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訪
1995年9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的一個攝制組離開北京,前往太行山區(qū)的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淶源縣拍攝,他們的目的地是這個縣東團堡鄉(xiāng)的桃木疙瘩村。幾個月后,一部名為《山梁》的紀錄片誕生了……
影片《山梁》的主人公是桃木疙瘩小學的民辦教師丁武。桃木疙瘩小學當時只有8名學生,卻分屬3個年級,而丁武是這里唯一的老師,并且一干就是10年(圖1)。
(1)桃木疙瘩小學惟一的老師丁武
紀錄片《山梁》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影片也榮獲了1996年電影華表獎最佳紀錄片獎。11年后,當我們再次回顧這些畫面,丁武老師和八個孩子的故事依然讓人感到深深的觸動(圖2)。
(2)8個學生,3個年級,1個老師的桃木疙瘩小學
如今那些桃木疙瘩小學的孩子們都已經(jīng)長大成人了,而丁武老師現(xiàn)在的情形如何呢?他的生活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2007年春天,《重訪》欄目攝制組重訪淶源。
淶源縣位于河北和山西交界處,太行山的西北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fā)縣,縣城距北京265公里。火車行駛了5個多小時后,我們來到了淶源縣城。
1995年拍攝《山梁》時,丁武是一位沒有正式編制的民辦教師,十多年過去了,他還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嗎?我們來到淶源縣教育科技局,找到了對全縣教育情況非常熟悉的張更新副局長。
張更新:他現(xiàn)在是國辦教師了。丁武老師書教得好,還愛學習。他在1997年的時候,考取了師范,中師,現(xiàn)在在卸甲溝小學教書。
看來丁武老師的生活的確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但這些變化對他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他現(xiàn)在的狀況如何?我們更加迫切地想見到丁武老師,于是決定馬上出發(fā),趕往他現(xiàn)在任教的東團堡鄉(xiāng)卸甲溝小學(圖3)。
(3)丁武老師現(xiàn)在任教的東團堡鄉(xiāng)卸甲溝小學
車出縣城,我們的視野里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大山,山區(qū)的特點越來越鮮明。但路況還不錯,司機告訴我們,前幾年這條路還很難走,后來國家推行建設新農(nóng)村的政策,這條路才修成現(xiàn)在的樣子。
大約一個半小時之后,我們來到了東團堡鄉(xiāng)卸甲溝村。憑著國旗,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卸甲溝小學,找到了丁武老師。
如今,丁老師所在的卸甲溝小學,有3個年級和一個學前班,共有3名教師。在一間教室里,坐著18個孩子,二年級10個,學前班8個。這兩個年級的所有課程都由丁老師教。
談起這些年當?shù)亟逃淖兓?,丁老師非常感慨?/p>
丁老師:和那時相比,確實強得太多了,桃木疙瘩那時候,是不可想象的,現(xiàn)在你看,越來越重視教育,現(xiàn)在是越來越好了。
丁老師非常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他說,這讓他感覺自己非常年輕(圖4)。
(4)丁老師打心眼兒里喜歡自己的工作
影片《山梁》播出的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還是民辦教師的丁武考取了高碑店師范學校,離開了他工作多年的桃木疙瘩小學。那一年,他39歲。
丁老師:我當時考師范就是為了轉(zhuǎn)成公辦教師,那么些年民辦教師,你如果不上師范,轉(zhuǎn)不成公辦教師,一點別的待遇也沒有。上師范經(jīng)濟壓力特大,不帶工資,自費上學,花了七千多塊錢,壓力挺大。
1999年7月,丁武從高碑店師范學校畢業(yè),再次回到家鄉(xiāng),繼續(xù)他的山村教師生涯,先后在幾所小學任教。2001年,丁武多年的心愿變成了現(xiàn)實:他轉(zhuǎn)為有國家正式編制的公辦教師,而這也意味著待遇的提高和退休后生活的保障。那一年,他43歲,在山村小學的講臺上已經(jīng)度過了18個春秋。
丁老師:這么些年,終于轉(zhuǎn)正了,我心情這也是人生當中一個大的轉(zhuǎn)折。
如今,在教課之余,丁老師正抓緊時間學習電腦操作,一是為了教孩子們,二是因為他正準備評高級教師,而電腦操作是考試科目。盡管年紀大了,學起來有些吃力,但丁老師相信只要努力,自己一定能通過考試。
在電影《山梁》中,拍攝了丁老師從家里趕往桃木疙瘩小學的情景。那時,從家里到學校,丁老師要走20多里的山路。每次最快也要走一個多小時,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就要走兩三個小時。那么,現(xiàn)在丁老師上班是怎樣的情形呢?
