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開春 高 航 關雨田
(1.沈陽體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2;2.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對不同訓練水平短跑運動員相關肌群變化規(guī)律的研究
徐開春1高 航2關雨田2
(1.沈陽體育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2;2.吉林體育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通過對不同訓練水平短跑運動員相關肌群變化規(guī)律的探索,揭示出不同訓練水平短跑運動員肌肉工作特點及內在聯(lián)系,明確各肌群力量素質的合理比例,為今后短跑運動教學與訓練提供參考和咨詢。
短跑運動;相關肌群;收縮速度;能力
目前,我國短跑運動仍處在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造成短跑運動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對短跑運動基礎理論研究不夠重視,相關肌群的發(fā)展在短跑訓練中針對性不強,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短跑不同訓練水平運動員相關肌群的變化規(guī)律,揭示現(xiàn)代短跑運動員肌肉工作特點及內在聯(lián)系,是研究、把握現(xiàn)代短跑訓練進程中一個值得重視的方向。
2.1研究對象
以近十年來國內外高水平短跑運動員為主要研究對象,并對沈陽市體育運動學校、沈陽體育學院、遼寧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部分不同訓練水平的短跑運動員進行了相關分析。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圖像解析法以及運用解剖學、生理學原理進行整理,歸納并進行對比和分析。
3.1短跑運動中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
人體各環(huán)節(jié)任何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其中肌肉收縮所產(chǎn)生的拉力則是最主要的,這種力的大小直接影響著運動狀態(tài)的程度。如在跑的后蹬階段,下肢各關節(jié)伸肌群的收縮力越大,人體向前的加速度越大。各環(huán)節(jié)肌肉收縮速度的快慢同樣對跑速起著積極作用,各有關肌群肌肉收縮的速度越快,人體向前位移的速度也越快。由于在短跑中各有關肌群要快速有力地收縮幾十次乃至上百次,因此,肌肉的快速力量耐力對跑速的快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短跑運動中肌肉所表現(xiàn)出的以最大收縮力量,最快收縮速度及快速力量耐力進行工作的能力,是短跑運動中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為此,在短跑的教學訓練中應把肌肉力量,肌肉的收縮速度及肌肉的快速力量耐力的訓練始終放在重要位置。
3.2短跑運動中肌肉參與工作的狀態(tài)分析
肌肉收縮可以使人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運動,但在運動中不是所有的時候肌肉的長度都縮短,通常在短跑運動中肌肉收縮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種狀態(tài)。
第一種:肌緊張導致關節(jié)角度減小時,則該肌肉縮短。這種情況被稱為向心收縮。
第二種:肌緊張是在外力作用下,肌肉不得不在著地時進行緩沖或制動,這種情況下肌肉被拉長,被稱為離心收縮。
第三種:肌緊張導致肌肉用力固定運動的某些關節(jié),關節(jié)周圍的對抗肌同時向相反方向緊張,使力量得到平衡,鎖住關節(jié),成為固定體,有利于運動,這種肌緊張被稱為等長收縮。
短跑運動過程中肌肉可能是處于松弛狀態(tài),或處于三種肌緊張的狀態(tài)之一。因此,在短跑運動教學訓練中,必須知道各環(huán)節(jié)運動時肌緊張工作的性質,肌肉中同時參加工作的運動單位的數(shù)量,它們決定著肌肉收縮的強度和收縮持續(xù)時間的長短。
3.2.1短跑運動過程中完成腿部動作的有關肌群
骨盆表層肌群:能伸直前屈軀干,后擺動作,主要是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當完成屈大腿動作時,臀部肌肉以對抗形式出現(xiàn)。
大腿前群?。河行┘∪菏强鐑蓚€關節(jié)的(膝和髖關節(jié)),參與屈大腿和伸小腿運動的主要是股四頭肌和逢匠肌以及髂腰肌。
大腿后肌群:參與屈髖和屈小腿的主要有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
小腿前肌群:參與伸腳掌(腳背屈),主要有脛骨前肌、趾長伸肌、拇長伸肌。
小腿后肌群:參與屈小腿和屈腳掌(腳趾屈),主要有腓腸肌的兩個頭和下層的比目魚肌組成的小腿三頭肌。
在短跑高速跑中,腿部肌肉參與工作的形式是以所謂的沖擊式來實現(xiàn)的,急劇的肌肉運動提高了本身的活性,僅在很短的一段距離施力于身體的運動環(huán)節(jié)上,然后的動作是以其運動的慣性來實現(xiàn)的。
3.2.2短跑運動中著地緩沖階段肌肉的工作特點
支撐時期第一階段腳掌準備著地的一瞬間靠伸大腿、屈小腿強有力的肌肉離心收縮完成的,踝關節(jié)著地前形成約110°角(踝背屈),能提高腳掌著地時所必須的速度,而相應的對抗肌的收縮,可以“固定”支撐腿的幾個關節(jié),有助于著地動作和保持較高的身體重心軌跡。在緩沖階段小腿肌肉-腓腸肌和比目魚肌承受了主要負荷,支撐腿的緩沖過程不應是消極的,踝關節(jié)應主動用力來加速身體重心的前移,同時還應伴隨髖關節(jié)的主動伸展,這樣有利于縮短前支撐階段的時間和減小著地時的阻力。
