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宏太
2007年3月6日,在春寒料峭的浙江臺州,書生中學的師生們迎來了新學期開學典禮。
在這所由教育家魏書生任校長的學校里,學生的舉手投足都訓練有素。集合的音樂聲響起,七十多個班級的學生秩序井然地列隊而出,迅速在升旗臺前站好。全校四千多人齊聚在一起,讓偌大的標準操場頓時顯得熱鬧起來。
雖說是一次普通的開學典禮,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寒假過后,學生們剛進校園就看到教學樓前的大紅標語牌上寫著:“熱烈慶賀臺州市書生中學榮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這消息讓全校上下為之振奮。同樣讓大家滿懷期盼的是,一個月后書生中學將迎來建校十周年的慶典。兩件非同尋常的事,使開學典禮顯得格外特別。撫今追昔,書生中學的師生們躊躇滿志。短短十年間,學校從一無所有中艱苦創(chuàng)業(yè),歷經十年風雨路程,一舉躍居省一級重點中學行列;學生數也從建校初期的四百多人,驟然間增長了十倍。
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思想的引領。十年來,在魏書生教育思想感召下,一批胸懷教育理想的教師從四面八方走到一起。面對社會對優(yōu)質教育的迫切需求,面對新的地域文化和教育氛圍,他們懷著樸素而真誠的初衷,在學習和踐行魏書生教育思想的同時,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營造出了富有持久生命力的學校文化。
創(chuàng)生
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著中國改革腳步的加快,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已是時代的共同要求。
1994年,浙江臺州撤地設市,新的市政中心移至椒江區(qū)。行政區(qū)劃的改變,使教育發(fā)展難題凸顯?!敖方慕逃菑男℃?zhèn)發(fā)展起來的,當時全區(qū)'兩基'工作剛達標,高中段人學率只有50%?!睍r任區(qū)教育局副局長的陶仙法感受尤為迫切。面對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短缺,當地人抱怨說,我們總不能人在椒江工作,把孩子放到其他地方去讀書。
然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形成絕非一蹴而就的事。怎樣盡快地使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相匹配,從區(qū)委、區(qū)政府到教育局,大家夙夜優(yōu)思。
為了開闊眼界,區(qū)教育局派陶仙法率領30位椒江區(qū)校長外出學習,聆聽了魏書生的報告,大家激動不已。為了讓更多教師受益,陶仙法回來后就邀請魏書生南下講學。1996年的“五一”長假,魏書生風塵仆仆地來到椒江區(qū),連續(xù)為教師、機關干部和家長作了三場報告。一時間,整個椒江區(qū)轟動了。同年9月,陶仙法又帶領多位校長前往遼寧盤錦實地考察。
隨著對魏書生教育思想的深入了解,為了長期有效地借助這一筆豐厚的教育資源,區(qū)教育局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創(chuàng)辦一所學校,請魏書生擔任校長。這一想法也得到區(qū)委、區(qū)政府的一致贊同。
1996年12月的一天,遼寧盤錦大雪紛飛,當時的椒江區(qū)區(qū)委副書記周學鋒、副區(qū)長朱沛夏和區(qū)教育局局長徐正福一行,幾經輾轉,冒雪來到魏書生家中,提出辦學設想,誠邀魏書生。一開始,魏書生提出只擔任名譽校長。對此,經過深思熟慮的椒江人態(tài)度坦誠而堅定。“作為名譽校長,您可進可退,但做校長,是希望您承擔更大的責任,把這里當作您人生中的一項事業(yè)?!碧障煞ㄖ两襁€記得當時的請求。
多年來,魏書生去過的地方、作過的報告不計其數,但像椒江人這樣求賢若渴的卻不多見。一番深入細致的長談后,魏書生被打動了。但當時還是盤錦實驗中學校長的他隨即表示,要兼任書生中學的校長,我只干活,不拿報酬。
出于慎重考慮,魏書生特意請示了盤錦市委領導。領導的態(tài)度也很開明:“千這個挺好的,一個人多干活,怎么不好?”