放學后,丁老師領我們?nèi)ニ依铩kx開學校,走了幾分鐘,丁老師指著路邊的一所房子,說這里就是他的家。
當我和丁老師在院子里聊天的時候,兩個背著書包的孩子走進院子。
丁武:這是我的二子,你看。
記者:拍《山梁》那時候還沒有呢,是吧。
丁武:上二年級,跟著我念呢。
記者:叫什么名?
丁武:丁向前。我這兒子是我在高碑店師范念書時生的,1998年有的這個寶貝兒子。
記者:這一晃這么大了,這個小女孩是他的同學?
丁武:這個小女孩和他在一起念書。她是我的學生的孩子。
丁老師告訴我們,女孩叫謝雅婷。她父親是自己當年的學生,現(xiàn)在家里經(jīng)濟狀況不好,住得也偏僻,上學不方便。丁老師得知此事,怕雅婷耽誤學業(yè),就把她接到家里,讓她跟著自己上學。
放下書包,兩個小家伙就一塊兒玩起來??粗±蠋熆蓯鄣男鹤樱也唤肫稹渡搅骸分刑岬剿?jīng)夭折過一個五個月大的孩子那一幕。
馬淑華(丁老師妻子):他照顧不上家。孩子得了急性肺炎。等他送醫(yī)院,他還沒回,孩子就死了。
丁老師:很傷心,痛哭一場,但還得勸妻子,還得勸老人,然后我給她娘家人搬過來,勸說妻子,就說孩子已經(jīng)丟了。怎么著,我還得上桃木疙瘩教學去,回來兩三天后我就走了。不可想象,不敢想。
馬淑華:沒說過他。想不起來說他,老是盼著他把那的孩子培養(yǎng)出來。那的孩子沒有識字的。也沒有考上大學的,連念初中也沒有。
丁武同期:桃木疙瘩,那都說是個比較艱苦的地方,換了好多老師,都在那在不下去,我想不管怎么著,也克服家里的困難,我要在那兒在個三年四年的。
那時,在桃木疙瘩村通往下面山谷的小路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丁武的身影。桃木疙瘩村十分缺水,天氣干旱時,只能到山下有水的地方去背。下午時分,給孩子們上完課,留完作業(yè),丁武背上一個能裝25公斤水的塑料桶,向山下走去。兩個多小時之后,他才能回到學校(圖5)。
(5)丁武老師的生活用水要從山下一桶桶地背上山
記者:丁老師,現(xiàn)在用上自來水了?
丁老師:自來水。10年前村里從北邊的泉水接下來的。
記者:我看您那時候用水,看那片子里,你特別難。
丁老師:那個時候的水太困難了,像通知讓開會去,身上有味也顧不上回家洗澡換衣裳,開會去只能和老教師在一塊兒挨著,年輕教師人家干凈。
記者:山上的水太金貴沒法洗澡。
丁老師:連衣服也洗不了。那個時候衣服也很少洗一洗,換一換的,現(xiàn)在都方便了,一切都挺好了。
當年在桃木疙瘩小學,不僅用水困難,丁武老師吃的也非常差。
1995年的時候,丁武每月收入只有208元,再加上當?shù)刈匀粭l件差,無霜期只有80多天,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很低。丁老師和跟他一起讀書的女兒,大部分時間吃的是玉米面加上桃樹葉煮成的飯,菜也是桃樹葉子腌成的咸菜。
如今,丁武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飯桌上,丁武告訴我們,那時他也有幾次離開桃木疙瘩小學的機會。有一次,一個在工廠當會計的親戚請他做助手,承諾每月給他200多元的工資,而他當時每月的工資只有39塊5。
丁老師:那會兒有點動搖,但是開學人家桃木疙瘩村民趕著騾子來接我了,好意難卻,他們挺缺老師的,還是去吧。給這個親戚去個信就不去了,還是教書吧,還是想著那地兒的孩子們。
如今,拍攝《山梁》時丁老師帶著在桃木疙瘩小學讀書的女兒已經(jīng)長大,在河北安國縣學中醫(yī),每年要花費七八千元。因此丁老師家里的日子過得并不寬裕,但一家人在一起很和睦。丁老師說,等女兒將來參加工作了,家里的日子會更好
和許多鄉(xiāng)村教師一樣,丁武的家里還有承包的幾畝地。平時忙著上課,地里的活兒照顧不上。趁著星期天休息,丁武趕緊找來哥哥,把家里的地耕一耕。
當年丁武在桃木疙瘩小學教書時,因路遠不能經(jīng)常回家,家里的地主要是自己的父親給種。老人如今已經(jīng)81歲了,和丁武單身的哥哥住在一起。
丁武父親:背柴火,背水,下著大雪,沒有水,可憐。冬天下大雪,吃雪,可憐。
記者:您當時什么心情,看他當時那么苦。
丁武父親:……
在聊天中,我們才了解到,丁武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一直沒有再娶,一個人把他們兄弟撫養(yǎng)成人。盡管家境困難,不識字的父親卻一直供丁武讀到高中畢業(yè),這其中的艱辛一言難盡。
對父親,丁武心中有著一份深深的歉疚,因為當年自己在外教書時,不僅沒能好好照顧父親,還連累父親受了很多累。讓丁武略感欣慰的是,2005年9月,他調(diào)到本村小學任教后,終于能好好照顧照顧父親,盡盡自己的孝心了
