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同樣用“國家”命名的國家體育館顯得較為低調和神秘。本月,外表呈波浪型,好似一把中國折扇的國家體育館終于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汽車由東向西行駛在北四環(huán)路上,不多久便可以和鳥巢并肩行駛,灰色的巨大編織結構,每一次進入眼簾都給人以巨大的沖擊:然后是“水立方”,它位于鳥巢的西側,藍灰色的膜結構,透著靈性,繞著“水立方”北行,它的前面就是國家體育館。三個龐大的建筑物以不同的形態(tài)和色彩矗立在奧林匹克中心區(qū),遙相呼應。
灰綠相間的顏色,顯得恢宏而有氣勢,這是國家體育館在第一時間內給人的視覺印象。這座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建筑藝術與當代建設風格的建筑以綠色的玻璃為幕墻,凸現(xiàn)著沉穩(wěn)大氣的氣質。周圍的棚架和百葉的立面設計靈感則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折扇造型,加上波浪形的屋頂,使整體建筑不失輕盈與靈動的感覺。
走進內部空間,隨著環(huán)形結構一點點在眼前打開,人瞬間變得渺小起來。整個空間自下向上呈階梯狀擴散,到屋宇已經變得十分開闊。向上仰望,縱橫交錯的鋼結構索架相當有氣勢,在點點光源的點綴下,宛若星辰浩淼的天幕。五條采光帶依次縱貫南北,不僅讓屋宇顯得輕盈,同時為館內帶來了自然光源。在這些采光帶的周邊,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屋頂上沿采光帶還有一溜兒排開的太陽能板。
館內的色彩以灰色為基調,連座椅也不例外,這在已經露面的場館中也算是一個“另類”吧。然而這一色調不僅沒有帶來壓抑感,反倒因為空間的開闊而顯得極具氣勢,同“國家體育館”的身份相得益彰。
環(huán)保亮點
節(jié)約鬧革命,鋼渣成寶貝
國家體育館外型輕盈飄逸,而在體育館的地下卻藏著近8萬噸廢鋼渣。正是這些首鋼集團平時煉鋼產生的廢物解決了國家體育館抗浮配重的難題。
根據設計要求國家體育館建設工程要挖20多米深的大坑進行地基的澆筑,而地基澆筑后要進行回填?;靥畹奈镔|通常都是砂石料,而砂石料價格高又是不可再生,國家體育館需要的數量又非常多,如果按照通?;靥畹姆绞綄⒃斐珊艽蟮睦速M。根據多方考察,國家體育館地基嘗試采用廢鋼渣代替?zhèn)鹘y(tǒng)砂石進行回填并取得了成功。
首鋼集團在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廢棄多年、堆積如山的廢鋼渣,經過加工處理,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家要求。國家體育館使用鋼渣回填既滿足了施工需要,使35000立方米約8萬噸的廢料變廢為寶,又節(jié)約工期、節(jié)約建設成本,貫徹了綠色奧運的精神。
玻璃幕墻的秘密
從高空俯瞰,頂部擁有流暢扇形線條、外部利用大塊玻璃幕墻打造的國家體育館形態(tài)漂亮,這里還是一座小型發(fā)電廠。占地81萬平方米的國家體育館頂部安裝了1100塊太陽能光伏組件,它們吸收太陽能,轉化出電能。奧運會期間將利用這些電能為地下車庫供電,奧運會結束后,這里的電能還將并入普通電網,不僅為整幢體育館供電,還能為普通市民家供電。而屋頂的5條自然采光帶透進館內的光線也基本滿足了日常訓練的要求,有效地降低了場館的運營成本。
國家體育館玻璃幕墻的總面積約為25400平方米,玻璃墻輕盈精美,晶瑩剔透,給人以視覺享受,周圍的棚架和百葉的立面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折扇造型,是外形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如此,人們通常認為玻璃幕墻一定是耗電大戶,而這些玻璃幕墻其實卻可以發(fā)電。這是國內第一次在場館中使用“雙玻組件”,這些貌似普通的玻璃里隱藏著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系統(tǒng),當陽光照射在玻璃窗上,就能悄悄轉化出電能。未來,當夜幕降臨,國家體育館定將成為奧林匹克公園的又一個亮點。
