萬石桑名城移封至十五萬石的姬路城,而幕府將軍家更是慷慨地給出了十萬石“化妝料”的陪嫁。本多家用這十萬石為千姬特別建筑了三丸和西丸,不過現(xiàn)在西丸只剩下女侍居住的渡櫓“長局”(長約300米),最里邊則是千姬的化妝室——不管早晨還是黃昏,這里都充滿了陽光,是這座寒冷的城堡中最適合尊貴公主的房間。今天,造訪姬路城的游客,還能在千姬的化妝室看到這位將軍之女青春時代的容顏。
怨靈之井“阿菊井”的故事是這樣的:據(jù)說地位低微的侍女阿菊發(fā)現(xiàn)一位家臣意圖謀害城主,陰毒的家臣威脅收買阿菊未果,于是在一次酒席上故意藏起城主家寶十枚盤子之一,并以遺失一枚盤子為由,把阿菊慘殺后丟進了井里。那以后,傳說井底每晚都會傳出“一枚、兩枚、三枚……”的數(shù)盤聲,數(shù)到第九枚,會傳出女人啜泣聲,之后再度從第一枚數(shù)起。
今天,每年在阿菊的忌日,神社都會舉辦“阿菊祭”?!鞍⒕绽L皿”是其中最經(jīng)典的活動——市民用紙盤子畫出想象中的阿菊盤子并在祭典期間展覽,以紀念這位忠貞而悲傷的女性。
姬路城是一個奇跡,近四百年來,它經(jīng)歷了幕末時期的內(nèi)戰(zhàn)、明治時代的廢城令、二次大戰(zhàn)時的美軍轟炸,躲過數(shù)次滅城危機,因此又被稱為“不戰(zhàn)城”。尤其是1945年7月3日的“姬路大空襲”時,整個城下町全被炮轟成灰燼,只有姬路城毅然聳立。據(jù)說,當時姬路市民在焦土中抬頭看到天守閣時,大多數(shù)人都情不自禁撲簌落淚。
并非美軍特地不轟炸姬路城,事實上大天守和西丸都已中彈,只是都沒有爆炸。與當時同樣是國寶,卻在同年5月14日的空襲中被美軍炸成劫灰的名古屋城比起,姬路城的幸存,真的只能視為神靈的護佑。
出游提示
姬路位于大阪京都都市圈的南部,乘坐新干線半小時左右即可到達,可以下榻在大阪著名的購物天堂心齋橋附近,這樣游覽完姬路城后,還可以在傍晚盡情購物。當然你也可以住在京都,夜晚,姬路的白色身影還未離去的時候,溫柔地穿過街道消失在某扇門扉后的優(yōu)雅藝伎會讓你有時空交錯的悵然。姬路城的春天開滿櫻花,是最美的季節(jié)。城堡附近的日本園林好古園也非常值得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