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奧運熱情狂飆到我們即將心動的時刻,在真正的較量到來之前,我們也應該放慢腳步審視為奧運成功舉辦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辦,孕育了無限的商機。在50家奧運會合作伙伴中,讓我們把眼球集中到作為奧運會主要的交通、安全和語言服務時,然而另我們大吃一驚的是肩負整個奧運翻譯的是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注冊只有兩年的北京元培世紀翻譯有限公司,頗有些“橫空出世”的感覺。
大家都知道,作為關系到奧運會主要內(nèi)容的語言服務(翻譯)交給一家公司來運作,多多少少給不少人留下了置疑和疑惑。帶著諸多疑問記者采訪了北京元培世紀翻譯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蔣小林,和讀者共同感受一個企業(yè)自愿成為奧運會語言服務商曲折漫長的奧運情結。
表情淡定而謙和的蔣小林,在骨子里是一個充滿激情的人,只是這種激情在他健談的口才、清晰的思路、睿智的觀點中掩藏的是那樣得從容。以至于很難
從他外表體察出來。而他這種激情于不動神色、融智慧于榮辱不驚的獨特氣質,演繹了北大元培世紀翻譯有限公司在短短幾年中成為翻譯界一面旗幟。
從2002年開始,蔣小林創(chuàng)業(yè)腳步就從未有過停歇。雖然已經(jīng)成為2008年奧運翻譯供應商。但是離他打造全球最強的語言翻譯機構還有很長的路。這條路上鋪滿了坎坷和荊棘,但從他自信的目光中感受到他永爭第一的氣息,回頭看看這一路上的得與失,雖然他已嘗夠了喜悅與失意間的輾轉徘徊,但所有的一切都始終無法澆滅他心中熊熊燃燒的奧運圣火。
奧運會的選擇
讓我們最感興趣的是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奧運會。作為奧運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語言服務,交給一家公司運作,在奧運會歷史上是第一次;交給注冊只有兩年的公司,讓很多人產(chǎn)生疑問。當記者一行走進蔣小林,聽他講述奧運會嚴格競標和他為奧運準備多年奧運情結時,我們才真正感受到奧組委對他的信賴。
作為奧運會重要內(nèi)容中的交通、安全和語言服務中的翻譯,奧運會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曾向世界各國知名的翻譯機構發(fā)出邀請,在諸多企業(yè)競標中,奧運會為什么會選擇元培,中國的漢字語言一致被譯界認為是最難翻譯的語言,尤其是中國有五千年華夏文明史,所以一家公司不能真正了解中國是沒有可能翻譯到最高品質的精髓。而這家公司必須在中國,同時必須是業(yè)界的權威。北京元培國際翻譯有限公司在業(yè)界已是一面旗幟了,不僅是因為元培翻譯的前身是北大元培翻譯中心。
龐大的語言翻譯隊伍,在中國翻譯界除了總參三部負責情報翻譯、新華社負責新聞翻譯外,國家外文局的專業(yè)出版領域,其他的各領域,蔣小林自信元培翻譯公司是中國綜合翻譯的“老大”。但這并不意味這個供應商頭銜唾手可得。在最終成為奧運會語言服務供應商之前,作為元培翻譯公司的總經(jīng)理,蔣小林在3年前就開始研究奧運會的語言翻譯工作,他深知其中難度和奧妙。蔣小林坦言:“相對于金融、法律、汽車等行業(yè)來說,我們接觸體育比較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與體育有關的業(yè)務,就是給北京奧組委翻譯了200多萬字的資料。”
立志做世界翻譯“老大”
中國已加入WTO,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和對外交流的日益擴大, 誰能幸運走在最前面,必將占據(jù)舉足輕重的位置。經(jīng)過品牌的沉淀,元培在2005年重組后,在蔣小林帶領下,短短兩年已成為中國翻譯界第一位。
實然,中國的翻譯行業(yè)正面臨著黃金發(fā)展時期。目前國內(nèi)大量存在的“作坊式”小翻譯公司,幾乎無法完成這些大客戶需求。用蔣小林話說:“一群孩子在玩游戲” 目前國內(nèi)的翻譯市場規(guī)模不小,但是從業(yè)門檻低,兼職譯員多,小規(guī)模的翻譯機構多,市場不是很規(guī)范。隨著奧運會大舞臺的啟幕,元培則在合適時間填補了這個位置。
作為奧運會語言翻譯服務商的全球品牌,元培已獲得國際的通行證,2008年除了高水準服務好奧運會,元培也把觸角伸向了國際市場。2010年世博會、第三十屆英國奧運會、聯(lián)合國翻譯的全球采購。已成為元培新的目標和挑戰(zhàn),蔣小林只給自己5年時間去實現(xiàn),我們相信在蔣小林帶領下,我們會越來越多在國際舞臺上看到元培的身影。蔣小林的目標更高更遠,有一天,他希望元培能做到,“讓所有譯人進入元培是一種榮耀”。