客觀地說,書生中學的創(chuàng)辦,正是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與先進教育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在地處沿海的臺州,人們素以“硬骨頭”精神著稱,這既是一種執(zhí)著、一種精明,也是一種敢于開風氣之先的豪氣。“硬骨頭”的臺州人希望,通過魏書生教育思想的引進,能找到一條又好又快的發(fā)展道路,形成高起點、高質量的優(yōu)質教育。
一切準備就緒,伴隨新臺州的崛起,書生中學開始興建。從校址的選擇校訓的制定,到新教師的招聘標準,魏書生都親力親為。而在書生中學的這些工作,“公私分明"的魏書生都是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來完成。
1997年4月,建校工程正式奠基。8月,學校招收第一批學生。
然而,這所被寄予厚望的學校,最初的發(fā)展卻并不如人意。由于種種原因,兩年后,學校陷入困頓,教師人心思動,家長表示埋怨。
回首往事,現任校長助理邱小平把原因歸結為盲目樂觀:“當時抱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想法,收了很多學習、行為偏差的學生??赡菚r候,嘴上說學魏書生,用的還是老方法。結果學生沒教育好,反倒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p>
除了急于求成以外,在陶仙法看來,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文化的沖突?!敖處焸儊碜匀珖鞯兀處熤g需要磨合,跟這里的學生和地域文化同樣需要磨合,實踐魏書生教育思想也需要磨合。”
作為學校的倡辦者之一,陶仙法很著急。眼看一些教師先后要調走,家長也紛紛把孩子轉到別處,還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在無奈中觀望。經過一番認真考慮,陶仙法主動請纓,要求到書生中學擔任常務副校長,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站出來。當初,為了支持學校發(fā)展,在他們的“游說”下,區(qū)委、區(qū)政府領導以及親朋好友,都把孩子送到書生中學。特別是,魏書生也是因為他的引介,才當了這個校長。學校辦不好,豈不辜負了大家的信任?更對不起魏書生。
當陶仙法打電話給魏書生,表明態(tài)度,魏書生當即說:“我早就有這個想法?!痹谒磥?,學校要發(fā)展,關鍵在于領導,陶仙法為人樸實、思維敏捷,既不乏領導能力又有群眾威信,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然而,區(qū)政府領導卻有些猶豫。盡管他們一貫支持書生中學的發(fā)展,但現在學校還前途未卜,把一個很有培養(yǎng)前途的干部“下放”到學校,似乎不妥。為此,魏書生專程從盤錦趕到臺州,和陶仙法一起面見副區(qū)長。魏書生動情地說,當年區(qū)領導冒著大雪去東北,和我商談辦學事宜,讓我感動,如今學校發(fā)展遇到了困難,相信你們還會一如既往地給予支持。
1999年8月,陶仙法被正式任命為書生中學常務副校長。
魏書生不止一次對教師們說,陶校長為了書生中學的發(fā)展,心甘情愿地放棄了仕途晉升的機會,如果不把學校辦好,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蓄勢
剛到書生中學時的尷尬情形,陶仙法至今忘不了。這一年,學校初、高中分別只招了八十幾個新生,這可怎么辦學?
那個暑假,陶仙法真正體驗到了“望眼欲穿”的滋味:“我天天站在接待室門口,眼巴巴地盼著有人來報名?!焙貌蝗菀卓匆娨粋€人走進學校,模樣像是來報名的家長,陶仙法趕緊迎上去,一問才知道是來收廢品的,好不令人失望!
