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資本家槍殺紗廠工人、共產(chǎn)黨員顧正紅,打傷多人,這一事件激起了上海各界人民大規(guī)模的反帝斗爭。5月30日,上海各界民眾在上海租界游行示威,英帝國主義竟下令向示威群眾開槍,打死13人,打傷多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這一慘案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的義憤,一場更大規(guī)模的反帝愛國運動的高潮由此來臨。為了適應這一新形勢,引導并推動反帝斗爭的深入開展,中共中央決定立即成立上??偣?,號召全上海人民團結起來開展“三罷”斗爭,并決定由當時負責黨的宣傳工作的瞿秋白主持創(chuàng)辦《熱血日報》,通過這一輿論陣地宣傳黨的斗爭政策,揭露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鞭撻軍閥政府的賣國媚外外交,指導人民的反帝斗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1925年6月4日,《熱血日報》在上海正式創(chuàng)刊,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在國民革命高潮時期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日報,《熱血日報》對“五卅”運動的深入發(fā)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受命創(chuàng)辦《熱血日報》
《熱血日報》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份日報,瞿秋白為此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他在報社擁有多重身份,既是主編,又是主要撰稿人,同時還親自編排校對,直到付印出版。為了把這份報紙辦成真正屬于所有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屬于所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者的刊物,瞿秋白力求體現(xiàn)報紙的通俗性和體裁的多樣性,讓那些文化層次不高的愛國民眾都能夠看懂和接受。因此這份報紙除了寓意深刻的政治評論外,還有很多通俗性的詩歌、民歌、小言論等。另外,為了更好的聯(lián)系群眾、了解群眾的要求和愛好,瞿秋白除了在中央和地方黨的會議上了解情況外,又通過黨辦的國民通訊社布置采訪要求,聽取記者的匯報。他非常重視工人的意見,組織了群眾通訊員,經(jīng)常刊登工人、學生、海員的來稿。比如,1925年6月10日的《熱血日報》就刊登了群眾創(chuàng)作的《罷市五更調》,瞿秋白為之寫下了這樣的按語:“只有在這作品里,我們才能看見國際帝國主義壓迫下的思想和情緒?!?/p>
《熱血日報》最大的特點是它的戰(zhàn)斗性和鼓動性,這是與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高潮跌宕的國內形勢相適應的。瞿秋白在6月4日《熱血日報》發(fā)刊詞中寫道:“現(xiàn)在全上海市民的熱血,已被外人的槍彈燒得沸騰到極點了,民族自由的斗爭是一個普遍的、長期的斗爭,不但上海市民的熱血要持續(xù)地沸騰著,并且空間上要用上海市民的熱血,引起全國人民的熱血;時間上要用現(xiàn)在人的熱血,引起繼起者的熱血……現(xiàn)世界強者占有冷的鐵,而我們弱者只有熱的血,然而我們心中果然有熱的血,不愁將來手中沒有冷的鐵,熱的血一旦得著冷的鐵,便是強者之末運?!边@正體現(xiàn)了《熱血日報》創(chuàng)辦的初衷,即發(fā)動群眾積極投身到反帝斗爭中去,以前赴后繼的戰(zhàn)斗精神,打破帝國主義的奴役。
6月13日,瞿秋白又在《熱血日報》上發(fā)表了詩歌《救國十二月花名》,深刻揭露了帝國主義侵略、剝削和屠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熱情歌頌了上海人民不畏強暴、頑強戰(zhàn)斗的革命精神,并且有力號召“全國人民齊興起,大家來做革命黨”,流露出作者鮮明的愛憎情感和強烈的愛國熱望。除了詩歌之外,瞿秋白還寫了多篇社論和專論在報紙上刊載,他在6月4日發(fā)表的《中國民族解放運動之高潮》中大聲疾呼“中國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了亡國奴了”,號召“大家努力舉行國民革命,達到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目的”,進而指出“中國人民應從根本上著想,不論這次的成敗,大家都要覺悟,必須積極組織自己的力量,實行長期的斗爭,實現(xiàn)國民革命,才能免掉現(xiàn)在這種亡國奴的命運”。此外,瞿秋白還通過《外人大屠殺之目的——上海——漢口——青島——大連》和《全中國都要受外人屠殺了》等社論,無情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在全國各地犯下的赤裸裸的侵略和屠殺罪行,激起全國人民極大的愛國義憤。
《熱血日報》成為輿論陣地
