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新課標的一大亮點。但筆者心中也有一份苦澀:這塊肥沃的土地,在相當一部分學校里,在相當一部分教師中還一直荒蕪著,活動沒有“動”起來,究其原因:
一、 新課標認識不到位
雖然新課標頒行6年,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只把新課標掛在嘴巴邊,訂在計劃里,沒有落實到行動中。主要因為:
1. 相當一部分教師雖然知道語文教學已進入新課標時代,但對新課標的具體內容,特別是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還缺乏深刻的認識,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不重視。
2. 習慣性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扼殺了“活動”。語文教學改革最關鍵的因素當然是一線教師,新課標實施以來,很多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探索,但多年來積淀在心中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時時讓他們習慣性地沿著老路走。走老路輕松自如,走新路耗時費力,很多教師只有在上級“檢查”時,才“露一手”,事后卻慨嘆:“每一課都這樣去上,人是要折壽的,還是省點心吧?!?/p>
二、 辦學條件不到位
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條件不一樣。條件好有助于活動的開展,條件不好活動當然難以“動”起來。如新課標要求學生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中外名著,可學校圖書室沒有這些書,學生買不起,這項綜合性學習活動“動”起來當然困難。學校沒有電子教學設備,學生家里普遍沒有電腦,上網(wǎng)查資料當然不可能。
三、 管理理念的不到位
“升學”率一直是壓在學校領導身上的一塊巨石,學校領導面臨兩難選擇,是選擇素質教育,還是選擇應試教育。在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下,在種種利害得失面前,領導們選擇了追求升學率。學生作業(yè)時間還不夠,哪有時間去讀名著,去搞調查研究,去保護野生動植物;連星期六、星期日都要上課,哪有時間去搞氣象觀測、去開展旅游模擬活動研討會。就這樣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遭到了“封殺”。
四、 考查不到位
近年來,盡管各地中考增加了語文綜合性學習考查項目,而且命題人也盡力想通過試題把這項活動促起來。但考查有不完美地方,試題帶有明顯的理論傾向。只要把試題多練幾遍,憑記熟的參考答案就可以應付,很多活動根本無須學生去動手。因此,老師、學生只要多練“題目”而無須去實踐,當然綜合性活動也就無須開展了。
當然,導致語文綜合性活動“動”不起來的原因還不止這些,但如果我們能正視以上這些因素,切實轉換理念,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相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會“動”起來,相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會讓教師學生一直樂此不疲地“動”下去。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林梓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