經過多方努力,學校當年的招生數勉強翻了一倍,暫時度過難關。但陶仙法知道,真正的困難還在后邊,總不能年年“等米下鍋”,必須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況。
對此,陶仙法和魏書生有著一致的認識,就是要對得起走進書生中學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當時的學校,設施還不完備,條件也很艱苦,但學生們很喜歡這里。校園里的路曾經坑坑洼洼,學生卻在日記里深情地寫道:“我們的校園新得不能再新,連道路都還沒有完全造好?!奔议L們對老師、對學校也無比信任。在學校最困難的時候,一位家長對老師們這樣說:“我想讓我的孩子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回來還能找到他的母校。”
學生的熱愛,家長的信任,是一種無形的鞭策,促使陶仙法始終如一地貫徹這樣的理念:“我們一直強調要‘眼睛向內,引導書生中學的教師天天去考慮學生需要什么、家長需要什么。'
行勝于言,陶仙法一到來,就用不一樣的行動讓人感覺面貌一新。他和普通老師一樣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既教物理課,又當班主任,而且主動擔任后進班的班主任。魏書生在盤錦實驗中學時就是這樣做的,現在,陶仙法不僅是身體力行地效法魏書生,而且要用這樣一種姿態(tài),鼓舞教師們的士氣,找回團隊凝聚力。
如今,校領導不離開講臺,已是書生中學不成文的規(guī)矩。教學副校長鄧建華教兩班高中數學、德育副校長徐正富教兩班高中語文、黨支部副書記蔡佰春教兩班高中英語、工會主席王珍芬教初中英語兼班主……這既是一種奉獻,也是能力的提升,正如鄧建華副校長所言:“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能量發(fā)揮到極致,感覺特別充實?!?/p>
這樣的領導作風,無疑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每天,陶仙法在校園里總是行色匆匆,常常工作到凌展,用他自己的話說:“只要睜著眼睛,總是在思考?!边@一切,教師們都看在眼里。“幾年下來,陶校長的頭發(fā)稀疏了許多?!鼻嗄杲處熒蜿柛袆拥卣f:“他是把工作當作一種生活方式,當作事業(yè)來追求。這讓我感覺選擇書生中學是正確的,我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p>
上任以后,穩(wěn)定教師隊伍是陶仙法的重要工作。起初,教師們都是奔著魏書生而來,心里懷著美好的期待。但面對這所辦學條件和生源都不太好的學校,不免會有一些心理落差。提起當年,鄧建華笑言:“我是和陶校長同一年來的,到學校一看,才招了四個班級、一百多人,心想,壞了,這步棋走錯了?!蹦菚r候,有這樣想法的何止一個?
陶仙法一直記住魏書生的一句話:“這所學校給予大家的可能很少,但一定要讓每個人感到快樂。”懷著這樣的初衷,陶仙法努力讓教師們在這里安居樂業(yè),從工作中獲得滿足。
8年前,不甘于現狀的葉志強從老家辭去公職,來到書生中學。盡管和學校簽約時并未提及家屬問題,但陶仙法了解情況后,親自陪他們四處聯系,最終幫他的愛人安排了滿意的工作。這讓葉志強至今感到很溫曖:“在以前的學校,我過得很悠閑,甚至都不用備課。到這里以后驟然緊張起來,工作壓力很大,時刻感受到生存的危機。盡管如此,我還是愿意在這里多做一些事情?!?/p>
和葉志強不同的是,語文教師方柏生曾經想要離開書生中學。那一年,一位在寧波當校長的老同學向他發(fā)出邀請,并許諾提供住房。這么好的機會,方柏生沒有理由拒絕。他早早地跟學校打了招呼,盡管陶仙法一再挽留,但他去意已決。放假前的最后一天,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學生,教室里頓時沉寂了,繼而哭聲一片。
第二天一早,方柏生在家里接到陶仙法的電話,請他立即到學校來。一進校門,方柏生驚呆了,只見接待室門口擠滿了家長,足有二三十人。他們請求學校一定留住方老師,否則孩子就轉學。于是,當著家長的面,陶仙法請方柏生提出要求,保證給予解決。