“五卅”慘案發(fā)生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宣告成立。它既是上海人民反帝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又是“五卅”運動的指揮機關,鞏固擴大這一組織并發(fā)揮其積極作用,便是實行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稛嵫請蟆贩e極貫徹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大力配合工商學聯(lián)合會的工作,并給它以積極正確的指導。
1925年6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表《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酷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書》,指出:“這次運動之目標,決不止于懲兇、賠償、道歉等‘了事’的虛文,解決之道不在法律而在政治,所以應該認定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其主要目的?!备鶕?jù)中共中央的這一指示精神,瞿秋白在6月8日發(fā)表了《工商學聯(lián)合會與上海市民》,指出“經(jīng)過這次‘五卅’屠殺之后,大多數(shù)民眾最徹底的要求——實是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因為已經(jīng)實際上感覺到萬分的必要”。進而又在6月12日的《警告工商學聯(lián)合委員會》中指出“此次屠殺案,窮究根源,是由于不平等條約;因此,根本解決也只有廢除不平等條約,此外都是枝節(jié)問題,未能切中要害……現(xiàn)在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所提出的十三條條件中,不但沒有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要求,并且關于租界特權,行政方面、立法方面,都未主張撤銷工部局和納稅外人會議……這些要求條件,當然是很讓步的,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決不能滿足全國民眾的要求”。同樣是在《工商學聯(lián)合會與上海市民》的社論中,瞿秋白指出:“工商學聯(lián)合會的最低條件中,收回會審公堂、取消領事裁判權及租界內集會、結社等自由的要求,固然已經(jīng)是一部分不平等條約的廢除,然而還不足以保證我們民眾運動發(fā)展之可能,而且實際上只要我們真能齊心堅持,所能達到的目的決不止此。”因此他認為最低限度的要求應該增加三條:撤退外國駐華的一切武裝勢力;中國市民有參與市政之權;中國職員和工人有同盟罷工之權。瞿秋白清楚地看到,外國駐華的武裝勢力,是威脅中國人民、摧殘民族解放運動、維護外國在華統(tǒng)治的支柱,這些武裝勢力不撤退,什么自由、公理、人道、國際公法等,都是空談。因此他認為,這些要求已經(jīng)是最低限度,工商學三界必須堅持一致,非達目的不止。這些號召和提議,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使中國共產(chǎn)黨“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的口號具體化,為各界民眾的反帝斗爭明確了方向,推動了反帝愛國運動的深入發(fā)展。
《熱血日報》還大量報道了世界各國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物質上援助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消息。6月22日,瞿秋白在《誰是敵,誰是友?》的社論中指出“只有同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各國的民眾、工人、農(nóng)民以及受壓迫的其他弱小民族,如印度、朝鮮等,才能真正援助我們”。同時還報道了日本工人舉行示威集會、蕭伯納組織國際革命者救濟會并發(fā)表宣言援助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亞摩斯德丹國際工人協(xié)會電祝中國工人奮斗勝利、莫斯科赤色職工國際及共產(chǎn)國際宣言號召全世界的工人起來援助中國人民、法國勞動同盟捐助5萬法郎以及捷克工會捐助2000美金、印度革命黨勸告印人勿助英人虐殺等消息,并且進一步指出:“這次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的事件,已經(jīng)成了世界問題,全世界的平民群眾大多數(shù)都表示同情于我們,援助我們……我們這種要求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解放中國的呼聲,必定能得到世界各國民眾的贊助,我們盡力做國際的宣傳和聯(lián)絡,取得實力的援助?!边@些報道和號召,使處于殘酷斗爭環(huán)境中的中國人民備受鼓舞,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民的斗爭并不是孤立的,正義的力量必定會得到各國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從而堅定了反帝斗爭必勝的信心。
