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云,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宿遷市名師、語文學科帶頭人,泗洪育才實驗學校小學部校長。多次執(zhí)教市縣級示范課,2006年參加全國小學語文骨干教師觀摩課評比,榮獲一等獎。所帶班級曾榮獲“全國優(yōu)秀班級”。主持省市級課題研究4項,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1項。在全國、省市級報刊發(fā)表教育教學文章50余篇,主編、參編教育教學用書10余本,著有《教育,我有話說》一書。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范、優(yōu)秀班主任、先進個人,宿遷市勞動模范、優(yōu)秀教師,泗洪縣優(yōu)秀輔導員、優(yōu)秀黨員、新長征突擊手、崗位女明星。2007年,當選為泗洪縣黨代表、宿遷市黨代表。江蘇教育電視臺、宿遷電視臺、泗洪電視臺進行過專題報道。
每當晨曦撒滿風景優(yōu)美的泗洪育才實驗學校校園的時候,人們總能看到一位年輕女教師踏著橙色的塑膠跑道,和太陽一起奔跑,飄逸的長發(fā)和她的教育夢想一道飛揚。那就是我。
一、 初為人師——一片冰心在玉壺
1987年8月,我懷揣著五彩的夢想,滿懷激情地走上講臺。哪知迎來的卻是一盆冷水:課堂上,學生像水中的皮球,按住這個,浮起那個;連班級衛(wèi)生評比,也總是全校最差;白天和“小魔頭”們打交道,忙得筋疲力盡;晚上還得備課,可常常一晚上也備不出一節(jié)課……想到自己一輩子將要與懵懂的孩子混在一起,一絲悵惘涌上心頭。
有個孩子學習成績差,調(diào)皮搗蛋,上課沒一點老實樣,我只好把他的位子調(diào)到了最后一排。過了幾天,孩子的爸爸到學校,見了我,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禮,然后真誠地說:“王老師,我是文化大革命時的初中生,沒學到什么文化,我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到好學校,就是要他受到好的教育,孩子的事,就拜托您了?!币粋€堂堂男子漢,為了孩子居然給一個年輕女教師鞠躬行禮,我被震撼了。我開始明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教師是孩子靈魂的工程師,能教人、育人,也能誤人、毀人。從此,我決心投入全部的激情與熱情,憑借執(zhí)著與勤奮,做好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
一天,學生穿著單薄的春裝到學校上課。兩節(jié)課后,天氣驟然變冷,陣陣寒風吹得學生瑟瑟發(fā)抖。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頭。立即跑回家,把家中大大小小的衣服找來40多件,給一個個學生穿上。放學了,家長急匆匆地拿著衣服來接孩子,當他們看到穿得七長八短的孩子時,明白了一切,激動地連聲道謝。
我熱愛自己的學生,也熱愛自己的語文教學工作。教學中,我總是想方設(shè)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熱情,每節(jié)課前都進行精心的備課、找資料、制作課件,力爭把每節(jié)課都當成公開課來上。我還特別注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在不影響正常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我自行編印了“好古詩大家背”、“好故事大家講”“好諺語大家用”“好成語大家接(龍)”等小冊子,帶領(lǐng)學生進行語言積累,讓學生充分接受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
多年來,我所帶的班級一直以班風正、學風濃、成績好著稱,連年被評為“文明班級”和“先進班集體”。1989年組織的“小伯樂牽回千里馬”活動,獲得淮陰市一等獎,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全國文明雛鷹假日小隊”。我所教的班級,語文成績在全年級總是第一,參加縣教學質(zhì)量檢測,連年榮獲縣“教學質(zhì)量獎”,所帶學生有200多人次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
二、 中流擊水——直掛云帆濟滄海
我深知,教育是著眼于未來的事業(yè),教師工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相應的知識結(jié)構(gòu)、教育理論、文化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是教師教學的幾根支柱?;诖?,我規(guī)定自己:基本理論篤學,本職業(yè)務深學,修身知識勤學。20年來,我一直堅持寫教學后記,積攢了幾千張讀書卡、幾十本剪貼本和厚厚的一摞工作筆記。豐厚的底蘊,為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無盡的智力源泉。
