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瀏覽網(wǎng)頁時發(fā)現(xiàn)了一則與審計相關(guān)且頗為有意思的故事,大致內(nèi)容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河北省晉×市下令包括市政府、土地局、教育局、水利局、糧食局等等幾乎全市所有的機關(guān)單位對正在進行的辦公大樓外表裝修工程進行趕點加工,力爭在中秋前夕完成整個工程項目。當時所有涉及項目的單位積極響應,把工程之事都納入了主要工作日程。據(jù)說在這個工程的帶動下,當時整個建材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都著實熱鬧了一陣子。其實大樓外部裝修跟內(nèi)部裝修可沒得比,說簡單吧也簡單,說復雜吧又帶點復雜。工程就是用三合板一塊一塊把大樓的外表進行全包裝,但是因為是室外空中作業(yè),使得在裝修的時間上耗費頗巨。這項工程歷時大約一個月,總算是在中秋前夕完成了,整個裝修工程竣工后,各個機關(guān)單位雖然說不上像豪華賓館一樣氣派,但也著實光鮮了不少。不僅如此,全市的街道也進行了全面的整修,凡是土路的街道,全部進行硬化,而且鋪上地磚,與上述工程在同一時間內(nèi)全面竣工,這給廣大市民帶來的極大的便利,一時間百姓交口稱贊,媒體踴躍報道。
那么這和審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關(guān)鍵就在于這次裝修需要各單位自己出資,政府不提供任何資金。按照常理來說政府不出資要各個單位自己掏包那肯定是“哭嚷”成一片。但是為什么各單位如此積極響應呢?其實在當初的動員大會上各單位也的確是叫窮了一陣。具體情形是:當時市長親自下命令召開大會,各單位領(lǐng)導都到場,叫各單位自己出錢裝修的這個命令也是由市長親自傳達的。話還沒說完,各領(lǐng)導頓時炸了鍋,喊沒錢的大喊沒錢,倒苦水的大倒苦水。這種困難情形也有,那種艱苦條件也存在。當時一個水利局長說:“我們都窮得叮當作響,工資都快發(fā)不出了,哪來錢裝修???”這時,旁邊的一位副市長說了一句極為經(jīng)典的話就把場面鎮(zhèn)了下來:“誰說沒錢???誰說沒錢審計誰?看看你的錢到哪去了?是有錢還是沒錢!”一句話,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只留下小聲的竊竊私語,看來各位領(lǐng)導都很清楚審計他們的后果。于是全市裝修順利當場拍板進行,毫無異議。
輕輕一句:“誰沒錢審計誰”就能震懾一會場的領(lǐng)導們,讓他們對一件事產(chǎn)生了前后兩種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奇哉怪呼?非也。世間萬物循環(huán)往復,相克相成。正所謂:“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故事過后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絲微笑,還有這許微笑之后包含著的一重喜悅和一絲憂愁。喜在何處?喜在審計的鐵拳力量和審計的高端震懾力。的確,自從“審計風暴”這個名詞出現(xiàn)后,審計有如幼小的苗木瞬間吸收了無窮的養(yǎng)料而迸發(fā)成的參天大樹,讓人們實實在在的驚愕了一陣。但是這種迸發(fā)又有著它的深刻必然。因為它的枝葉蔓延曲展過的地方,天空一定變的更藍和更亮,空氣也一定變的更清新和更明朗,百姓對審計越來越關(guān)注,媒體對審計越來越重視。審計,被賦予了沉重的使命和責任,是一種可以被信任和托付的象征。那么憂又在哪里?憂在社會對審計的需求還如此巨大,即使審計大樹再高再壯,也會有斑斑點點的空隙所在。審計所要照亮的陰影實在是太多了,不只是在角落、旮旯之間,就連彼端的樹木身上,也有著審計的大手所需進行必要整理和改進的縫隙。
假如有一天,“你不怎么樣就審計你”這樣的話能夠讓聽者“無動于衷”的話,那么審計才真正是到了“功德圓滿”之時,審計的力量和威懾力就能功成身退了。
(作者單位: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