在著地緩沖時,踝關節(jié)的退讓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資料顯示,短跑運動員在支撐時期踝關節(jié)肌肉所做的功比膝關節(jié)大六倍。膝關節(jié)在完成退讓工作中,角度變化較小,約為10°左右,(著地時144°~緩沖時134°),而踝關節(jié)在完成退讓時,工作位移達31°左右,并經(jīng)常在極限條件下作功,從而較好地增長了小肌肉的最大力量。因此說,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腓腸肌的強力性,遠遠超過其他運動項目。為使跑動中肌肉適應這種收縮做功形式,提高膝、足關節(jié)肌群離心收縮的能力,應遵循“專門性練習的結構與跑的動作相一致”。如“單足跳”注意用前腳掌著地快節(jié)奏的單足跨步跑,“跳深”著地時用小腿肌肉制動然后向前或向上跳出,“負重離心快速半蹲”、“跳欄架”等都能很好地發(fā)展運動員緩沖階段的能力。
3.2.3短跑運動中后蹬與前擺階段肌肉工作特點
當身體重心移過人體的垂直面,進入支撐腿的后蹬和擺動腿的前擺階段。這時擺動腿的膝關節(jié)超越支撐腿,在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等肌肉的參與收縮下,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擺出,并且?guī)油瑐裙桥枨八?,使大腿擺至與水平面成20°左右的角度,支撐腿在擺動腿積極前擺的配合下,在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小腿三頭肌的協(xié)調收縮下,快速有力地依次伸展髖、膝、踝關節(jié)。
眾所周知,擺動腿在前擺過程中,大小腿的折疊動作能起到縮小擺動半徑,加快擺速,節(jié)省屈髖肌群力量的作用,并能有效地增大支撐作用力,減小后蹬角度,增大水平分力和減小身體重心運動軌跡上下的波動的效果。加強股后肌群的力量及大腿前群肌肉伸展性練習應在短跑訓練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3.3短跑運動中注重發(fā)展各肌群力量素質的合理比例關系
人體各肌群在跑的過程中所承擔的負荷及表現(xiàn)的力量有大有小,但跑作為一個整體、各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肌肉工作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為了解在跑的過程中,人體各有關肌群所承擔負荷的大小,國外體育工作者對不同水平短跑運動員下肢各肌群力量進行測定后發(fā)現(xiàn),下肢各伸肌群力量比下肢各屈肌群力量都大(見表1)。
表1 不同訓練水平短跑運動員支撐腿力量程度平均值(單位kg)
這說明下肢伸肌在推動人體向前運動時所承擔的負荷比屈肌要大。正因為如此,教練員在訓練中也特別重視這些肌群的訓練,但在運動實踐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有很多運動員對某些相對弱小的肌群訓練不夠重視。如大腿后群的股二頭肌、半腱、半膜肌,幾乎在跑的每一個階段中都參與工作,從解剖學原理來看:它既要承擔屈髖、屈膝的任務又在膝關節(jié)伸展130°后參與伸膝工作,盡管在工作中所表現(xiàn)的力量強度沒有伸肌大,但在跑的過程中放松休息的時間很少,工作負荷是很大的。對這部分肌群的訓練,由于方法不如伸肌練習方便,手段沒有伸肌練習多,在訓練中往往容易被忽略。訓練實踐和肌力增長的實驗也證明屈肌的肌力增長明顯大于伸肌的肌力增長。
1)在短跑運動中肌肉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最大收縮力量,最快收縮速度及快速力量耐力進行工作的能力,是短跑運動肌肉工作的共同特點。
2)短跑運動中肌肉可能處于松弛狀態(tài)或處于向心、離心和等長收縮三種肌緊張狀態(tài)之一,訓練中必須把握各環(huán)節(jié)運動時肌緊張工作的性質及肌肉中同時參加工作運動單位的數(shù)量。
3)注重發(fā)展各肌群力量素質的合理比例關系,尤其在常規(guī)肌群力量訓練的基礎上、側重加強無支撐時屈肌群力量的發(fā)展。
[1] 王保成,等.100米的速度結構模式及其提高成績的訓練途徑研究[J].體育科學,1994,(5).
[2] 王坦.國內外高水平運動員技術特點分析[J].全國短跨高教班教材,1991,(11).
[3] 徐開春.短跑不同階段肌肉工作特點及內在聯(lián)系[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
[4] 袁運平.我國優(yōu)秀男子100米短跑運動員體能結構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3,(6).
[5]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解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StudyontheRuleofMusclesChangetoDifferentTrainingLevelSprinters
Xu Kaichun1,Gao Hang1,Guan Yutian2
(1.Shenyang P.E.College,Shenyang,110032,Liaoning,China;2.JiLin P.E.Institute,Changchun,130022,JiLin,China)
To explore the rules of muscles change to different training level sprinters,we can illustrate the character and intrinsic relationship of relative muscles work mechanism,clarify the rational proportion of muscle strength.This study provides the reference and consultation on sprint teaching and training.
sprint;relative muscles;speed of muscle contraction;ability
2006-10-20
徐開春(1960-),男,遼寧開原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田徑運動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