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白領要孩子,還是要位子”的討論似乎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熱門話題,這不僅關系到白領的生活質量和家庭幸福,而且還關系到我們的子孫后代。當然,企業(yè)采用隱蔽手段對懷孕白領采取不公平的待遇,是孩子和位子兩難選擇的主要原因。如果女白領懷孕,企業(yè)對她的態(tài)度沒有改變,也就不會存在上述問題。
曾經的“丁克”一族王女士如今已有3 5歲,多年來一直為事業(yè)打拼,早就做好了不要孩子的準備,但是近年別人家子女繞膝的溫馨場景讓她開始動搖了。自從有了要孩子的打算后,她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再加上單位領導已經考察過她,準備給她升職,她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墒悄程煜掳嗲?,領導突然將她叫到辦公室,她被替代了。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身邊時有發(fā)生,以至于很多女白領在要孩子之前,就做好了辭職的準備。我們不禁要問她們?yōu)槭裁床挥谩秼D女權益保障法》和《勞動法》來保障自己的權益呢?仔細思量,就會發(fā)現(xiàn)行不通。第一,即使企業(yè)遵守法律,不在孕產期辭退女員工,他們也會尋找各種理由限制其發(fā)展或者將其辭退,這在法律上難以甄別;第二,企業(yè)如此行事也有其道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如果養(yǎng)閑人,就等于無形中給自己增加成本;第三,當今社會就業(yè)壓力很大,每一個職位可能有幾個人排隊等待,哪來位置空著等你回來。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女白領群體難以決定位子,只能考慮孩子的問題。關于孩子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要不要孩子;第二,什么時候要孩子。這兩個問題的解決不和工作發(fā)生沖突,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不要孩子,當然也就沒有了沖突;但是如果要孩子,什么時候要才能不沖突?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生小孩就是一種長期的家庭投資,成本包括:生育和撫養(yǎng)的支出、放棄工作的機會成本等;收益包括:孩子成長之后對家庭收入的貢獻,年老之后孩子對自己的撫養(yǎng),也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養(yǎng)兒防老。從這個意義上,很多人選擇了“丁克”,現(xiàn)在社會保障體系日益發(fā)達,年老之后不需要兒女撫養(yǎng);另外將多余的積蓄通過多種渠道投資,也不要害怕家庭收入的問題。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經濟學分析的前提假設是理性人假設,也就是完全理智的選擇;人除了理智之外,很多時候情感更重要,于是王女士在不適合生育的年齡還要生孩子。調查發(fā)現(xiàn),“丁克”的情況在悄悄地發(fā)生變化,很多像王女士一樣曾經的丁克族,開始意識到擁有一個“小生命”對自己和家庭來說有多么重要。也許不是為了防老,也許不是為了家庭收入,僅僅是出于情感。
實踐證明“ 丁克” 的選擇并不明智,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什么時候選擇要小孩?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與央視《時空調查》合作,通過新浪網新聞頻道實施的一項調查(共有3357人參與)顯示,由于工作忙、壓力大等原因,女性的婚育年齡被一再推遲。調查中,未生育者為2423人,占73.3%。其中僅有3.4%的人打算在25歲之前要孩子,而計劃在29~33歲期間懷孕的比例高達57.4%,此外還有21.5%的人打算“33歲之后再說”。筆者認為,生育年齡不斷推遲是產生孩子和位子兩難的主要原因。
從學校出來之后,很多白領首先想到的是兩人世界、自己的事業(yè),孩子的問題根本不在計劃之列。但是隨著工作得心應手,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無形中增加了生孩子的機會成本。高齡產婦可能在懷孕3~4個月后就得回家休養(yǎng),以確保孩子的順利出生,懷孕十個月后,生產、休息,前前后后加起來可能要一年多的時間,再有人情味的領導都不敢讓工作如此被耽擱。如此成本,很多人都在不斷猶豫,時間在不斷流逝,成本也就越來越高,最后矛盾就激化了。
除了工作的問題之外,高齡產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問題。高齡女性無論是懷孕還是生育都比25~29歲的女性來得困難。據專家稱,女性過了30歲以后,受孕、保胎都比較難,不僅將面臨難產,還有可能生下一個天生就有殘疾的嬰兒。即使順利生產了,還得考慮孩子的養(yǎng)育問題。當孩子逐步成長的時候,父母已經進入中老年,彼此之間的溝通和教育都會出現(xiàn)問題。
綜上分析,為了規(guī)避風險,讓孩子和位子不產生矛盾,智慧的選擇就是早產,既然選擇不做“丁克”,早生小孩雖然對于家庭的經濟壓力較大,但是長期而言其成本相對較小。所以筆者建議,白領女性可以在工作之初,尚未完全穩(wěn)定的情況下生小孩,這樣一方面不會對自己的事業(yè)產生較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孩子的撫養(yǎng)問題上有足夠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