那一刻,方柏生感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還有什么比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厚愛更珍貴呢?方柏生沒有提任何要求,留了下來。事后,為了不讓方柏生為難,陶仙法親自前往寧波,向對方學校說明,書生中學很需要方柏生,請他們諒解?!艾F在書生中學的待遇好起來了,我也買了房子?!狈桨厣嬖V記者,“關鍵是,這里的領導用人格魅力感染著我?!蹦壳?,盡管教師們的社會保障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大家都對學校的發(fā)展充滿信心。
事實證明,選擇陶仙法為書生中學常務副校長,的確是明智之舉。他不僅一步步地把學校帶向新的高度,而且使魏書生教育思想在這片新的試驗田里,越來越有生命力。
堅持
翻開書生中學的工作筆記,扉頁上印著這樣8個大字——“樂真、樂善、樂學、樂恒”。這是魏書生親自為書生中學制定的校訓。
“追真、向善、求美是人類永恒的主題。真正意義的學習,也正是追求真善美的過程?!?個字中,蘊含著魏書生多年來一以貫之的教育理想,但他更強調一個“恒”字?!皩W習真善美,一時一事,一朝一夕,人人皆可為之,難就難在持之以恒。”
走進書生中學,隨處能看到帶有魏書生特色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在教室里,黑板的一角是“每日格言"。每天的值日生必須在黑板上寫一句勵志名言,同時發(fā)表五分鐘的演說;闡釋名言的含義。這樣看似平常的安排,卻像點亮心靈的明燈,讓德育滲透在日常生活中。
在教室的最后是班主任的辦公桌,學校不再為班主任另設辦公室。每天從晨讀到晚自修,班主任都和學生們在一起。任課老師上課時,班主任就在后面?zhèn)湔n或批改作業(yè)。“一開始很難受,就像后背上有個東西似的。”高二年級學生王亞曉笑著說,“但慢慢就習慣了,感覺老師像朋友一樣。現在即使班主任不在,我們也會很安靜地學習。"
班主任坐班制,也是繼承了魏書生在盤錦實驗中學的做法。通過深入了解學生和任課教師的教學,班主任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的成長。
這些做法被統(tǒng)稱為“2.10”工程,如今已成為書生中學德育工作中的一項特色?!斑@是魏老師提出的,他從學生素質發(fā)展的需要出發(fā),將自己那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加以歸納,作為教育教學中的常規(guī)要求?!背醵昙壈嘀魅梧囍緞偨榻B說。
在“2.10”工程中,讓學生們終身難忘的,是被稱為“道德長跑”的一項活動——寫命題日記。寫日記是魏書生堅持幾十年的好習慣,已經寫了七十多本。他對這項活動也特別重視,每學期開學前都親自為學生們擬訂出一百多道命題日記參考題。
記者隨手打開一本學生的日記,前面是魏書生布置的題目,其中有記事的,像“集體吃飯"、“寢室是我家”;有議論的,像“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少怨氣,多千活";有抒情的,像“我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書生中學老師好”……看著這些生動有趣的題目,記者漸漸明白了“道德長跑”的深意。它不僅教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把道德的種子無聲地播種在學生的心田里,更不難想象,教師們讀著學生的日記,心里又會激起怎樣的情感共鳴。
“高中三年,我寫了不下二十萬字的日記?!笔赀^去了,書生中學首屆畢業(yè)生沈丹仍珍藏著當年的日記本。憑著學校的習慣培養(yǎng),如今的她成為廣播電臺的文字記者。
沈丹至今難忘,高二的時候,老師曾以“母親"為題,讓學生們從不同題材和角度,反復練筆。“每天都寫這一個題目,很快就江郎才盡了?!睂W生們很苦惱,老師卻不急不躁,只是在大家寫不下去時稍加點撥。慢慢地,學生們的思路打開了。反復寫作的過程,也是觀察、接觸、理解母親的過程。學生們的筆觸慢慢有了感情,他們發(fā)現,母親身上原來有那么多動人的細節(jié)。
在那兩個月時間里,沈丹一共寫了七十多篇內容、風格各不相同的《母親》,這讓她自己都難以置信?!拔夷軌蚋杏X到,自己在逐漸變得成熟起來,跟媽媽的關系也更加融洽了。”這時候,她和同學們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
