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菲菲是2月14日這天過生日,所以一家三口的聚會老是被安插在雙雙對對的情侶間,氣氛浪漫又荒誕。今年的2月14日,正是鄒菲菲嘆著氣從學校背了成摞的新書回來的一天,菲菲吹熄蠟燭后說出了她的心愿,讓媽媽大吃一驚:
“媽媽,新學期我可不可以不上學,就在家里陪你?語文和政治我可以自學的,音樂美術(shù)體育,本來就在外面學,英語可以讓樓上的林老師教我,數(shù)學和物理,反正有家教老師,媽媽你多請人家兩個半天,就行了?!?/p>
芃芃女兒想上“家庭學?!??中國可沒有這個傳統(tǒng),而且,一旦孩子沒有了學籍,中考就有問題。
芃芃菲菲現(xiàn)在就讀的學??墒侨∽詈玫乃搅⒅袑W。芃
六年級時,菲菲爸爸為了讓女兒以“特招生”的資格進入這所學校的快班,不惜拿出自家畫廊一整年的利潤來捐資助學,拿到了這所中學的校董資格。
當菲菲爸爸捐出100萬之后,校方還要求爸媽提供孩子“藝術(shù)特長”的憑證,這可把這對夫妻忙壞了,菲菲雖然學過兒童畫、書法、小提琴,還參加過“寫作學習班”,自小也愛涂涂抹抹,寫寫畫畫,但爸媽可沒逼她頭懸梁錐刺股,認認真真練過一番“童子功”。
為了菲菲的順利升學,媽媽在菲菲六年級這一年間,辦成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替菲菲出一本書,把她小學六年來得意的作文和兒童畫作品都收進去;第二件事是安排菲菲在畫廊里舉辦了一次“菲菲繪畫個展”;第三件事是辦了一次“菲菲小提琴之夜”。這三件事都辦得極其成功。菲菲小學畢業(yè)時,已經(jīng)成了她這個年齡段知名度最高的女孩,因此進校后,她被分到了快班中的快班——初一(10)班,而且代表全體新生上臺致辭。
那時候的菲菲,是多么心高氣傲,走路都高高昂著頭,怎么才短短一年半時間,當年躊躇滿志要成為名校里的“明星學生”的菲菲,居然想像蝸牛一樣躲在自己的殼中,連學校也不想去了?
芃芃到底出了什么事?心急如焚的菲菲媽媽讓我去跟她唯一的寶貝女兒談?wù)劇?/p>
芃芃在麥當勞里喝掉了三大杯咖啡,菲菲才鼓足勇氣開口說:“阿姨,我今天的生活,就是被我媽毀了的!”一語既出,她就啜泣起來,眼淚打在第四杯咖啡里,蕩開一圈圈漣漪。
“回過頭來想,我媽媽真虛榮,真自私!她明知道我的學習成績在這樣高手云集的學校跟不上趟,可她認為像她和我爸這種有頭有臉的人物,女兒怎能不上最好的中學?所以她把我送來。這也罷了,如果我能夠當一個普通的學生倒也行??晌覌寢專孟裎┛秩思也恢牢沂切6呐畠核频?,讓我的班主任幫我去辦一張教師就餐卡,天天叫上我一起去教師食堂吃飯……”
我忍不住笑著插言說:“你媽媽也是好心,怕你在學生食堂吃不好!”
芃芃她落寞地搖頭:“我天天跟著老師吃飯,慢慢地成了一個‘特殊人物’,就從班集體中孤立出去了呀!而且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初一第一次月考下來,我名列全班第52名,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的入學資格是我爸花100萬買來的,她們看我的眼神,怎么說呢,充滿了譏諷、嘲弄和恍然大悟后的憐憫?!?/p>
我替菲菲的咖啡加了一塊糖,但她固執(zhí)地把這塊糖撈出來,放在托碟上,“我不要加糖,我喜歡咖啡苦苦的味道。你們大人為什么老要把糖放進小孩的杯子里?”
