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彼未娙送醢彩倪@首題為《元日》的著名詩篇,將中國人春節(jié)過年的慶?;顒用枥L得惟妙惟肖。春節(jié)回家過年是海內外中國人歷久彌新的民族傳統(tǒng)。幾千年來,春節(jié)一直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標志性符碼,是我們民族的朝圣。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的內容異常豐富多彩。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活動,如貼春聯(lián)、貼年畫、貼“?!弊?、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歲、拜年等習俗,都為春節(jié)增添了濃濃的“年味”。春節(jié),也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精髓,她博大精深,韻味悠長,耐人尋味。
【一號美文廳】
春節(jié)折射中國軟實力
孫曉勝
在7天的春節(jié)長假中,像許許多多的北京市民一樣,王清宇的父親攜著全家人祭祖先、發(fā)紅包、走親戚、拜新年、逛廟會,盡情體驗諸多傳統(tǒng)年俗里的祈福與樂趣。
春節(jié)期間,北京市安排19項、123場次的廟會,是近十幾年來最多的一年。雜技、泥人、剪紙、年畫、花車等古老的民俗文化藝術形式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人流如潮的熱鬧程度堪比西方的狂歡節(jié),這讓平時喜歡佩戴米老鼠飾物、吃麥當勞漢堡的王清宇著了迷。
據報道,在2007年的春節(jié),全國約有200個大大小小的城市解禁燃放爆竹,重拾習俗,助興春節(jié)?!霸谖矣洃浿姓洳氐脑S多過年的傳統(tǒng)習俗被重新拾起,不僅使孩子們感到新鮮,連我也體味到久違的過年興奮?!痹谝患椅幕霭婀竟┞毜耐跚逵畹母赣H說。
在全國約200個電視臺的上千個頻道里,幾乎從早到晚滾動播放著與過年有關的節(jié)目,無論晚會、訪談、專題還是新聞,“紅與黃”構成了鋪天蓋地的喜慶吉祥的傳統(tǒng)主色調。在電視畫面中,身著旗袍、唐裝等傳統(tǒng)服飾的人屢見不鮮。
過去一些年,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為數不少的中國青年人對春節(jié)等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產生了隔膜和距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說:“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傳統(tǒng)文化作為承載精神家園的重要紐帶,它的價值最終會得到認同與發(fā)展,現在情況已經好轉了?!?/p>
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看來,經歷了多年的平淡低谷之后,慶祝最重要的農歷新年到來的氣氛重新濃郁和被高度重視,不僅是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表征,也是中國軟實力日益增強的一個具體體現。同硬實力一樣,包括文化、價值和政策等影響力的軟實力也是綜合國力的有機構成。
同往年比較,2007年的春節(jié)顯得意義非凡,因為它已不僅僅是華人的佳節(jié),而已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慶祝的節(jié)日。
在地處倫敦鬧市的牛津街上,中國年輕的平民偶像“超女”李宇春與倫敦市長利文斯通一道開啟了特別制作的中國燈籠開關,數百個大紅燈籠頓時照亮了通往喧鬧的索豪區(qū)唐人街的道路。
