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英
現(xiàn)在學生要學的太多,學校課務(wù)安排滿滿的,業(yè)余這樣那樣的補習班、興趣班……成了學生的負擔,甚至累贅。因此“在快樂中學習”的教育思想成了我的教學主要原則,讓每個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是我教學完美的追求。
“在精神快樂中學習”的教育思想要落到實處,得有一個和諧的民主氛圍。作為一位教師,不管你上課前心情如何,請面帶微笑,精神飽滿地走進課堂;不管哪個學生課前惹火了你,請先平息心中的怒火,決不要板著臉訓他半天,再回到課堂,讓其他的學生干等或讓學生漫無目的讀書,影響課堂師生的和諧,讓課堂效果打折扣。課堂上,不必太多的規(guī)矩,學生發(fā)言可以自由一些,有話直接站起來說,說了就可坐下——繁文縟節(jié)不利于保持學習的輕松氣氛;學生在心理上要放松,把課堂當作師生一起探討的天空,把自己當作學習的真正主人,而不是記筆記的機器。營造和諧的民主的學習氛圍是快樂學習的第一步。
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事物產(chǎn)生興趣,便會具有一定的自覺性,在無需督促的情況下,主動去接觸探究事物。培養(yǎng)學語文興趣,語文老師要著實下一番功夫。據(jù)最新調(diào)查,學生普遍認為語文沒有什么好學的,不學也能考試,語文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學科。鑒于此,語文教師首先要在思想上讓學生喜歡學語文,知道學習語文不僅是為了升學,而且更重要的是語文是一門工具課,學語文是工作、生活的需要。我覺得孔慶東教授講得很好:語文就是思想,語文就是生活,語文就是你這個人。學習語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靈魂!
再次,在課堂上要以情感動學生,讓學生從內(nèi)心受到感染,這樣才能對語文有更深的理解。而課堂上情感的表達側(cè)重教師的口才——說話藝術(shù)。說話是一門藝術(shù)、一門學問,若一調(diào)到底,平淡無奇,勢必使學生身陷枯燥乏味的苦海而怨聲載道;若說話抑揚頓挫,語音富于變化就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課堂上注入自己的情感,無論熱情、冷漠、摯愛、厭惡。揣摩每一處的需要,融自我進入角色,忘我的表演,把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用我們的真情打動、感染每一位學生。充滿情感的語言,抑揚頓挫,富于變化,會宛如一曲動人的歌,飄入耳簾駐留于心,難以忘懷。誰又會拒絕動人的樂曲,拒絕美的享受呢?可見,語文的教育中帶情感的語言是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的。
第四,教學中,盡可能張揚個性,展示自我才能。鼓勵學生籌劃詩歌朗誦會,課本劇表演賽、班級辯論會、名著知識競答賽、編故事接力等。比如七年級學習了《在山的那邊》、《理想》等詩歌后,可以鼓勵學生自行籌劃一個詩歌朗誦會,以提高學語文的興趣。學了《威尼斯商人》《變臉》等劇本后搞一次課本劇表演賽,提高語文各方面的能力。平時還可鼓勵學生預習新課,個人或小組共同學習,疏通文字,整理生字詞,玩玩文字游戲。針對文本,確立學習目標1~2項,并根據(jù)目標質(zhì)疑,預設(shè)1~2個題目,小組探討或個人思考,看哪些題目有價值,寫下答案或注明疑惑。
第五,課堂上,師生互動,共同確立目標,一起探討有價值的問題。有不解處學生要勤問,要善思。學生間交流合作時要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聽取別人看法時要虛心,不同意見要相互交流,直至最終達成共識。有爭議時,解釋權(quán)下放給老師。這樣學生處處以主人翁姿態(tài)學習,興趣就高。
于漪老師說:“進入語文織就的寶藏,能開闊視野,提升精神,凈化感情,增添智慧,認識社會,品嘗人生。其中快樂,難以言表。”一個成熟的教師,他必定能多向運思、多元課型、多法操作。只有你的更新與成熟,學生才能擁有“我快樂”的幸福體驗。他們是快樂的,我們才是幸福的!
那你的思路就請放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