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名人難,做一個名人的兒子更難?!边@句話的前半句可以恰如其分地用在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身上,而后半句用在李永波之子一一李根的身上更是再合適不過了。作為李永波的兒子,李根從出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比別的孩子更多的關(guān)注和更大的壓力,而他,又偏偏選擇了羽毛球為自己的職業(yè)。一個是世界冠軍、總教練爸爸,一個是初出茅廬的中青隊隊員兒子,這樣的一對父子之間,自然有著不同于尋常人家的故事。
好運北京,幸運李根
十月份的“好運北京”羽毛球奧運測試賽現(xiàn)場,一個站在男雙賽場上的虎頭虎腦的大男孩引起了大家的關(guān)注。1米80的身高,利落而時髦的發(fā)型,迷糊且疲憊的神情,這本不稀奇,這樣的一個形象對于這撥兒“90后”的男隊員來說一點不稀奇。但是,他的身份不得不讓大家對他產(chǎn)生比比賽本身更大的興趣,因為,他是總教練李永波的兒子李根。
“輸球很正常,因為我們的實力確實不如對方,但是就我們自己而言,我們今天發(fā)揮得其實還不錯。”在輸?shù)艋祀p比賽后,李根對著電視臺的話筒和平面媒體的錄音筆成熟而老練地說道。當然,有一件事他沒有說,那就是賽前由于不適應(yīng)北京的大風天氣,剛從蘇州中青隊趕來的他感冒發(fā)燒。沒有說,是因為李根覺得這不足掛齒。
隨后的男雙比賽,李根也很快敗下陣來。但是這一次,他沒有接受媒體的采訪,只是一邊擦著豆大的汗珠,一邊說著“太累了”,就消失在混合采訪區(qū)的門口。而與此同時,有一個熟悉的身影也悄悄從觀眾席上退去一一此時,這個人的身份不是中國羽毛球隊的總教練,而是這個15歲少年的父親,他輕手輕腳地收起錄像機,轉(zhuǎn)身,不多會兒,就出現(xiàn)在了新聞發(fā)布會的門口。
“上午混雙是我第一次到現(xiàn)場看他的比賽,如果不是這次比賽,我想我到現(xiàn)在還沒有機會看他比賽呢。這次他的比賽,我都錄了下來,我會在家里的電視上放給他看,然后從發(fā)球、站位等最基本的技術(shù)來幫他分析?!泵鎸τ浾咴儐栮P(guān)于李根的話題時,李永波這樣說道。能夠親臨奧運會場館進行比賽,這對11歲才開始學打羽毛球的李根來說的確是個幸運,然而,出身在羽毛球世家,李根的羽毛球之路還真是頗費了一番周折。
是李根,不是里根
“你兒子的名字還挺洋氣啊,里根呢?!?/p>
“這和美國總統(tǒng)里根沒什么關(guān)系,是李根,我們老李家的根。”
15年前,當李永波和妻子謝穎的寶貝兒子出生后,這樣的對話經(jīng)常發(fā)生在他們和朋友之間。
至于為什么是“老李家的根”,還有這樣一段淵源:李永波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幺,但是上面兩個哥哥生的都是女兒,到了李永波這里,長輩們都希望能有個孫子,心隨所愿,李永波和謝穎果然就為家里添了個圓頭圓腦的大胖小子。謝穎靈機一動說:“要不就叫李根吧,獨苗一個,這可是你們老李家的根啊?!庇谑?,“李根”就應(yīng)運而生了。
李根從小就活潑好動,像其他所有的男孩子一樣喜歡東跑跑西竄竄。為了讓兒子的性格能夠內(nèi)斂一些,也為了讓兒子多學一些技能,鋼琴、圍棋、畫畫……李永波用這些課程占據(jù)了李根的絕大多數(shù)業(yè)余時間。但是才6歲的男孩哪里坐得住?有一次練琴,說好了練兩個小時,但是沒一會兒,李根就挪屁股跑開了。聽著兒子還不熟練的練習曲戛然而止,李永波生氣地大聲說道:“做事不能半途而廢,曲子還沒練熟,怎么能一下子就跑開了,下次老師來上課怎么辦?”李根很不高興地跑回自己房間,爸爸的教誨像錐子一樣扎在心上,隔了很長時間,他才明白過來爸爸的苦心——他不過是想讓我做事有始有終,鋼琴應(yīng)該這樣,做人更應(yīng)該這樣。
從高爾夫到羽毛球
眾所周知的是,李永波比他的好措檔田秉毅大一歲,巧合的是,李永波的兒子李根也比田秉毅的兒子田宇大一歲。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上的是一個幼兒園,經(jīng)常在一起玩耍,于是李永波和田秉毅就動了這樣的念頭:讓他們學羽毛球,再組成一對男雙的組合。
