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對父子,姓何,一年四季結(jié)伴在外做生意,父子倆將江南的絲綢販往關(guān)東,又將關(guān)東的藥材販往江南,忙得不亦樂乎。
這一天,父子倆又到了關(guān)東,晚上住宿時,同室的一位客商問那父親:“先生,貴姓?”做父親的連聲回答:“免貴姓何,人可何。”那客商“哦”了一聲,又朝那兒子問道:“小兄弟,你貴姓?”兒子朝自己的父親看看,長嘆一口氣:“唉,我姓可。”
他父親一聽,當(dāng)即就來了氣,大手一抬,掄起巴掌便要揍這大逆不道的兒子。兒子相當(dāng)靈活,輕輕一閃,避過了父親的襲擊,嘴里振振有詞地說:“爹爹息怒,兒:子姓可也有自己的苦衷呀!”
“什么苦衷?你說!”
“喏,想我今年已二十有八,可身邊仍缺少一個女人,沒人侍候,怎配姓何呢?無奈,我只能姓可?!?/p>
他父親一聽,一時說不出話,兒子說得也有點道理,這些年來,自己忙于經(jīng)商賺錢,竟將兒子的終身大事給耽擱了。于是,他捋捋胡須,有些內(nèi)疚地說:“孩兒呀,這是父親的不是,等咱們這次回鄉(xiāng),爹一定托媒人給你說上一房好媳婦?!?/p>
幾個月后,父子倆回到家鄉(xiāng),可那做父親的只知道賺錢,每日忙東忙西做生意,早將兒子的婚姻大事丟到腦后去了。眼看又是半年過去了,那兒子依然是廟門前的旗桿——光棍一條。
這一天鄰居結(jié)婚,父子倆都被邀去喝喜酒,眼見別人洞房花燭,那做兒子的心中好不是滋味,獨自悶頭喝起酒來。席間有一位陌生客人,見他酒量不錯,便與他攀談起來:“小兄弟,你貴姓?”那做兒子的心中正在懊惱,當(dāng)即沖口而出:“我姓丁?!?/p>
同桌的父親聽兒子說姓丁,不由勃然大怒,好小子,僅過了半年工夫,又把一個“口”給丟了,于是,連連責(zé)罵兒子不孝。兒子卻不慌不忙地說道:“爹,半年前你在關(guān)東曾答應(yīng)給我娶媳婦,可哪知道你光說不做,所以我還要這‘口’干什么?只有姓丁了?!?/p>
父親火了,指著兒子大罵:“你只知道油腔滑調(diào),強詞奪理,你這樣下去,我一輩子不替你娶媳婦!”
兒子大聲回答:“那好,從此以后你再別想添丁,我干脆姓‘一’了!”
(劉少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