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設計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分數(shù)就是一切,這就是中國學生的命運。幾個數(shù)字就能左右一個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和老師們就會拼命對學生們說:好好學習啊,考不上大學就只能去收破爛了。其實,就現(xiàn)在的情況來看,即使上清華、北大又能怎么樣呢?北大畢業(yè)生去賣冰糖葫蘆的新聞早已是舊聞。家長首先不能承受的是孩子念不了大學,其次又承受不了孩子日后找不到工作。
結合材料,請以“上大學與就業(yè)”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上大學僅僅是就業(yè)的第一步,但并非是唯一的道路。條條大路通羅馬,大家不走一個獨木橋,矛盾自然就緩解了。德國的年輕人在初中畢業(yè)后就開始了一次重要的分流,有些人就準備做技術工人了。做這樣選擇的人,如果在學習方面有潛力,還想繼續(xù)深造,仍有進入大學的機會。德國成熟的教育制度值得我們借鑒。
這是一個關系型話題作文,行文時要注意做到二者兼顧,不要走入寫作關系型作文的誤區(qū):二者平分秋色,只見關系,不見重點。另外,要善于敏銳地捕捉重點,突出重點。
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當年的清華大學曾有幾位杰出的校長,他們敢于突破招生的一些固定模式,注意對偏才、奇才、怪才的發(fā)現(xiàn)。1931年,吳晗首先報考了當時的北京大學,在規(guī)定的三門入學考試科目中,他文史、英文均考取了滿分,而數(shù)學卻考了0分。北大按規(guī)定沒有錄取他,而當時清華大學的校長翁文灝卻破格錄取了他。
閱讀上述材料,并結合你對現(xiàn)在高考的認識,選取一個側面,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我國當前實行的高考制度,的確為高等院校選拔了大批優(yōu)秀人才,但也使得一些具有個性的人才被拒于大學門外。既能選拔出一般意義上的人才,又不至于使個性人才埋沒,這是我國的高考制度應該努力完善的。這也是作文材料所傳達給我們的主要信息。行文時應結合現(xiàn)實深入思考,如以韓寒、郭敬明等為代表的中國“80后”作家,正成為中國文壇的新興力量,而他們的學習成績卻始終不理想;不少中學生進入省作協(xié)……
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2004年,某省會城市高考成績落后于周邊地區(qū),社會各界群情激奮,要求給個說法。相關部門的解釋是,我們搞的是素質教育,他們高考成績好是因為他們搞的是應試教育……這一說法引起一片嘩然。
結合上述材料,請以“高考與素質教育”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盡管有過高分低能的說法,但并不是分數(shù)越低能力越高;盡管我們大力倡導素質教育,但并不是以高考成績的降低為代價。高考與素質教育的關系可以這樣定位: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在對高考的不斷改革中,高考是學生展示素質的重要平臺。新課改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觀念,切實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上。這樣的教育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我們的國家才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
名人故事
羅家倫破格錄取錢鐘書
錢鐘書是世人皆知的學貫中西的大家。1929年,他報考清華大學,在規(guī)定入學考試的三門功課中,英文考了滿分,國文也考得十分好,可數(shù)學僅考了15分。按規(guī)定,錢鐘書是沒有任何希望進入清華的。當時清華大學的校長羅家倫知道這事后,破格錄取了錢鐘書。錢鐘書在清華本科的學習中,成績一直是最優(yōu)秀的。有人說羅家倫“對清華的另一貢獻是破格錄取了錢鐘書”。
母親激勵兒成才
1984年,王志文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往返車費和十多天的吃住開銷要數(shù)百元,他母親四處借錢,卻怎么也湊不夠這筆錢。后來,母親聯(lián)系到北京的一個朋友,求他答應讓王志文考試期間住到他家,王志文這才渡過難關。王志文的專業(yè)成績考得不錯,回到上海,他全力以赴,準備文化課的考試。然而一天晚上,他下課后騎車回家,被一輛客車撞倒,骨折了。
王志文住進醫(yī)院,心情十分焦急。巨額的醫(yī)療費給母親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更要命的是,高考一天天逼近,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走進考場參加文化課的考試。那段時間,母親天天守在醫(yī)院里,安慰他,并讓他明年再考,但他哭著說:“媽,為了我的考試,您已經付出太多,我怎能半途而廢,我爬也要爬進考場?!?月7日,母親和王志文的兩個哥哥用門板抬著他走進考場。令人欣慰的是,王志文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