不論在哪所學校,不論在哪個崗位,我始終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堅持擔任一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并積極嘗試語文大循環(huán)教學。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彰顯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智慧語文”教學:指導學生利用知識、技能、智力等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和困難,教學中不斷探索語文教學的豐富性和多元化,讓學生在成長中活動,在活動中成長;“大作文”教學:以長時間、有目的、有計劃、全方位的觀察為前提,學生用眼看、用耳聽、用鼻嗅、用腦想、用口說、用手寫,充分調(diào)動各種器官,學習潛力得到了充分的開發(fā),觀察,感知更加全面、細膩、敏銳,閱讀、分析更加深刻、準確、獨到,選材、構(gòu)思更加新巧、獨特、嚴謹,寫作能力大大提高了。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積極參與學校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教研活動: 2005年10月在全縣名優(yōu)教師會課中上示范課《古詩兩首》;2006年3月,在市學科帶頭人展示觀摩活動中上示范課《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2006年8月,在全縣小學語文教師暑期培訓活動中,為全縣約400名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作題為《做個充滿愛心的教師》的專題講座。1997年作為全市唯一教師代表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介紹自己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同年參加宿遷市“優(yōu)秀教師事跡報告團”,在全市各縣作巡回演講,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教育和科研是一對姐妹花,只有教育和科研結(jié)合,二者才能相得益彰。針對學校留守學生多的特點,我申報的省級課題《留守兒童情感教育研究》被省教育學會立項。通過實踐和研究,努力探索學校課題研究的操作方法,豐富留守兒童情感教育研究的理論和經(jīng)驗,了解留守學生的情感現(xiàn)狀、缺失程度及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形成相應的教育對策,以培育留守兒童良好的心態(tài)和堅實的情感及健全的人格,讓他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做一個勤于思考、善于開拓、人格高尚的人。多年來,我共主持省市級“十五”“十一五”課題研究4項,除《留守兒童情感研究》正處在實驗研究階段外,其余的均已結(jié)題;參與的國家級課題《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人性化教育研究》在省課題評審中獲科研成果一等獎。
三、 天道酬勤——吹盡黃沙始到金
為了勝任自己的工作,我給自己規(guī)定了一個作息時間表,在太陽升起之前上班,在太陽落下之后下班。處處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被同事戲稱為“和太陽一起奔跑”的人。
多年來,工作之余,我始終沉浸在教育的書香里,通讀了《玫瑰與教育》《李鎮(zhèn)西的教育藝術(shù)》《教育的十字路口》《經(jīng)典教育解讀》等近百本教育教學專著。同時堅持每天寫一篇千字文,十年下來,寫了近百萬字的教育教學隨筆,并通過博客與廣大同行進行廣泛的交流。
后來我將博客中自認為有一定價值的文章挑選出來,潤色后投稿,不想竟得到編輯青睞,其中《旅游和教育的相通之處》《引導學生走進主人公的心靈》《風靡世界的哈里》《拷問生命的價值與尊嚴》《我教〈牛郎織女〉》等50余篇文章在《新語文學習》《江西教育》《北京教育》《基礎(chǔ)教育》《基礎(chǔ)教育研究》《莫愁》等報刊上發(fā)表;撰寫的《淺析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對話教育》《談對話教學的現(xiàn)狀、要素及其理想定位》等20多篇教育論文分別榮獲國家、省級一、二等獎。
2007年出版教育文集《教育,我有話說》(與人合作)。本書是我們總結(jié)20余年教育教學經(jīng)驗,傾10年心血寫成的,該書對中國當代教育作了一次心靈的審視與文化的詮釋。全書100篇文章,約20萬字,字里行間流露出我們對教育事業(yè)的躬身體悟與詩意渴求。
“雄關(guān)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苯處煟翘柕紫伦罟廨x的職業(yè)。為了我摯愛的教育事業(yè),我愿終身和太陽一起奔跑。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育才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