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學習,是指出在教育條件下的學生的高品質(zhì)的學習,它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學,是教師組織、引導下的學習。只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得力引導得法,才能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下面,我以語文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得失: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切忌不著邊際信口開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帶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學家都有不少論述,兩千年前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睂W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一旦被激發(fā),其潛能便會得到開發(fā),主體性便會弘揚。因而,語文教學應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意識。如教《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我讓學生先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么?同學們的話題一下子就打開了,提出了很多問題,學習興趣被激發(fā)了主體性也得以體現(xiàn)了。
教給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切忌生搬硬套,照本宣科
學生僅有語文學習的興趣是不夠的,若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時間一長,遭受學習的挫折后,自主學習的興趣也就因此而減弱。因而語文學習還必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1.教師引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選擇一部分內(nèi)容,圍繞教學目的,有意識地一步一步進行教學。如教《西門豹》一課,根據(jù)學生的愛好,選擇“摸清底細”這部分進行教學,第一步,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西門豹到鄴任地方官時,看到什么?他是怎樣“摸清底細的”?第二步,找出四次對話的內(nèi)容,畫上“ ”,然后分角色朗讀。第三步討論,從這四次對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2.總結(jié)方法。讓學生去自主學習。教學《西門豹》第一部分后,我引導學生總結(jié)了學習方法,然后用這種方法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第二部分“破除迷信”,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多了,問題抓得很準,對內(nèi)容的理解也很透徹。
3.領悟自得。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本身作為認識和思考的對象,反思自己的思維方法、學習進程,從而達到在學習實踐中“悟”出學習的目的。
4.以學定教。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法,如課題,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讓那些想了解同樣問題的同學組合在一起,用他們喜歡的方法來自主學習,達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給足自主學習的時間,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切忌顧此失彼,一暴十寒。
習慣是個性心理中的個性意識的傾向性,習慣的力量是一種自然的力量。語文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語文教師持之以恒的培養(yǎng)。語文課上,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達到自覺化。
陜西省渭南市薛鎮(zhèn)宏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