在春節(jié)到來之際,一些西方國家的政要紛紛給當地華人拜年,有的還向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發(fā)來新春賀詞。首相布萊爾在給倫敦華埠商會的新年賀詞中說:“春節(jié)已遠遠超過了華人社團的范圍,正成為被越來越多的人慶祝的節(jié)日。中國春節(jié)也使我們有機會回顧華人社團對英國的繁榮、文化和社會多樣性所做的貢獻?!?/p>
在美國,更多的城市準備效仿前年的紐約,把春節(jié)法定為公眾的節(jié)慶日。在澳大利亞,慶祝中國春節(jié)的活動規(guī)??涨埃谙薇戎袊鴩鴥冗€要長,州長、市長、議員以及眾多的白人熱情參與中國習俗,主流英文媒體還刊登關于狗年的知識介紹。在加拿大,當地華人的春節(jié)慶典甚至走進了象征權力中心的國會山。
分析人士指出,表面看來,這只是一種文化現象,其實它有著深厚的經濟和政治背景,一個國家所代表的文化受到外國的尊重,與它的經濟實力上升和文化魅力增強有著雙重的關系。
以重視家庭、崇尚團圓、向往富足、期盼好運為主旨的中國春節(jié),體現了“和合”的民族精神,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青睞與尊重。
(選自“新華網”,有改動)
閱讀思考
1.根據作者的敘述,簡要歸納2007年國內春節(jié)氣氛較以往熱烈的具體表現。
2.文中“2007年的春節(jié)顯得意義非凡,因為它已不僅僅是華人的佳節(jié),而已成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慶祝的節(jié)日”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3.本文的中心句是 ;“軟實力”是指__________,它是綜合國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春節(jié)走向“國際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4.面對即將來臨的春節(jié),你有什么感想?請用自己的話寫下來。
【二號美文廳】
春節(jié),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復活節(jié)
董玉潔
近年來城里禁放鞭炮。沒有鞭炮的春節(jié)如同缺了煙酒的宴席,少了那種氣氛。
鄉(xiāng)下就不同了。
鄉(xiāng)下的陽光,過了冬至就像塊用余火燜熟的餅,耐嚼。沒加佐料,嚼起來絲絲的甜,縷縷的香,但不膩不腥。
鄉(xiāng)下的春節(jié)在一串串年豬的哀鳴、鞭炮的歡叫中如期而至。人們不約而同地忘掉陽歷,重揀祖上的老陰歷,直至十五元宵之后。
春節(jié)不是人工設造的,是季節(jié)本身留下的縫隙,讓歷史的陽光能透射過來灑在現代人的臉上。春節(jié),是一枚枚頓號、逗號、感嘆號,是對傳統(tǒng)歷史的一次回眸,一聲慨嘆。
人們過著日漸現代化的生活,傳統(tǒng)的禮儀、用語、人情、習俗多被淡忘。春節(jié)是傳統(tǒng)的爆發(fā)期,是對人性、人情的一次突擊性回歸,帶有很濃的補償色彩,也有幾分祭奠的意味。人們在一周左右的時間里對人情倫理進行一次清倉修補,之后再義無反顧地上路。社會發(fā)展步伐加快,只有從遠古流傳下來的悠然風俗才能慰jiè()現代人的心靈,讓震蕩不定的現代靈魂飲一杯歷史的湯劑,在傳統(tǒng)的溫床上小憩。如同走得太遠的孩子需要偶爾回頭看看來路,想想自己的姓氏。
鄉(xiāng)下衡量一個人是否離了故土,是以是否回家過年為標準的?;丶疫^年,是對故鄉(xiāng)的一次朝拜,對生命的一次瞻仰。走得越遠,越該歸。一個遺忘家鄉(xiāng)的人常有背叛人性的危險。
團年,得論尊幼、排長次。平時可能子比父富足、弟比兄風光,但團年不受名利之擾,有的只是天而生之的秩序。
拜年,是對親姻人情的一次大盤點。是不是一年到頭沒有想起一位貧寒孤獨的老姨媽?是不是忘了去年對遠房表侄許下的諾言?
