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珠
[摘要]筆者就本?,F(xiàn)階段高中生的英語基礎和高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指出分層次教學的必要性并論述了分層次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和實驗目標。本人在兩年的教學過程中積極進行分層教學的探討與實踐,認為分層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達到“困難生轉化,中等生提高,優(yōu)等生拔尖”的教學效果,最終達到新《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學生英語的要求。
[關鍵詞]英語高中分層教學
一、我校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二級達標的農(nóng)村普通高中,學生來自全縣各中學。近幾年來,由于辦學體制和招生制度的改革,學生有正式生和擇校生,再加上相當一部分農(nóng)村初中學校英語教學條件較差,很多學校根本就沒有按新教材的要求來教學,造成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例如,2006級學生的英語入學成績(滿分150)最高分為145,最低分為50分。當然分數(shù)只是學生各方面差異的一種體現(xiàn),學生的差異還包括學英語的動機和興趣、基礎知識的全面性與系統(tǒng)性、語言接受能力等。在這種情況下,如仍按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刀切,齊步走”進行教學,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不但組織課堂教學十分困難,而且也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保證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吃”得好、“吃”得飽,教師須對課堂教學進行大膽改革,分層教學就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二、分層教學的定義
所謂分層次教學,就是指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各自的個性特征,各自的基礎知識、各自的接受能力,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意識,有區(qū)別地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設計教學內(nèi)容,控制教學進度,變換授課方式,創(chuàng)立評估體系,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促進每個學生在最合適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求得最佳的發(fā)展。這種分層遞進式的教學策略有兩種模式:分班分層教學和班內(nèi)分層教學。本文要探討的是后一種模式的嘗試。
三、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教育部,2001)提出,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其基本理念中也提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個體差異”。
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本著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并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的原則,有意識地把整個班級的學生分層,同時,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教學。
2.以學生發(fā)展存在的差異性為前提進行教育教學的思想,符合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3.前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可接受原則要求教學的安排要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使他們在智力上、體力上、精神上都不會感到負擔過重。”在承認學生存在個性差異的基礎上,提供適合各自發(fā)展的教育,這也體現(xiàn)了教育的平等性原則。
四、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驗目標
培養(yǎng)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和諧發(fā)展,達到“困難生轉化,中等生提高,優(yōu)等生拔尖”的教學效果,最終達到新《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學生英語的要求。
五、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
1.學生分層。我根據(jù)學生的英語基礎以及學習的信心、毅力、興趣、能力和內(nèi)在潛力把全班的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A為優(yōu)生,約占班內(nèi)學生25%。這些學生基本功扎實,學習主動,學習興趣濃厚,接受能力強,潛力較大。B為中等生,約占班內(nèi)學生50%。這些學生學習基礎不夠扎實,但有一定的進取心、能力和潛力,需要老師加強督促和輔導。C為學困生,約占班內(nèi)學生25%。這些學生基礎差,學習不自覺,學習興趣不高,需要老師嚴格管理和督促。學生分層隨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力以及成績的波動而有所變動,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教學目標分層。我在備課時,根據(jù)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和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目標,對A、B、C三個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A層次的學生不僅要求全部掌握教材內(nèi)容,而且重視其知識面的拓寬,注重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B層次學生力求牢固掌握基本知識,努力提高其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適當補習初中內(nèi)容,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建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課堂教學分層。學生明確了課堂教學目標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他們?nèi)崿F(xiàn)各自的目標,這是分層教學最關鍵也是最難操作的部分。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當中,我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從低點起步,分類指導,做到教學分合有序、動靜結合。授課著眼于B層中等學生,課時進度以B層學生為標準。課堂提問和課堂訓練注重層次性、多樣性和啟發(fā)性,及時點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積極引導各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各項活動當中,努力為學困生當堂達標創(chuàng)造條件,讓各層次的學生覺得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Module 8 Unit 22 Lesson 3 NaturalDisasters這一課時,恰逢四川汶川大地震,學生對自然災害這一話題尤為關注。我利用圖片、問答,分層引入課文,引導各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我先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圖片,然后提出問題: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pictures?When did ithappen?Were you sad at the disaster?這種回答事實的簡單問題可以由C層學生回答。而B層學生則要求回答一些帶理解性的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earthquake?What else disasters do you know?對于A層學生則提一些要求其回答有關觀點和態(tài)度,推斷性等問題,以培養(yǎng)其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如:What can you do for the victims in the disaster?Whatwould you do if the earthquake broke out?What can youlearn from the disaster?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們熟悉而關心的內(nèi)容。由于基礎差異,對C層學生只提一些簡單且他們能回答的問題。對A、B層學生則要求高些,啟發(fā)他們用現(xiàn)有英語知識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無疑會提高學生學習新課文的興趣,使他們集中注意力,發(fā)揮想像
力,活躍思維,增強參與意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
4.課外輔導分層。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這種補充不是單純的課堂延時,也不是變相增加學生的題量負擔,而是要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課外輔導重點放在培優(yōu)輔差上。對c層次的學生而言,主要是指導他們?nèi)绾螌W英語,幫助他們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而對A層次的學生來說,主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在書本知識掌握較好的前提下,指導他們閱讀課外英語書籍,如淺顯的英語原著、21世紀英文報等,堅持收聽BBC慢速英語,觀看Out look及英文電影,從而提高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及英語思維的能力。
5.練習和作業(yè)的分層。練習和作業(yè)是課堂教學反饋的形式之一。傳統(tǒng)的英語作業(yè)布置方法即“一刀切”的做法顯然是不符合因材施教以及分層次教學的原則的。因此,我根據(jù)分層次教學的要求把練習設計成低、中、高三個層次,即基礎題、提高題和綜合題?;A題是與教學相關的基礎知識,重在知識的驗證和記憶;提高題側重基礎知識的熟練運用和知識靈活運用技能的提高;綜合題側重語言綜合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c層次的學生只做基礎題,B層次的學生做基礎題和提高題,A層次的學生做提高題和綜合題。這樣可使C層次的學生減少心理壓力,保質保量完成作業(yè),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B層次的學生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而那些“吃不飽”的A層次的學生能不斷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滿足旺盛的求知欲。這樣大家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比如我每天要求學生做兩篇閱讀理解,每次提供6篇文章并按難度分為A、B、C,讓學生自己挑選題目做。
6.測試和評價分層。測試是檢查分層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依據(jù)。因此,準備測試的時候,我總是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進行出題,分必做題和選做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題可做,都能從測試中加強對知識點的鞏固。
美國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說:“人性中最深刻的稟賦是被賞識的渴望?!苯處熞鶕?jù)不同水平學生的表現(xiàn)及達到的目標,及時地予以表揚。在教學中我尤其關注學生的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變化,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
六、分層教學的體會
通過兩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我覺得實施分層教學以后,C層次的學生增強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B層次的學生感到學有所獲,提高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A層次的學生更富有挑戰(zhàn)性。實踐證明,實施分層教學、分層要求,發(fā)掘了學生的潛能,發(fā)展了學生的個性,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xiàn)自己的學習目標。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努力探索,不斷完善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