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校內不少老師在議論一個人。一個三年前從我校畢業(yè)的學生,她在當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中被重點高中拒之門外。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她應該打工去了,可是幾經輾轉,她到外地勉強上了高中。不知道高中三年她是怎么度過的,但三年后的高考,她卻一鳴驚人,考上了重點大學。與她曾是同班的初中同學,包括那些學習成績曾遠遠在她之上的同學相比 ,她是最優(yōu)秀的。
多少人震驚??!多少人說,不可思議??!其實,這也是生命發(fā)展的規(guī)律。她不過是“一朵遲開的花”。同是牡丹,富貴美好之花,花開花落亦不同時。牡丹與月季,皆被人喜愛,可誰又去強求它們同時開花。荷與菊,正是由于花期不同,才既裝點了夏,又裝點了秋。
花開有時,是自然、生命的規(guī)律,我們欣然接受了,我們不會強掰開一個含苞未放的花蕾??墒侨四??我們的學生呢?我們是否尊重了這一高貴生命的發(fā)展規(guī)律?
教室里,又有多少學生被老師貼上了“差生”的標簽。在老師和家長的意識里,有多少有前途的學生過早地被判了“死刑”。
遲開的花不是草,也是花,甚至更燦爛!請關注遲開的花!
有一位不平凡的教育家,也是較早覺醒的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天生耳聾,三歲半還不能開口說一個字。學說一個“哥哥”的“哥”字用了三年的時間。在平常人的眼里,她能算作“花”嗎?
幾乎在所有人的眼里,有這樣的女兒將是人生的最大不幸??墒?,這位父親覺醒了。他堅信女兒是一朵最美的花,也讓女兒堅信自己是一朵花,一朵可以與海倫·凱勒媲美的花。數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女兒,成了“十佳少年”,成了第一個盲人少年大學生,成了自強模范、留美博士生。奇跡就這樣被創(chuàng)造了。如果這位父親沒有把女兒當作“花”來栽培,那又會如何呢?正像這位父親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弊詈笠幻惺裁醋院滥??假如最后一名“不自豪”,全面的否定自己,結果又如何呢?何況在這方面是最后一名,在那方面可能第一名,今天的最后一名,可能是明天的第一名。他們只不過是一朵遲開的花。
愛因斯坦小時候,手工課曾經是最差的,后來呢?愛迪生在小學時曾被趕出了教室,后來呢?鄧亞萍小時候學習不是還經常不及格嗎,后來呢?
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鈴木鎮(zhèn)一對教育研究了多年,得出了一個結論: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家鄉(xiāng)話的孩子,百分之百都是天才。請相信這個結論,鈴木鎮(zhèn)一正是堅信這一點,所以他培養(yǎng)的孩子,不管起點如何,百分之百都成了小提琴神童。
有一句話這樣說:“不要砍掉冬天的樹!”這是多么令人警醒的一句話呀!冬天的樹,看去全是枯枝沒有生機,可是冬天過去,春風里它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抽出新芽,及至盛夏,送給人們的是耀眼的碧綠呀!
家長朋友,老師們,請擦亮我們的雙眼,荷花開了,菊花開的日子還會遠嗎?
作者單位 河南省唐河縣畢店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