然而,性格內(nèi)向的田宇對羽毛球怎么都提不起興趣,他的興趣是書本和高爾夫。眼看著田宇走向了別處,李永波也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涉及羽毛球了。李永波心想:如果讓李根將來打男單,那么這條道路會很艱難,而且要承受太多的痛苦和壓力。而高爾夫作為一個新的領(lǐng)域,中國人只不過起步比較晚一些,兒子很具備運動才能,應(yīng)該會打得好。李永波這么盤算著,和妻子商量后,決定讓兒子去學高爾夫。
但是生性好動的李根更愿意一頭扎進羽毛球館,看著那些世界冠軍、奧運冠軍熱火朝天地練球。有時,他也會自顧自地從一旁的球筐里取出一個球,從地上不知誰的球包旁拿起一只拍子,有模有樣地揮起來。時間長了,李根有點離不開羽毛球了。他央求爸爸讓他學,李永波雖然一開始心有不愿,但作為一個開明的父親,他還是尊重了孩子的選擇。
相對于其他孩子6、7歲就開始學打羽毛球,11歲的李根在羽毛球這條道路上顯然有些姍姍來遲了,但慶幸的是,他有一個不一般的老爸。因為起步較晚,李永波就幫兒子選擇了男雙,憑借多年的經(jīng)驗,李永波認為:“對于他這種基礎(chǔ)薄弱,沒有時間分項來練的孩子,單打太困難了,而雙打主要靠兩個人的配合,他本身也不是那種很能跑的,只是意識各方面反應(yīng)很快,所以我就幫他選了雙打?!?/p>
爸爸是爸爸,我是我
在北京羽毛球隊訓練了一段時間之后,李根隨著父親來到福建,師從當時在福州的老帥湯仙虎。如今,學球不過四年的李根已經(jīng)進入了中國青年隊,在蘇州集訓。在中青隊中,李根是年齡最小的一個,學球也是最晚的,因此他的隊內(nèi)比賽成績總是不太理想?!袄罡?,注意移動,腳步要快?!薄芭杜丁!睂τ诶罡星嚓牭闹鹘叹氷懞辔膹膩頉]有特殊對待:“他學球晚,還是得多努力才行,這老輸球肯定不是辦法啊?!钡顷懞辔囊策€是在李根身上看見了李永波當年的影子:“他的意識和手感還是遺傳了父親啊?!?/p>
其實,李根遺傳的不僅僅是父親的意識和手感,還有父親不服輸?shù)男愿窈蛻B(tài)度。在場上,哪怕只是在訓練場上,他只要輸了球,或是當天的訓練沒有完成,失落總是溢于言表。就像“好運北京”測試賽第一輪就出局后,李根無暇參觀這座美麗的奧運場館,只是大喘著氣快步離開。當然,當他開心地說著今年9月在越南參加亞洲少年羽毛球邀請賽,與隊友獲得雙打第八和團體第二的成績時,那份內(nèi)心的喜悅從他閃亮的眼睛中便可窺見一斑。
現(xiàn)在的李根,受到了更多人的關(guān)注,但是爸爸媽媽經(jīng)常告誡他:“一定要靠自己的奮斗、自己的努力。想成才,最終還是取決于你自己,爸爸媽媽不可能給你帶來太多附加的東西?!倍罡约阂膊辉敢鈩e人把他和父親太多地聯(lián)系在一起:“我是我,他是他。父親取得的成績與現(xiàn)在的位置并不會成為我的壓力,我現(xiàn)在也并不去想何時可以成為世界冠軍和奧運會冠軍。練好了,有那個能力了,這些是很自然的事情?!?/p>
爸爸是我永遠的偶像
很多人都將李永波視為自己的偶像,而兒子李根更是爸爸的頭號“粉絲”。每當爸爸帶隊在外征戰(zhàn),只要時間允許,李根定會坐在電視機前為爸爸、為中國羽毛球隊加油吶喊。而作為兒子,李根更是處處維護自己的老爸。有一次上網(wǎng)的時候,李根看見網(wǎng)上有人說爸爸的不好,他立刻予以反擊:“大家好,我是李永波的兒子,我想說如果大家不知道情況請不要胡亂說話,你們知道他一個人從一個無名的運動員到一個?項世界冠軍再到一個知名教練的辛苦嗎?請大家體諒他吧?!?/p>
多數(shù)時間里,李根總是虛心地向爸爸討教,但有一件事李根可是爸爸的老師。有一天,李永波總聽到屋里有打呼嚕聲,找了半天也沒看到有人在睡覺。李永波很奇怪,順著聲音到了電腦面前,還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特別著急。李根笑著說“哈哈,這是電腦里殺毒軟件的小獅子在打呼嚕呢,老爸你要跟我學電腦才行啊?!?/p>
目前仍在蘇州國家羽毛球少年隊訓練的李根坦言很想家:離開家也有三個月了,挺想家的,好在能回來打個比賽,但是也沒時間和爸爸媽媽好好呆呆?!捌綍r不訓練的時候,李根喜歡上網(wǎng),偶爾也會打打游戲?!泵刻熘饕怯柧?,上午和下午都會訓練,不可能有太多的打時間做別的事情?!钡怯幸患虑樗遣粫浀?,就是每天給爸爸媽媽打一通電話。在電話這邊,李根會喃喃地說著今天練了些什么、蘇州有多熱、和誰關(guān)系最好,而在電話另一邊,沒有關(guān)于訓練,比賽的話題,只是“注意身體啊”這類家常的叮嚀。當然,還有一件事情他們相互不會說的——2016年,李根24歲,那一年的奧運會。這個夢想,根植在他們彼此的心中。
責編 杜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