在國家體育館外有條景觀大道,記者看到,工人們正在一塊塊看似普通的水泥磚中間栽種樹苗。工作人員介紹說,這里的地磚使用的都是高效滲水磚,雨水能直接滲入泥土,提供樹苗養(yǎng)分,可以直接減少灌溉水的使用。同時國家體育館屋頂屋面上的雨水也可以收集,處理后用于沖廁、澆灌綠化、沖洗道路等。
科技創(chuàng)新
眾多標準塑造堅固金屬屋面
國家體育館外型呈波浪型,極具美感。也是奧運中心區(qū)內唯一采用金屬屋面的場館,符合防雨、抗風、降噪、保溫、大雪荷載、暴雨虹吸等眾多設計標準,滿足了奧運比賽需要,又兼顧了多功能性演出需要。有關方面精心設計,在體育館的屋頂上印上了“國家體育館”的中英文標識,在奧林匹克公園附近較高的建筑物上都可以看到國家體育館(National Indoor Stadium)的字樣。
大跨度鋼梁,機器人幫忙
國家體育館屋頂南北向長114.5米,東西向長114米,如何構建體育館的屋架成了一個大的難題。有關部門邀請了數十位專家學者,進行了長達4個月的論證,經過26次論證會議最終決定采用目前國際上最大跨度的雙向張弦鋼桁架結構。其特點是設計輕盈,受載分散,結構堅固,節(jié)約鋼材。
鋼屋架用鋼重量達到2800噸,如何安裝這些鋼架又成了一個難題。經過多方的考察研究,有關方面采用了機器人安裝的新方法,第一次鋼架平行移動只移動了3厘米,此后各工種配合逐漸默契,進度也逐漸加快。工人們把這些機器人親切地稱做“超級大力士”。
人文關懷
享受貼心的設計
總占地面積達到6.87公頃,總建筑面積為8.1萬平方米,館內體積51萬立方米,最多可容納觀眾約2萬人,是目前國內最大室內綜合體育館,觀眾無論坐在體育館的任何座位上都能夠清楚地看到場地內運動員的一舉一動。同時在場館的東西兩側各設置了一塊大屏幕顯示屏,現(xiàn)場觀眾借此可觀看比賽的慢動作。
國家體育館主賽場面積為3000平米,在主場北側還專門設置了約300平米的無障礙看臺,以方便殘疾人觀看比賽,體現(xiàn)了人文奧運的精神。北側熱身館與主比賽場地大小相同,也為3000平方米,凈空為25米,是為運動員賽前熱身所設計的熱身場地。
國家體育館采用了部分下沉的設計方式,在場館西側、北側設置了一定的下沉廣場,可以有效地滿足運動員、媒體、貴賓等人員直接進入場館的需求。在場館的東側和南側設置了緩坡式的觀眾聚散廣場,觀眾,贊助商可以直接從城市道路通過緩坡式聚散廣場進入體育館的觀眾層,有效地避免了各條流線之間的交叉。
西側的新聞發(fā)布廳面積3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50名記者,并配有三套同聲傳譯系統(tǒng),可以滿足全世界不同語言的同時傳譯。國家體育館記者工作區(qū)也非常寬敞,奧運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國家和地區(qū)的記者將在國家體育館感受到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
體育館三層為貴賓包廂層,共有面積從幾十至上百平方米的大中小包廂19間,并配套有餐廳、專用電梯等多種設施。體育館還設有VlP接待、休憩區(qū),充滿民族氣息的裝飾布景可以使奧運貴賓們充分體驗中國的民族韻味。
國家體育館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要比賽場館之一。奧運會期間,將在此舉行競技體操,蹦床、手球等項目的比賽。殘奧會期間,將舉辦輪椅籃球比賽。
責編 杜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