父母是最神圣的人,他們給了你生命;丈母是最慷慨的人,他們給了你生命中的另一半。初一拜父母,讓人記起生命的源頭,體現自存的意義;初二拜丈母,讓人遙望生命的延續(xù),體現存種的意義。
“新年好!”平時熟不熟的人,這時遇上了總要友好地道一聲,起碼也要點頭一笑。進了商店,也會有只在國家級文明城市驗收時才有的那份微笑和款言軟語。
酒,是一定要鬧一鬧的。生活太刻板,太程式化,失去了原有的姿色,所以需要酒這種詩意浪漫的催化劑?,F代文學越來越艱深晦澀,所以才需要春聯(lián)這種最坦率最大眾的文學;現代繪畫太個人太做作,所以才需要門畫這種最簡捷最通俗的藝術;現代雕塑太講究材料的昂貴,所以才需要剪紙這種最樸素最簡易的手法。
清靜,是清明節(jié)的過法;熱鬧,是元宵節(jié)的過法;空靈,是中秋節(jié)的過法;懷古,是端午節(jié)的過法;浪漫,是情人節(jié)的過法;荒dàn(),是愚人節(jié)的過法;傳統(tǒng),則是春節(jié)的唯一過法。
孩子盼年,過一年長一截;成人怕年,過一年少一春。
春節(jié),是生命的里程碑,是傳統(tǒng)文化的復活節(jié)。(選自《教師博覽》)
閱讀思考
1.根據拼音在括號內填上漢字。
慰jiè( ) 荒dàn( )
2.閱讀相關語段,簡要回答以下問題。
①黑體詞“哀鳴”用得好不好?請談談你的看法。②黑體詞“鬧一鬧”有什么表達作用?
3.試賞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4.結合全文,談談你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號美文廳】
拯救春節(jié)
朱魯子
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價值理念和真實生活樣態(tài),無不活生生地體現在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對中國人來說,尤以春節(jié)最具代表性。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節(jié)日會像春節(jié)那樣承載著所有中國人的生命內涵。對于沒有西方民族那樣的圣誕節(jié)的中華民族來說,每年農歷的初一甚至綿延整個正月的春節(jié),就是我們的“圣誕節(jié)”。春節(jié),是所有中國人的共同“生日”。
春節(jié)的真實意義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如節(jié)前的過分操勞和精心籌備等,昭示我們一種非世俗的生活樣態(tài),如沉浸在沒有實際功利的純粹民俗儀式的,純粹是資源消費的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喝玩樂之類的活動中?!皻g度春節(jié)”就是具有人性光芒的樣態(tài)。這種生活樣態(tài)是審美的、情感性的、狂歡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讓平淡生活有味道的鹽和漫漫長夜中的光。這是生活的一種升華和超越,一種神圣對世俗的超越。春節(jié),是被日常世俗日子所壓抑、貶斥、淹沒的人性的復活。
遺憾的是,如今的春節(jié),正在無情地失落。
一方面,強勢的西方文化和大眾媒體的商業(yè)炒作讓情人節(jié)、復活節(jié)、萬圣節(jié)、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等西方民族的節(jié)日在我們的年輕一代身上擴展。另一方面,徹底世俗化、功利化、理性化、意識形態(tài)化的當下中國社會,將春節(jié)的神秘性、神圣性淡化甚至絞殺。人們無不慨嘆:現在過年沒有意思了!喪失了神圣性的節(jié)日,無不充斥著世俗的庸俗和粗鄙,它徹底混同于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甚至由于疲于應酬而甚于平日。人們無不感到憂傷:過年太累了!本來具有超越世俗生活的貧乏的節(jié)日狂歡性質的春節(jié),幾乎同質為13億人的“新年團拜”。這無疑是我們的悲哀。春節(jié),這一標志著中華民族特有樣態(tài)的事件一旦墮落為純世俗,它就表征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個體人生的虛無狀態(tài)。這種虛無狀態(tài),就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衰落和缺失。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歷過嚴冬的人,才懂得春天的溫暖。這一點,我們從旨在復興傳統(tǒng)文化的所謂“國學熱”,從有些城市如北京由前些年的禁放鞭炮到今年的“禁”改“限”可窺一斑。傳統(tǒng)儀式并不等同于民族精神,但沒有傳統(tǒng)儀式,民族精神就會魂不附體。
我曾用“人、從、眾”三個字的雙向排列來表達我們民族在全球化、現代化過程中喪失自我與回歸自我的必然趨勢:人——從——眾,全球化過程中喪失自我的社會化之路;眾——從——人,深入地全球化之后回歸自我的個體化之路。這兩條路是互補的,同時進行的。今天,我們正走在“人——從——眾”這條社會化之路上,我們必須將這條路走到底;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回歸自我”,重新檢視有著不可取代的精神價值的優(yōu)秀傳統(tǒng)。而春節(jié),可以說是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一個標志性符碼。
拯救春節(jié),就是拯救我們的生活,就是拯救我們民族的靈魂和生命?。ㄓ懈膭樱?/p>
閱讀思考
1.你怎樣理解畫橫線的兩個句子。
2.在第二段中,作者說:“春節(jié)的真實意義在于它以非常世俗的形式……昭示我們一種非世俗的生活樣態(tài)……”句中“非常世俗”與“非世俗”是否矛盾?為什么?