盡管丁武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生活也不寬裕,但如果學生們有困難,他卻總是很慷慨(圖6)。
(6)紀錄片《山梁》拍攝了丁老師自己掏錢領孩子們到縣城看病的情形
當再次談起丁老師自己掏錢領孩子們到縣城看病那件事兒的時候,丁武說,除了要給有病的孩子好好看病之外,還有一個原因。
丁武:有的孩子連縣城也沒去過。領他們到縣城去看看。他一看,外面淶源城有那么好,要想走出大山去,只能在老師的教育下,在學校用功好好學習,才能有文化知識,才能夠走出大山,才能更好地學到好多東西。
那次進城看病一共花了280多塊錢,是丁武當時一個多月的工資。
馬淑華:他在山上感冒了,多少次舍不得吃藥,就是弄壺熱水放放寒,就過了。就為省錢。
多年以來,丁老師幫助了很多家境困難的學生。最近,學校里一個名叫韓金梅的學生,母親病故,父親身體不好,上面還有一個也在讀書的哥哥,家里生活困難。雪上加霜的是,她家里的騾子又丟了,為此,丁老師非常牽掛(圖7)。
(7)面對這樣的孩子,丁老師總是想方設法幫助他們
自從1997年考上師范學校以后,丁老師就離開了桃木疙瘩小學。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桃木疙瘩小學現(xiàn)在是怎樣的情形?如今的桃木疙瘩村又是什么樣子呢?我們攝制組決定到那里去看一看。聽說要去桃木疙瘩,丁武老師很高興,因為他也很長時間沒回去了,他很想再去看看自己當年工作的地方,看看那里的鄉(xiāng)親(圖8)。
(8)在一個周末,丁老師帶攝制組踏上了進山的路
進山以后,路變得越來越陡,越來越難走。而從1984年開始,在桃木疙瘩小學工作了十余年的丁武,在這條路上卻不知走了多少遍。
如今在陡峭的山路上,丁老師走起來還是挺輕松,我們卻覺得很吃力,只得經(jīng)常停下來休息。丁老師告訴我們,這條路走起來最快也要一個多小時。當年為了不耽誤課,每當星期一回學校的時候,他都起得非常早。當時山上樹多,野獸也多,因此每次上路,他都要帶上斧子。
走了一個多小時,在路邊,我們看到了一口小小的水井,里面的水很少,丁老師說桃木疙瘩的村民就是吃這里的水。天旱時,井里就沒水了,用水只能到下面的山溝里背。
在山路上走了三個小時之后,我們已經(jīng)精疲力盡了,桃木疙瘩村終于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圖9)。
(9)太行深處有人家
由于1997年建了新校舍,當年的桃木疙瘩小學已從這里搬走了。丁武先領我們來到了當年他住的宿舍。他告訴我們,這里的冬天特別冷。而那時教室里又沒有取暖設備(圖10)。
(10)天冷時,丁老師只有領著學生們擠在炕上上課
丁老師:教室都是窟窿眼睛的,學生們一上課冷得不行,燒點火,孩子們擠在小炕上,圍著小火盆,大衣、衣服都給他們蒙上腳。
盡管桃木疙瘩小學的條件非常艱苦,但丁老師在這里度過了十年的光陰。剛到這里教書時,他28歲,離開那一年,他已經(jīng)39歲了?;叵肫鹉嵌稳兆?,丁老師感覺非常充實。和孩子們在一起,他也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那時,上完課后,他常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沒有體育器材,他就自己想辦法(圖11)。
(11)快樂地跟著丁老師玩兒老鷹抓小雞的孩子們,后來大多還是失學了
丁武:這幾個學生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在初中這一塊失學了。有的在家里邊務農(nóng),有的就出去打工去了?;叵肫饋斫痰倪@一撥學生,心里總覺得不是個滋味。
從學校出來后,丁武指著不遠處的一所房子告訴我們,那就是1997年新建的桃木疙瘩小學。2001年,在希望工程的捐助下,桃木疙瘩小學又遷到了山下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許多村民也離開了這里。如今,桃木疙瘩村只有3戶人家,主要以養(yǎng)羊為生。
在1996年的影片《山梁》中,有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當時全國有鄉(xiāng)村教師200多萬,教育著近6000萬孩子。如今,在我們國家廣闊的鄉(xiāng)村里,仍有很多鄉(xiāng)村教師在默默地工作。丁武老師只是他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