農民走進貴族學校
張藝謀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
張藝謀在鄉(xiāng)下插隊做了三年農民,又在咸陽棉紡織廠當了七年的搬運工之后,1978年,機會終于來了:北京電影學院到西安進行全國恢復高考后的首次招生。
張藝謀趁著去沈陽出差的機會,帶著妻子給他煮的雞蛋,從自己拍攝的大堆作品中挑出60幅,奔赴北京電影學院招生的考場……
張藝謀回憶說:“進了電影學院,我發(fā)現(xiàn)同學大多是電影或藝術世家子弟,像我這種從外地來的很仰視他們,我不覺得電影學院是我能進的學院,我覺得它更像一個貴族學校?!睆霓r民到工人,再到走進“貴族學?!睕Q非易事。無疑,張藝謀是優(yōu)秀的。
成語典故
蟾宮折桂
《晉書·郤詵傳》記載,晉武帝有一次在東堂接見郤詵,問他:“卿自以為何如?”郤詵回答說:“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痹谶@個故事中,郤詵以稀世的珍寶比喻出眾的才華。因為流傳著月亮中有桂樹、月亮是廣寒宮的神話,所以,此“桂林一枝”的“桂”被認為是月亮上的桂樹;又因為神話中說月亮中有只金蟾,月亮也被稱為蟾宮,因而古代科舉考試中進士也稱登蟾宮。于是,后人就用“蟾宮折桂”比喻應試得中。
名落孫山
《過庭錄》記載,有個叫孫山的人參加鄉(xiāng)試,考中最后一名?;剜l(xiāng)后,一位老人向他打聽兒子考中了沒有,孫山委婉地回答說:“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边@兩句話的意思是:我是榜上最后一名,你的兒子還在我的后面,言下之意是說老人的兒子落選了。后人就用“名落孫山”作為沒有考取的委婉說法。
金榜題名
“金榜”是封建科舉考試的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的排名榜,因為它書寫在黃紙上,也稱黃榜;又因為它是由皇帝批準,所以又稱皇榜。后來,人們就美其名曰“金榜”。登上金榜,就意味著做官的開始,從此就能步步高升,大富大貴。從這個意義上說,黃榜又確實稱得上是金榜。這樣,人們自然就稱殿試的錄取榜上有自己或某人的名字為“金榜題名”了。后泛指考試被錄取。
佳作片段
1.那個七月已經遠去了。然而,它已經成為我的節(jié)日。
七月為我們設了一個賭局。
關于七月,我們有多種稱呼,如黑色節(jié)日、賭徒之約……總之,對于莘莘學子來說,七月,意義重大,是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坐標。許多人因為這樣一個坐標,將徹底改變自己人生的軌跡;尤其是我們,生活在西海固這片貧瘠的土地上,七月真正是一個鯉魚跳龍門的日子。
一進入七月,一種真正的賭徒感覺便襲擊了我。我如同一個把所有賭資都押上的賭徒,等待著開牌。
2.高考是激情,高考是拼搏。礪長劍,攬長纓,我們揚鞭策馬去長征,飲馬黃河,壯志凌云。我們是搏擊長空的雄鷹,我們是遨游江河的蛟龍。我們有大海的豪放與激情,我們有高山的偉岸與沉著。我們用心血點燃熊熊烈焰,我們靠雙手撐起一片湛藍,我們擺脫庸庸碌碌,描繪高考后的美好藍圖。
3.我們高三人就是在打造一支純鋼之劍,每個高三人都是這劍的主人。我們要靠耐心、細心和精心去打造這支無堅不摧的利劍,用它斬斷種種困擾和阻礙我們前進的荊棘,開辟出一條光明之路。這支劍,應該用生命和智慧來做原料,用意志之火來燒煉,用理智之水來鍛造,用謹慎之布來擦拭,方可銳利無比,光彩熠熠。
新聞搜索
人性化高考
2006年各地在高考中推出不少人性化措施:在北京,準考證丟失可快速補辦;在沈陽,開通了“96130考試應急服務電話”;在山東,考生如不小心弄臟或損壞試卷、答題卡要求更換時,監(jiān)考員可以申請備用試卷、答題卡……各地為高考保駕護航采取的種種措施,無疑表明高考人性化制度已深入人心,已成為全社會的具體行動。這不僅彰顯了學生權益得到保障,而且也表明政府部門尊重考生權利的意識正日漸增強。
“陽光工程”
為杜絕高考招生“暗箱操作”,教育部提出了便于操作的“實招”,劃出了不可觸及的“高壓線”,并為高招反腐敗工程取了個形象的名字———“陽光工程”,這為確保高考各項工作順利進行、舉辦使人民滿意的高考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高考不算總分
韓國教育部實施的新高考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對考試成績不再計算總分,而將各科目的考試成績分別打分,然后依據(jù)分數(shù)段確定各科目的等級以及綜合等級。等級分為九等,每年的等級比例根據(jù)每年的考生人數(shù)確定。實行等級制后,考生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因一分或零點幾分之差而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