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書呢?首先應(yīng)當(dāng)讀書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過去我們有個壞習(xí)慣,以為看正文就行了,序例可以不看。其實序例里有很多好東西。序常常講到寫書的綱領(lǐng),目的。替別人作序,還講書的優(yōu)點。凡例是作者認(rèn)為應(yīng)該注意的地方。這些都很好,我們卻常常忽略。《說文段注》的序是在最后的,我建議你們念《說文段注》的時候把序提到前面來念?!墩f文序》,段玉裁也加了注,更應(yīng)該念,《說文段注》有王念孫的序,很重要。主要講《說文段注》之所以寫得好,是因為作者講究韻,掌握了古音,能從音到義。王念孫的序把段注整部書的優(yōu)點都講了。再如《馬氏文通》的序和凡例都是很好的東西,序里有句話很重要:“會集眾字以成文,其道終不變。”序里講了語法的穩(wěn)定性,給語法下了定義。凡例說明了人們?yōu)槭裁匆獙W(xué)語法,他為什么要寫一本語法書。不單是《說文段注》和《馬氏文通》這兩部書,別的書也一樣,看書必須十分注意序文和凡例。
其次,要摘要作筆記?,F(xiàn)在人們喜歡在書的旁邊圈點,表示重要。這個好,但是還不夠,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來。這有什么好處呢?張之洞《書目答問》中有一句話很重要,他說:“讀書不知要領(lǐng),勞而無功。”一本書什么地方重要,什么樣地方不重要,你看不出來,那就是勞而無功?,F(xiàn)在有一些念書人能把有用的東西吸收進(jìn)去,有的人并沒有吸收進(jìn)去,看是看了,卻都忘了。為什么?因為他就知道看,不知道什么樣地方是好的,什么樣地方是最重要的,精彩的,這本書就白念了。這些人就知道死記硬背,背得很多,背下來有沒有用處呢?有些人并不死記硬背,有些地方甚至馬馬虎虎就看過去了,但念到重要的地方他就一點也不放過,把它記下來。所以讀書要摘要作筆記。
第三點,應(yīng)當(dāng)考慮著作眉批,在書的天頭加自己的評論??匆槐緯?,如果自己一點意見都沒有,可以說你沒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總會有些意見的。所以最好在書眉,又叫天頭,即書上邊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試試看,我覺得這本書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合適,都可以加上評論。從前我念過那本《馬氏文通》,上邊都寫有眉批,那時我才26歲,也是在清華當(dāng)研究生。我在某一點上不同意書里的意見,我有自己的看法,就都寫在上邊了。今天拿來看,有些批的是對的,有些批錯了,但沒關(guān)系,因為這經(jīng)過了自己的考慮。批人家,自己就得用一番心思,這樣,對那本書的印象就特別深。自己做眉批,可以幫你讀書,把書的內(nèi)容吸收進(jìn)去。也可用另外的辦法,把記筆記和寫書評結(jié)合在一起,把書評寫在筆記里邊,這樣很方便。準(zhǔn)備一個筆記本,一方面把書里重要的地方記下來;另一方面,也把自己對書里的某些講法的不同意見記下來。
另外,要寫讀書報告。如果你作了筆記,又作了眉批,讀書報告就很好寫了。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一篇很好的讀書報告,就是趙振鋒的《讀<廣雅疏證>》,可以向他學(xué)習(xí)。《廣雅疏證》沒有凡例,他給它定了凡例,《疏證》是怎么寫的,有什么優(yōu)點,他都講到了。你這樣寫個讀書報告就很好,好的讀書報告簡直就是一篇好的學(xué)術(sh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