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研究、探索事物規(guī)律及其科學原理的一門科學。在物理教學中,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理解掌握現(xiàn)代物理思想和方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帶給每一位物理教學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為此,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工作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感想,以與各位同仁切磋交流。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必須更新觀念,把教育對象變成服務對象,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給予充分的尊重,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在師生人格平等的基礎上,開展富有愛心的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把學生引入一個強烈的情感氛圍中。
首先,要允許學生出錯。學生發(fā)言中出現(xiàn)錯誤是正常的,出錯后最大的心理需求是得到理解和鼓勵。大多數(shù)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問或回答問題,主要是擔心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過于幼稚或回答出現(xiàn)錯誤而感到難堪。對此,教師要盡力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多鼓勵學生。
其次,應允許學生向老師提意見。在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諧氛圍里學習時,學生的大腦處于積極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并能夠保持心理的“自由”,使創(chuàng)造性精神得到充分發(fā)揮和自由發(fā)展。長期以來,老師被學生視為“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在學生面前,教師是知識的權威,這種權威所孵化的知識暴力,不斷擠壓著學生的心理和精神空間,會使師生之間產(chǎn)生情感上的距離,課堂上很少有人提出問題,老師按教案講,即使講錯了學生也不敢當堂指明或與老師理論。
再次是老師要學會“傾聽”,即學會理解、欣賞。老師不但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古怪問題,還要尊重學生別出心裁的念頭,不但要理解、欣賞學生五花八門、甚至是離題萬里的觀點,還要想方設法引導他們把思緒回歸到主題上來。多用賞識態(tài)度對待學生,多用賞識語言評價學生,這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個性發(fā)展有很大作用。同時,還應注意引導學生完善思維過程,讓思維過程經(jīng)過邏輯的檢驗以確認真?zhèn)巍?/p>
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是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上下功夫,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使課堂興趣盎然。如講授“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時,老師提問題:誰能不用點燃的辦法使一小團棉花燃燒?此刻,學生感到老師提出的問題太不著邊了,奇怪地你瞧我,我瞅你。老師適時地向下壓活塞,筒內的一小團棉花燃燒了。課堂上馬上熱鬧起來,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因為他們親自看到了棉花不用點火也能燃燒,因而迫切要求探索其中的奧秘?;鸷虻搅耍蠋熖岢觥白龉Ω淖兾矬w內能”的課題,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使學生盡快融入課堂教學情境之中。這樣做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能使學生更真實、自然地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消除了對實驗的神秘感,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把物理教學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
物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是新的課程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欲望僅僅是前提,怎樣使學生有效展開主動自主學習,還在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知識主動尋求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綜合生活實例,賦予知識鮮活的時代氣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如學習“熱量”問題時,教師用生活實例引出問題:冬季暖氣片使室內暖和,暖氣片有熱量嗎?學生內心頑固地認為“熱量”和“內能”是一回事,即認為物體原來有“內能”也就有“熱量”。老師列舉事例打比方,把“內能”比作某同學用來生活的人民幣,即某同學原有的人民幣就像物體原來有內能一樣,把“熱量”比例捐款”,當某同學把20元錢捐給四川汶川地震災區(qū)人民時,這捐出去的20元人民幣就是“捐款”,原來或剩下的人民幣都不能叫捐款,“捐款”與“人民幣”就像“熱量”和“內能”一樣。話音剛落,就有同學回答:“熱量”也是物體把自己內能的一部分傳給了別的物體,被傳出去的內能就叫熱量,原有內能或剩下的內能都不能說是“熱量”。用這樣比喻的方法進行物理教學,學生聽起來真切、有趣,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學生實驗探究活動、演示實驗活動的內容。這些內容有力地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提出問題、信息收集與處理、分析概括問題、信息交流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每一節(jié)實驗探究活動的不同特點設計出不同形式的實驗報告讓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探究活動。對于有的內容,教師自己可以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設計出具有趣味性、新奇性、懸念性、驚險性的實驗來導入新課。例如在講“大氣壓”一節(jié)時,把裝滿水的杯子蓋上硬紙片,問學生杯子倒過來水能不能灑,然后將杯子倒過來,水并沒有灑出來,從而導入大氣壓這一節(jié)內容。這些都不同程度使學生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從而對本節(jié)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所以教師要對每一節(jié)課的內容深入鉆研,研究每節(jié)課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每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并輔導一些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能力。新教材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引導,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獲取的過程中去,把課堂的時間和空間盡量多讓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主要陣地,而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真正地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真正地把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只有運用科學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教學方法,才能使他們會思考;同時,還要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習活動的時間,以確保有效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探索能力,才具有創(chuàng)新的源頭活水。轉變思想,更新觀念。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上,少一些灌輸,多一些引導、點撥,學生的潛能才能真正地挖掘出來。
陜西省米脂縣高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