這樣的教育,從形式到內容,都鮮明地體現出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特點。在管理上,魏書生提倡“民主、科學";在學習上,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作為書生中學的校長,魏書生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管理細節(jié),把這樣的思想貫注到學校生活中去?!拔覀兠繉W期要做幾件大事都是確定的,各項活動的時間也堅持不變?!毙煺桓毙iL告訴記者,“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深、做細、做精。'”
如今已是清華大學學生的陸天天,在初一年級的命題日記《魏老師,我想您》中寫道:
“我們學校的名字叫書生中學,校長是全國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但是我們卻很少見到自己的魏校長,自從上個學期的開學典禮上見過一次面,直到現在都沒有再見過他,我們可真想自己的校長?!?/p>
的確,身為盤錦市教育局局長,魏書生每周5天在教育局上班,即便是周末,他還經常被邀請到各地講學、參加社會活動。因此,除了直接到學校去的有限時間外,他對學校的管理主要是通過“遙控”?!拔液臀豪蠋熋繉W期至少要通五六次電話,碰到重大事情,都會及時向他匯報。”陶仙法說。
怎樣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呢?一方面,魏書生對陶仙法等幾位副校長給予充分信任;另一方面,他更注重通過定程序、定計劃、定制度,讓學校管理規(guī)范化。實際上,從最初做班主任開始,魏書生始終在探索著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徑,努力發(fā)揮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十年來,遵照“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書生中學通過制度化建設,把可操作性的事情變成行為規(guī)范,先后出臺了一百八十多項規(guī)章制度,結集出版了厚厚的一本《書生中學管理》,努力創(chuàng)造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按時做”的管理境界。
漸進
聽過魏書生報告的人,都會對他有滋有味、從容自在地面對工作和人生的態(tài)度,由衷地心向往之。書生中學的教師大都是帶著十分的崇敬,懷著像魏書生那樣教書育人的理想而來。
每一年在新教師報到時,學校總要專門拿出半個月時間,讓他們學習魏書生的教育著作,觀看魏書生的教育教學錄像,讓他們盡快融入學校文化中。不僅如此,學校領導更加注重學習,每個月都會組織學習魏書生的文章或講話。“有一些報告雖然反復聽過多次,但還是聽不厭,每次都有新收獲?!辈贪鄞焊睍浻芍缘卣f。
然而,學習完魏書生,帶著理想的熱望回到教育實踐中,總會有人很困惑?!拔豪蠋煹慕逃虒W思想,初看之下仿佛很容易,可就是學不到手?!苯炭剖抑魅五X先武的說法很有代表性,“很多人也照著他的方法去做,但做到中途,發(fā)現效果不好,慢慢又回到老路上去了?!?/p>
“主要是心態(tài)浮躁,做不到一個‘恒'字?!痹涀哌^一段彎路的葉志強這樣認為,“只覺得那些方法容易做,沒有堅持下去?!?/p>
一開始,由于缺乏理解和辨析,大家只是對魏書生的方法進行簡單照搬或模仿。比如說,學生犯了錯誤,魏書生的方法是讓學生寫出一張說明書。碰到類似情況,一些老師也如法炮制??墒窃嚵艘院螅瑢W生照樣犯錯誤,這方法到了自己手上就不靈了。再比如,魏書生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大家也照著做,做了一段時間,發(fā)現課堂效果并不佳。
于是,家長們抱怨說:“處處學習魏書生,處處學得不一樣?!?/p>
為什么會不一樣呢?這樣的困惑引起了陶仙法的思考。從表象來看,大家沒有做到活學活用,忽視了教育的特殊性?!拔覐膩聿粫蠋焸冋f,某某事魏書生是怎么做的,你這么做就是錯的?!碧障煞ǖ脑捀裢饽腿藢の叮安⒎遣荒芙袑W生寫檢討,一定要稱為說明書,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崩^續(xù)深入分析下去,陶仙法有了更透辟的認識:“古人云,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魏老師的每一個做法,都有一個‘蓄勢的過程。如果一味照搬,肯定會失敗。必須走到魏老師那些做法的背后,知道是什么理念支撐著他。'