做國際的標準"" 做責任的企業(yè)
用蔣小林的話說:“其實我們也是奧運會自愿者,我們和其他奧運贊助商不同的是,其他的只是商業(yè)上的贊助,而我們要全程服務奧運會語言服務,作為奧運會安全、交通、語言服務的三項主要內(nèi)容之一。我們所做的好壞直接關系奧運會的成敗,所以奧運會選擇了我們,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zhàn),我們很珍惜和重視這次機會,一定要為中國奧運翻譯做成世界的標準”。在蔣小林帶領下,創(chuàng)立了二十四工作流程制、五階段質量控制及三審審核制度,擁有全套質量標準。公司的“三嚴”特色(流程控制嚴、質量控制嚴、技術標準嚴)在業(yè)界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他在中國翻譯界首次提出承諾制,出現(xiàn)千分之一錯誤,客戶可以不付款,只要給客戶承諾,什么市場不會被激活。正是這種理念的驅使下元培以嚴謹?shù)膽B(tài)度,科學的流程,嚴格的管理和高標準的質量一直走在翻譯的最前端。
在蔣小林的理念中別的翻譯公司更多關注的業(yè)務和價格,元培不是在為翻譯而翻譯?!爱斘覀兲ど险Z言服務這條路時,我們就知道前路艱辛。因為文字的錘煉是永無止境的,語言表達是一種藝術,探求無止境的藝術,當然難以雨后靜觀山意思,風前閑看月精神?!痹诠揪W(wǎng)站建設中,我們可看出元培做的是一種研究和學問,同時作為翻譯界的標桿也在做著標準。
“我們是北京奧運會的服務供應商,其實我們更愿意把自己當作‘企業(yè)志愿者’,為北京奧運會的溝通無障礙做出我們的貢獻?!痹谑Y小林的眼中元培作為一個奧運自愿者,他是有很深的理解的:“從公司組建第一天起,我們就沒有把企業(yè)當成自己的,我們股東和管理層已經(jīng)不再為生存而做事,想得更多的是責任,我想一生中有機會參與奧運會,為奧運會提供服務,那真是沒有白活。用我們的行為去規(guī)范和改善翻譯界,做一個百年的品牌”。
人才為本"" 人品是金
“人是企業(yè)之本,人是企業(yè)的上帝。不論是客戶還是員工,人是企業(yè)最大的資本。元培尊重任何客戶的建議,也尊重員工的智慧、個性、勇氣、熱情、技能、經(jīng)驗、品質和協(xié)作精神。因為一開始蔣小林就沒有把企業(yè)看成是自己的,因為企業(yè)有你、有我、有他、有大家,甚至是所有人構筑了企業(yè)”。
在蔣小林這段采訪談話中,流暢這一個企業(yè)對于人才的尊重、認同和期待。在他看來,企業(yè)里的每一位員工,都是社會需要的一分子,他們需要,同時也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
蔣小林這種“以人為本”的觀念,集中體現(xiàn)在公司的具體管理中,蔣小林認為公司是一家知識密集型加勞動力密集型企業(yè),人才是關鍵,這些人才更加注重的是價值的體現(xiàn),元培和所以企業(yè)不同的是讓員工設計公司的愿景和目標,元培所做的就是實現(xiàn)員工的目標,員工對公司的目標非常清晰,知道為了目標每天在奮斗什么?避免了企業(yè)高層設計公司目標,導致員工對目標的置疑和適應,造成執(zhí)行力不強的表現(xiàn)。他一再強調元培的員工是高素質員工,蔣小林認為企業(yè)目標始終是要靠員工去實現(xiàn),讓大家設計目標,員工更能夠明白自己的角色,這樣的前提是保障員工生存的前提才可能實現(xiàn)的,如果一個員工連生存都難解決時,就算每天坐在辦公室也在想著別的事情。
元培為進入的員工設計了上升的空間和發(fā)展通道,讓每一個員工成為什么樣的角色,做到什么?達到什么目標,為員工定位,把員工的命運和企業(yè)命運連在一起,同時,元培為員工提供了一整套免費的培訓,各種層次的培訓。筆譯、口譯、同聲全譯,從而提高員工的職業(yè)素質。老專家會不定期的對中層和員工進行技術輔導。
事實上,元培讓大家認同的是一種文化。同時還配備了相應的制度。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很少打擾員工的休息,除非情況非常緊急。在各方面他要做員工的表率。蔣小林認為:嚴肅和距離都不是讓別人尊敬的理由,真正讓人尊敬的人格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正是他這種急員工之所急,想員工之所想的管理風格讓員工認同企業(yè)的目標,因為他覺得一個人再完美也替代不了一個團隊,正是這種尊重充分發(fā)揮了大家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