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小旭,今年12歲,是去年從大連轉來的一名學生。他體格單薄,表情冷漠。從他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他骨子里有著一股不可戰(zhàn)勝的倔強與強烈的傲氣。
起初,我對這個孩子很疑惑,他為什么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在他身上,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叛逆感?后來,當他的爸爸告訴我說他要去大連打工小旭要寄居在親戚家時,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因父母離異而失去了母愛,現(xiàn)在為了給父親減輕負擔,又要離開自己生活了12年的家,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中獨自學習生活,住在自己不太熟悉的親屬家里,和陌生的小朋友們一起學習、生活。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幫幫這個可憐的孩子。對他來說,我所應付出的已不僅僅是單純的師愛,我要把孩子失去的母愛、父愛全部給他,讓他在我的精心呵護下健康成長。
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在別的同學面前不要有負擔。因此,在開學的第一次班會上我就把小旭領到黑板前、鄭重地向同學介紹;“小旭,一個地地道道的大城市孩子,他的學習優(yōu)秀,見識廣泛m聰明乖巧,是父母心中的一個乖寶寶。但是,父母都要在外地工作,沒時間來照顧他,因此將他寄居在親戚家里,希望同學們能和他友好相處,讓他盡快地融入到我們的大家庭中?!蔽业慕ㄗh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我用余光偷偷地看小旭,他正用一種感激而又疑惑的眼光看著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除了關注他的學習情況外,更關注他的情緒波動。在我們的又一次“秘密”談話中,我了解到,由于親戚家的表姐、表哥都從外地打工回來了,所以在突然面對家里出現(xiàn)的陌生人時,難免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便。甚至摩擦。因此他現(xiàn)在又轉居到大伯家,好在大伯家的哥哥在外地讀書,家中只有伯父伯母兩人,生活得還算安穩(wěn)點。我還了解到,由于小旭長期養(yǎng)成的封閉性格,使他不愿意也不善于與大伯家人溝通。每天幾乎很少和他們說話。到家后寫一會作業(yè)便跑到三伯家去玩狗,直到天黑吃飯才回家,吃完飯便睡覺,每天的作息幾乎都是一樣。
知道這些后,我的心又一次被刺痛了。多么可憐的孩子啊!他的內心承受著這么大的痛苦,沒有父母的關愛,沒有朋友的關心,只能將自己唯一的一點快樂寄托在一只小狗身上……想到這,我的眼眶又一次濕潤了。我想告訴他:堅強起來,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我們不可改變環(huán)境。只能盡力去適應環(huán)境,我們要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中尋找快樂。但我知道這些大道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太深奧了,所以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好孩子,你很堅強。你要想在生活中得到快樂,就必須打開心扉,從內心接受別人。你應該把你的伯父伯母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多幫助他們干點力所能及的活。減輕他們的勞動負擔。平時多與他們溝通,談談心,回家后向他們匯報一下你一天的學習生活,詢問一下家里的情況,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練一練字(他的鋼筆字基礎很棒)。這樣在你練字的過程中,你會慢慢地忘記煩惱,使心情平靜下來……”
這一次的談話我們很開心,之后的幾天里,我總能看到他開心的笑容。此時我內心有一種無可言語的自豪與喜悅。
冬天到了,我又開始關注他的冷暖問題。每天都注意他的穿戴。后來我發(fā)現(xiàn)當其他學生都戴上棉帽棉手套時,他還是光頭光手。沒等我問他。他似乎已知道我要對他說什么似的,每天一放學,便第一個飛快地跑出教室。躲避我的追問。一連幾天,我都抓不住他的影,有時我只喊了聲“小旭,你回來?!彼阃粕献孕熊囷w快地騎走了。
這一次,我在放學前兩三分鐘便布置完作業(yè),之后便到校門口“攔截”他。果然,這次他沒有跑掉,我把自己的手套硬是塞到他的手里叫他戴上,可他就是不肯戴,總說自己有手套。我堅持讓他拿出來戴上再放他走。他無奈,只好從兜中掏出一個破舊的絨線帽和一幅破舊的毛線手套。我當時很生氣,“既然自己有,為何不戴上,難道是虛榮心……”我哽住了,我不想再傷害孩子那僅有的一點點自尊?!澳阕甙?”我什么也沒有再說,懷著沉重的心情回到教室,再一次久久地注視著他的座位,許久,我緩過神來,把自己的棉坐墊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有一天,他突然沒來上課,“這孩子怎么了?有病了嗎?還是和家人……”我不知道該往哪方面想,又沒有聯(lián)系電話,真是急死人了。中午,因為我有事無法脫身,只好叫兩名同學去他家里看看情況,學生回來向我匯報,說他感冒了,正在家里發(fā)高燒。聽后,我的心又一次懸了起來。放學后,我親自去醫(yī)院為他買了退燒藥,找同學給他捎去……
農(nóng)歷9月22日,對小旭來說,是一個不平常的日子——生日。為了讓他12歲的生日充滿陽光,在班級里我領著學生用中英文兩種形式為他唱了生日快樂歌。放學后,我?guī)降案獾赀x了他愛吃的生日蛋糕。假日里,我?guī)轿壹依锿妫屗惺芗业臏嘏?;看到他的頭發(fā)很長,我便帶他去理發(fā)店去剪頭;我還在學校為他提交了貧困生申請,希望能得到學校的支持與幫助……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我告訴他我已經(jīng)將他的情況反映到學校,并提出貧困生申請時,他對我說:“老師,如果學校能夠給我發(fā)補助的話,拿出來一部分作為我們班的班費,就算我給班級做點貢獻吧。行嗎?”此時,我的心為之一震,啊!我成功了。我終于用自己的真情融化了一個孩子冰冷的心,我真的好激動!
現(xiàn)在,我與小旭的感情已遠遠超出了師生的界線。就這樣,我用自己的一顆愛心與真情為單親孩子擎起了一片蔚藍的天。
(作者單位:安達市中本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