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文精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jiǒng異不同的人和偕地融為一體;愛能róng化膈膜的堅(jiān)冰,抹去尊卑的界線,使人們變得親蜜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1.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jiǒng( )異róng( )化
2.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芥蒂( )嫉妒( )
3.上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個(gè)錯(cuò)別字,請(qǐng)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改為_________
_________改為_________
_________改為_________
4.舉一反三,積累詞語。
仿照上面一段文字中“千差萬別”這個(gè)詞語中“千……萬……”的格式,至少寫出三個(gè)以上這樣的詞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面一段文字畫線句中的“界線”一詞能否改成“界限”,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面一段文字是《多一些寬容》一文中關(guān)于“互愛”的一組排比句。下面是以“寬容”為表述內(nèi)容的一組排比句,請(qǐng)補(bǔ)充完整。
寬容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寬容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寬容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二、能力拓展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不食嗟來
齊①大饑,黔敖②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③輯屨,貿(mào)貿(mào)然④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yáng)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曾子⑤聞之曰:“微與⑥!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選自《禮記·檀弓》)
[注釋]①齊:齊國(guó),在今之山東北部,淄博。②黔敖:人名。③蒙袂:用袖子遮住臉。④貿(mào)貿(mào)然:昏昏沉沉的樣子。⑤曾子:曾參,孔子的弟子。⑥微與:不必這樣吧。
1.解釋下列句中黑體字的意思。
(1)以待餓者而食之( )
(2)右執(zhí)飲( )
(3)從而謝焉( )
(4)其嗟也可去( )
2.下列各組句子中黑體字意思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
A.揚(yáng)其目而視之
嗟來之食
B.嗟來,食
其謝也可食
C.以待餓者而食之
從而謝焉
D.黔敖為食于路
至于斯也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黔敖的“嗟來,食!”這句話的?
5.對(duì)于饑者的志氣、黔敖的道歉、曾子的話,你是如何評(píng)價(jià)的?
參考答案
《〈多一些寬容〉課文精練與能力拓展》
一、1.迥融2.jièdì jídù 3.“偕”改為“諧”,“膈”改為“隔”,“蜜”改為“密”4.示例:千山萬水、千軍萬馬、千秋萬代、千頭萬緒、千絲萬縷、千言萬語、千呼萬喚、千變?nèi)f化、千辛萬苦5.不能,“界限”側(cè)重于盡頭處,限度,“界線”側(cè)重于某些事物分界的線,邊緣;同時(shí)“界線”能與動(dòng)詞“抹去”相搭配。6.寬容不是姑息放縱,而是折射人性光輝的一種美德;寬容不是做作,而是無私的給予;寬容不是恩寵施舍,而是播撒和諧的種子。
二、1.(1)通“飼”,把食物給人吃(2)持、拿(3)道謝(4)走開2.B 3.(1)黔敖左手捧著吃的,右手端著喝的。喝斥道:“喂!吃吧!”(2)我就是因?yàn)椴怀浴?!吃吧!’這樣不禮貌的食物,才餓到這個(gè)地步。4.對(duì)被施舍者,是以“救世主”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對(duì)饑者是不禮貌、不尊敬的,很容易刺傷饑者的自尊心。5.總的說來,饑者的志氣是可貴的,黔敖的道歉是可取的,曾子的話是平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