我表揚她:“你很有個性。但恐怕你媽媽為你做得太多了,她不愿意讓你在名校變成默默無聞的學生,變成排名落后的學生,她千方百計要在你的生活中加‘糖’,結(jié)果反而讓你越來越被動,越來越被你的同學孤立?!?/p>
芃芃菲菲苦笑,“猜得很對!我媽媽大概背地里做了很多工作,我有一些小違規(guī),都不會有人管。一開始我還蠻自得的,后來看看情勢不對,老師越是對我寬松,其他同學就越是對我氣不服,各種難聽的話都有。幾乎所有的女生都站到我的對立面上去了。每次我受了人的奚落,卻會在圍觀者眼中看到這樣的表情,‘她那么得意的人也有今天!瞧??!這就是特權(quán)階級的下場!’可我的媽媽還在繼續(xù)好心辦壞事,繼續(xù)讓我難受。初二上學期,她又在我選拔失利的情況下,動用她與老師們的良好關(guān)系,為我在作文比賽和英語比賽中搞到了追加名額,讓我去市里參加決賽。媽媽的理由是:‘我不能讓這個學校把我女兒搞自卑了!’
“可我讓媽媽失望了,我這種寫慣時空穿越小說的人,哪能寫傳統(tǒng)意義上的模范作文?而在英語方面,我一向是那種怯于開口的人,我只能在網(wǎng)上與國外的網(wǎng)友聊天。這些,媽媽都不懂,她就是一門心思要把我栽培成名校的明星學生,讓我驕傲地昂起頭來。可上臺去領(lǐng)作文競賽三等獎和英語競賽鼓勵獎時,我清清楚楚聽得底下有人議論說:‘聽說鄒菲菲的媽媽能量很大,鄒菲菲的競賽考號都與別人不一樣,方便上面有人照顧她?!茄?,這么著,獎項還這么低?鄒菲菲的媽媽真是通天人物,好歹也替她搞兩個一等獎回來吧。’我氣不服,下了領(lǐng)獎臺,居然去找那兩個議論我的女生對質(zhì),我說,‘隨便你們怎樣不服氣,今天的成績,是我自己考出來的,我問心無愧!’那兩個女生笑倒了,‘我們沒說你問心有愧呀,我們是為評委的小器長嘆息——既然連特別考號也發(fā)放了,區(qū)區(qū)一個一等獎還舍不得給人家!’我氣壞了,回到家后朝媽媽大發(fā)脾氣。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我變得特別怕去學校,怕去面對同學們訕笑的眼睛。只要我一走進教室,就有人竊笑著四散開來,哪怕她們剛才在議論別的事情,我都疑心在議論我。我變得喜怒無常,覺得班上每個人都在孤立我、嘲笑我。
“前些天,我在網(wǎng)上看到美國的家庭學校——孩子不用上學,不用去理會這些人際關(guān)系的困擾,孩子只要跟父母和家庭教師打交道,我覺得這種方式很適合我,可以幫助我完成學業(yè),并留出時間來練琴和畫畫。老實說,再在學校里呆下去,我可能會憋瘋了的。阿姨,你能不能幫我說服我媽媽?”
告別菲菲的時候外面雨雪霏霏,我有意擁抱了這個高我小半個頭的女孩,她是如此地壯實,又是如此地彷徨無助,想到她這一年半來所經(jīng)歷的掙扎,我的心隱隱作痛。
心理咨詢師明月的話:
身為完全由父母規(guī)劃出來的“明星學生”,菲菲本來就容易在伙伴群體中遭遇到嫉妒、不服、挑剔、誤讀等來自他人的負面反應(yīng)。當然,如果想變成一個普通學生,芃芃也要在心理上做好一系列準備,包括老師對她“一視同仁”后,菲菲必須通過與同學的緊張PK,由同學投票來決定誰去參加競賽;菲菲要是違反紀律,她所受的處罰可能比別人偏嚴而不是偏松……要知道,一個人最失敗的,不是享受過“特殊待遇”,而是自打享受過了之后,連一點委屈也受不了,連當一個普通人的肚量也失去了。所以,有必要對菲菲說,你是受了一點苦,有了一點委屈,但這樣一來,同學的“倒菲菲之心”就會變成“挺菲菲之心”,能夠幫你無障礙地重新融入群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