中國人民的反帝熱潮使帝國主義驚恐萬分,他們通過武裝鎮(zhèn)壓、政治欺騙、分化瓦解等手段,極盡破壞之能事,并且制造了種種謠言,污蔑反帝斗爭是“赤化”、“過激”、“排外運動”,《熱血日報》對此給予了深刻地揭露和嚴厲地駁斥。
1925年6月6日,瞿秋白發(fā)表《外人大屠殺之目的》,尖銳地指出“外國國內差不多行行都有工會,時常有罷工運動……外國的資本家在他們本國內不能禁止自己的工人組織工會和罷工,卻來中國橫行,一遇見中國工人罷工和組織工會,便大叫‘赤化’、‘過激’……他們殺人的目的:第一,便是使工人不能反抗,盡受他們剝削,他們可以侵占中國的實業(yè);第二,使中國人不敢實行愛國運動,不敢團結,不敢抵抗,永久甘心做亡國奴?!彼€在《政府特派員是何居心?》一文中揭露了法國、意大利等國面對百萬中國民眾的反抗斗爭,假意制造力主公道的謠言,妄圖推卸責任、緩和中國人民反對他們的情緒的事實。
6月12日,他又在《熱血日報》上發(fā)表了小言論《賊的伎倆》,指出“英國、日本、美國人殺了人,大叫其‘赤化’、‘過激’,也算得個聰明賊”。這篇文章形象地勾畫了帝國主義善于運用造謠誹謗的伎倆以求脫身的嘴臉,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陰謀詭計。
“五卅”運動初期,大資產(chǎn)階級控制下的上海總商會也參加了反帝統(tǒng)一戰(zhàn)線,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是想借機控制運動,將這場運動納入他們的軌道,從而為自己牟取更多的政治經(jīng)濟利益。出于大資產(chǎn)階級的本性,他們并不想與帝國主義徹底決裂,拒絕加入工商學聯(lián)合會。在帝國主義的威逼利誘下,上??偵虝为毻顺觥叭T”斗爭,并且勾結外人干著破壞分裂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勾當。他們撇開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十七條要求,單獨提出了出賣民眾利益的“十三條”。
6月14日,瞿秋白在《上??偵虝烤挂裁??》的社論中指出,代表上海殷實的大商人的總商會一直拒絕加入工商學聯(lián)合會,而對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十七條最低要求先是不表態(tài),隨后又擅作主張刪去了“英日海陸軍永久撤退”、“取消領事裁判權”以及“工人有組織工會及同盟罷工之權”的關鍵性條款,“這種故意和工商學聯(lián)合會標新立異,獨立提出自己條件的作法顯然告訴我們:總商會完全犧牲民眾的利益,要的是壟斷交涉,希圖討外人的好……如果讓他們領導這次交涉,一讓再讓的結果,中國必定完全失?。 ?/p>
6月17日,瞿秋白又在《帝國主義之五卅屠殺與中國的國民革命》的社論中進一步指出,在中國國民革命的怒潮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內部的分化,即出現(xiàn)了革命派和妥協(xié)派之分,上海工人、學生及一般商民的主張是革命派的,而上??偵虝闹鲝垍s是妥協(xié)派的要求,“妥協(xié)派,看見國民革命開始,趕緊想法抑遏民眾的自由,縮小范圍,縮短戰(zhàn)線,以阻滯這場革命運動的進行……我們應竭力戰(zhàn)勝妥協(xié)派的主張,否則已經(jīng)開始的國民革命始終要被他們破壞掉的”。
另外,瞿秋白還在6月18日的《虞洽卿與六十萬元》一文中披露了上??偵虝L虞洽卿接受英國人60萬巨賄以及總商會與報界和政府特派員相勾結故意抹殺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條件、故意減低要求的事實。
《熱血日報》還對軍閥政府的賣國媚外外交,以及商閥、報閥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的事實進行了深入報道和痛斥。6月10日,瞿秋白在《五卅交涉的危機——注意亡國的外交政策》一文中以“安福政府親日的原形必現(xiàn)”為標題,痛斥軍閥政府的代表不替國人爭利,反而替日本人說話,并且指出“這種外交代表不但是中國人格的大恥辱,簡直公然做日本的走狗,他們來上海的使命,照此看來,并不是調查‘五卅’屠殺案,也不是辦交涉,簡直是做日本人的奸細,想破壞罷市罷工運動,以獻媚于他們的主人”。在同一篇社論里,瞿秋白還以“謹防減殺中國人實力的漢奸陰謀”為題,痛斥政府的交涉特派員是助長帝國主義氣勢、挫折工人銳氣、破壞國人團結的漢奸。
6月11日,他又在《政府特派員是何居心?》的社論中指出,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最低條件已經(jīng)是妥協(xié)到萬分,但是北京政府派出的特派員蔡廷干、曾宗鑒等卻一再聲明不能提出這些最小限度的條件,而是還要從中加以選擇,實在太不像中國人的主張,他們的態(tài)度正好湊合了帝國主義的陰謀,不知是何居心!并且呼吁讓這些北京政府的代表“立刻根據(jù)工商學聯(lián)合會的最低要求,向英、日等關系國提出更進一步的條件,立刻開始上海交涉;否則,我們不能承認這種‘中國’代表,請他們趕快走路!”