學習魏書生,重在理念,而非方法。魏書生曾啟示大家:“學生的心靈深處就是你們的居所?!毖刂@樣的思路,書生中學明確提出,把教師要學生做的事,變成學生喜歡做的事。
當教師們跳出簡單模仿的樊籬,嘗試著從精神上理解魏書生,他們的教育教學也逐漸有了創(chuàng)造性,有了愛的色彩。
“在書生中學,我最大的變化就是學會在課堂上‘偷懶'。凡是能讓學生講的,我盡量不講;能讓學生做的,我盡量不做。”年輕的英語教師李薛平從魏書生那里找到了變革的靈感。每次一見魏書生,他總要請教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方法。
怎樣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李薛平想要解決的問題。他把問題變成研究課題,寫出了《英語課堂教學的“空白美”》的論文?!斑^去我總嫌45分鐘太短,知識點講不完,現在我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p>
學生們很喜歡上李薛平的課,因為課堂上充滿了樂趣。李薛平經常會拋開課本,從廣告、電器說明書、網絡講起,引導學生尋找身邊的英語學習資源。他還會突發(fā)奇想,用語文的歸納法解英語選擇題,用物理中的參照物概念來判定英語時態(tài),用化學的還原法來理解定語從句,由此讓學生知道,匆識是融會貫通的。“這樣的課堂看似輕松,實際上要求教師在課外下更大的功夫,有更充分的準備。”李薛平在切身實踐中慢慢接近魏書生教學思想的精髓。
而在陶仙法看來,在精神上接近魏書生的過程,也是做人的修養(yǎng)不斷提高的過程。教育的成功,首先取決于教師的人格力量。
“把孩子放在書生中學我很放心,教師不會為升學率而忽視問題學生。”初二年級學生林清揚的媽媽滿懷感激地說。因為工作忙,媽媽常常無暇照顧孩子,她希望學校能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就在這個寒假,媽媽驚奇地發(fā)現,一向調皮好動的孩子變得愛學習了,幾天工夫就做完一本練習題。孩子說,這是老師送給他的“禮物”。
這是怎么回事?原來,針對學生的特點,有經驗的班主任王珍芬為他制定了學習目標,并私下約定:“達到目標,你可以提一個合理要求作為獎勵。達不到也有獎,但獎品由老師決定?!边@樣有趣的教育吸引了林清揚,讓他覺得像打游戲一樣。第一次,林清揚做到了,如愿得到了他想要的圖書,他的勁頭也更高了。第二次,他只差一點沒有達到目標,感覺很遺憾。結果,他得到的獎品就是王老師為他買的英語練習題。“我曾花幾千元讓孩子參加英語補習班,毫無效果,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辦法,就把孩子的興趣調動起來了?!眿寢屧隗@喜之余,也對老師的教育智慧費嘆不已。
“做人的教育,必須從行為習慣抓起?!蓖跽浞艺嬲\地說,“能讓學生的人生發(fā)生一些改變,是做教師的榮幸?!?/p>
升華
在書生中學的廣場上,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樹,是從深山里移植過來的,經過修剪的樹千上剛長出嫩芽?!八呀洺苫盍?,它的樹冠每年都會向外伸展,若干年后將覆蓋整個廣場。”陶仙法高興地說。
十年來,魏書生教育思想也正像這棵大樹,從遙遠的北方被移植到這片沿海的土壤里。它能否在這里生根、發(fā)芽,蓬勃生長?一直是很多人的疑問。在跟魏書生的接觸中,在不斷深入的了解中,在共同為學校的發(fā)展而思慮的過程中,陶仙法和教師們都在尋求著答案。
“實際上,魏老師很少直接告訴我們某件事該怎么做,也很少提出批評,總是通過引導,讓我們自己去感悟和思考?!备簳鷱慕煌焦彩拢障煞▽Υ烁杏|頗深。而讓他受益匪淺的,常常是魏書生不經意流露出的一些細節(jié)。每次到學校來,魏書生都在學校食堂就餐,而且堅持親自去買。盛在餐盤里的飯菜,他總是一點不剩地吃干凈。學校為他報銷的差旅費,哪怕多出幾元錢,魏書生都要一一退回。
“記得第一次見魏老師時,我請他簽字。他蹲下身,趴在床頭,一筆一畫地寫給我?!辈贪鄞阂餐涣诉@讓他感動的一幕。