3.第三段和第七段各有什么作用?
4.你認為春節(jié)需要我們怎樣去“拯救”?簡要借用文中的有關語句作答。
參考答案
《我們民族的朝圣——春節(jié)》
一號美文廳:
1.①人流如潮的熱鬧程度堪比西方的狂歡節(jié);②全國約有200個大大小小的城市解禁燃放爆竹;③在全國約200個電視臺的上千個頻道里,幾乎從早到晚滾動播放著與過年有關的節(jié)目;④在電視畫面中,身著旗袍、唐裝等傳統(tǒng)服飾的人屢見不鮮。2.①“超女”李宇春與倫敦市長利文斯通一道開啟了中國燈籠開關;②一些西方國家的政要紛紛給當地華人拜年,有的還向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發(fā)來新春賀詞;③在美國,更多的城市準備把春節(jié)法定為公眾的節(jié)慶日;④在澳大利亞,慶祝中國春節(jié)的活動規(guī)??涨?;⑤在加拿大,當地華人的春節(jié)慶典甚至走進了象征權力中心的國會山。3.①慶祝最重要的農歷新年到來的氣氛重新濃郁和被高度重視,不僅是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表征,也是中國軟實力日益增強的一個具體體現。②包括文化、價值和政策等的影響力。③中國軟實力日益增強。4.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二號美文廳:
1.藉 誕2.①示例:好。形象地再現了過年殺年豬時的情景。不好?!鞍Q”有“悲哀、凄涼”的意思,與春節(jié)歡快、熱烈的氣氛相悖。②“鬧一鬧”是指過春節(jié)時家人聚在一起喝酒,再現了春節(jié)飯桌上熱烈、歡快、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3.運用比喻的修辭及通感的手法,把鄉(xiāng)下陽光寫得不僅有香味,而且吃著也甘甜可口,表達出作者無比的喜愛之情。4.傳承中國文化傳統(tǒng),讓她日益興盛,是春節(jié)的真正意義與價值。
三號美文廳:
1.第一句:“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價值理念和真實生活樣態(tài),無不活生生地體現在他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對中國人來說,尤以春節(jié)最具代表性?!钡诙洌捍汗?jié)“是審美的、情感性的、狂歡性的、超功利的,它是讓平淡生活有味道的鹽和漫漫長夜中的光”“是生活的一種升華和超越”。
2.“非常世俗”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的“勞作和精心籌備”;“非世俗”是指過春節(jié)時具有文化傳統(tǒng)的“民俗儀式”,如“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放鞭炮、吃喝玩樂之類”。兩者指代的內容不同,所以并不矛盾。3.第三段:自然過渡,承上啟下。第七段:總結全文,深化主題。4.示例:讓春節(jié)遠離世俗的庸俗和粗鄙;摒棄“新年團拜”等陋習;回歸自然,到鄉(xiāng)下過春節(jié);繼承春節(jié)傳統(tǒng)文化,并讓其發(fā)揚光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