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荷卿 編譯
13歲那年夏天,我的生活中發(fā)生了一些大事。我初中剛畢業(yè),終于有一個機會和我迷戀一年的男孩約翰跳舞了。秋天,我就要上高中了。這些都令人非常興奮,但也有點兒讓人害怕。不過,至少我知道,如果事情變得難以忍受,我還有個安全的家可以躲避。
然而,夏天過了一半,父母就告訴我他們要離婚了。這不僅震動了我的整個世界,而且把它弄得翻天覆地。當母親說“我們認為這樣做最好”的時候,她的話在我耳邊嗡嗡直響。這樣做最好?
怎么可能?我震驚極了。我無法相信我們的家就要破碎了。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我一直知道父母不是很幸福。他們之間很少有那種深情款款的舉動,而且經常打架。但我仍然不想改變現(xiàn)狀,我希望我的家仍然像以前一樣。
父母離婚后,我的生活發(fā)生了徹底的改變。我和母親搬進城鎮(zhèn)另一頭的一個小公寓里,父親和我兄弟比爾則住在我們原來的房子里。現(xiàn)在,只要我周末去看望爸爸和比爾,我就是他們的客人了。我正處于可能會被別人認為開始約會的年齡,但實際上,出去吃晚飯和男人一起參加舞會的是我母親。然后,她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她訂婚了!我立即對很快就要成為我繼父的丹產生了懷疑。雖然他努力想了解我,但我都采取抵制的態(tài)度。事實上,我對他非常粗魯。事情確實令人沮喪。即使離婚在我們居住的市郊算不上稀罕事兒,但我朋友們的父母仍然住在一起。朋友們無法體會我的心情,不明白我現(xiàn)在為什么一直都那么安靜。我仍然和他們一起出去踢足球或者跳舞,但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喜歡過去習慣了的那種生活。我明顯地消沉,尤其是在丹和我母親結婚之后,我意識到事情再也不可能變回原來的樣子了。
我的救星是我最想不到的人——我的繼父丹。即使我對他非常不好,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我。漸漸地,我開始信任他了。我意識到我們有許多共同點,尤其是在看電影和電視的時候。我們經常一起在外面看電視,那讓我們有機會交談,增進彼此的了解。然后,丹邀請我去跑步,而我喜歡跑步。
丹向我展示了我從來沒有從我父親那兒得到過的關心。當我需要有關學校、朋友或者男孩子方面的建議時,丹總是在我身邊。通過目睹母親和丹一起生活,我學到了很多。他們經常在一起嬉戲,相親相愛,因此,我知道他們的婚姻是多么美好。一旦我開始親近丹,我們三人在一起的時間就多了。我們經常出去吃飯,進行短途旅行,我和丹甚至還參加了賽跑,而且還一起跑。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終于有了夢寐以求的幸福家庭。
我現(xiàn)在意識到我父母離婚是正確的。他們婚姻的破裂對我們所有人都是最好的事情。我父親也找到了幸?!倩榱?,又有了一個孩子,我同父異母的妹妹米歇爾。
13歲,我就懂得了一個重要的道理——變化并不總是最壞的事。有時候,它是我們需要的。
(陸小林摘自《思維與智慧》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