因此,在被魏書生的教育思想吸引的同時,從這些點滴小事中,他們感覺到的是魏書生人格的力量?!拔覀儗W習魏書生,不是每件事都要亦步亦趨,而是要像他一樣,把人格的修養(yǎng)作為追求的目標。”身處市場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城市,陶仙法尤其看重這樣的價值,“臺州有錢的人很多。一開始,人們認為有錢就是幸福。慢慢地,大家認識到,除了錢以外,還應該追求人格的提升。從這一點來說,學習魏書生,沒有盤錦和臺州的區(qū)別?!?/p>
十年來,書生中學在不斷地向前發(fā)展,教師們對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理解也在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在這樣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中,陶仙法有了新的感悟:“魏書生是靠自學成才走向成功的。在學習化社會的背景下,每個人不論什么起點,要學習魏書生,不是學習他的點滴經驗和方法,而是學習他不斷鉆研、執(zhí)著學習的精神?!?/p>
用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向題,這也是魏書生的方法。魏書生曾說過,書生中學招聘教師,要看重那些農村出身、畢業(yè)于重點高中的教師。這樣的教師,多半既能吃苦,又很聰明。
作為書生中學常務副校長,陶仙法由此得到啟示,他也沒有把魏書生的教育思想看作一種靜態(tài)的、一成不變的理論,而是從中發(fā)現了生長的力量,把它和諧地融入學校的發(fā)展。面對學校之間激烈的競爭,陶仙法提出,必須注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把每個人都培養(yǎng)成優(yōu)秀教師。
基于這樣的指導思想,幾年來,學校以班主任隊伍建設為切入點,使班主任培訓常規(guī)化。學校不僅每個月都要組織班主任學習,而且制訂了科學而詳細的學習計劃,從班主任通識培訓,到班主任提高班、班主任研究班,循序漸進地引領教師成長。
“魏書生是要教我們追求成功的?!碧障煞ǔ3<罱處?,“學習魏書生,就是把做人當作追求目標;學習魏書生,就是把事業(yè)的成功感當作追求目標;學習魏書生,就是把自學成才當作追求目標?!?/p>
從魏書生身上,從幾年來的辦學實踐中,陶仙法逐漸堅定了一個信念:“學校的發(fā)展,從表面上看是生源和教育教學質量的競爭,但根本上卻取決于師生的進步率,取決于人才素質的提高速度?!?/p>
回顧十年風雨兼程,陶仙法意味深長地說:“書生中學的成長說明,辦學如同登山,面對險阻,兩點之間以曲線為好。只要是在不斷上升,哪怕只有零點一度的坡度,最終總會攀上事業(yè)的頂峰!"
十年來,書生中學用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各方的支持和信賴。臺州市市委副書記周國輝到學校檢查工作后,由衷費嘆道,書生中學的做法可看,可信,可學。2006年,學校原計劃初中招8個班、高中招6個班,但實際報名人數卻超出一倍多,最后只得調整計劃,擴大招生。
生活在這所校園里,教師們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境界都在一天天地發(fā)生著變化。“因為心很靜,校園里開一朵花你都能注意到?!币晃唤處煂τ浾哒f。
新學期的第一次升旗儀式上,應學校領導邀請,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在書生中學采訪的本刊記者任小艾老師,帶著采訪中的收獲與感動,深情地寄語全校師生:“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懂得珍惜;一個珍惜人生的人,才會明白幸福的含義;一個感到幸福的人,才會感到快樂。在書生中學工作的老師是幸福的,因為你們有追求的高標,快樂地工作著;在書生中學學習的學生也是幸福的,因為你們有充實的生活,快樂地學習……
微風吹過,鮮艷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記者欣喜地發(fā)現,在書生中學又一個充滿希望的春天已經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