6月16日,瞿秋白又在《熱血日報》發(fā)表《“五卅”交涉中之民眾要求——謹防外交當局的狡謀》,指出“五卅”交涉雖然已經(jīng)開始,可是上海工商學界民眾的要求,也已經(jīng)被外交官僚用詭計完全撇開了。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十七條要求已經(jīng)是最低限度,但是中國的外交當局卻十分害怕提這種代表民眾利益的要求,于是他們利用陰謀詭計軟化總商會,把這種條件一概推翻,完全犧牲了大多數(shù)民眾的利益。在這篇社論的結尾,瞿秋白呼吁“民眾趕快起來力爭增加要求條件,否則一切都被外交官僚勾結幾個商人‘領袖’斷送掉了!”
更為重要的文章是6月17日發(fā)表的《外交當局的欺人政策——商閥報閥的勾結》,瞿秋白在這篇社論中說,中國的外交當局以及商閥、報閥盡想一手掩盡天下目,日夜制造“諒解”、“容納”、“親善”、“主持公道”的空氣,竭力虛夸外人的大度、諒解,自己主張減低要求,故意挫傷民氣,還是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主義,這種欺人政策的結果,一定是交涉完全失敗,賣國害民!他還舉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實例,比如:上海的非常戒備還沒有撤,使團和領團方面的態(tài)度仍舊非常強硬,而一些中國報紙卻宣傳說,海軍陸戰(zhàn)隊即可撤離;日本報紙上很明顯的說,日本政府的政策仍舊是與列強一致,對付中國的暴動,而中國的商閥、官僚卻說日本態(tài)度緩和,應當另眼相看;又如,美國的海軍仍舊對上?;⒁曧耥?,美國政府還有特別訓令,不能撤退上岸的海軍陸戰(zhàn)隊,而中國的官僚、商閥卻盡做中美親善,主持公道的宣傳。
這些報道,使中國的愛國民眾充分認識到軍閥政府以及官僚商閥的反動性,認識到要戰(zhàn)勝帝國主義,實現(xiàn)斗爭目標,不能寄望于賣國的軍閥政府,只能依靠廣大愛國民眾自己的不懈斗爭;只有堅定反帝反封建的決心,并加強工商學各界的團結,才是中國人民的惟一出路。
“五卅”運動期間的斗爭是復雜而嚴酷的,在這一嚴酷的斗爭環(huán)境中,瞿秋白通過《熱血日報》及時向全國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斗爭策略,及時報道全國各地民眾的反帝斗爭,深刻揭露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鎮(zhèn)壓中國人民正義斗爭的滔天罪行,并且對軍閥政府以及大資產(chǎn)階級與帝國主義相互勾結、出賣民族利益的可恥行徑進行了無情地鞭撻。他告誡廣大民眾要分清敵友,加強團結,為實現(xiàn)工商學聯(lián)合會提出的條件奮斗到底,并且要為實現(xiàn)更多的民族利益而斗爭。這些報道和評論,對“五卅”運動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正因為如此,《熱血日報》為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所不容,只出版了24期就被查封了,但是它為中國革命和近代新聞報刊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為研究“五卅”運動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