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倡導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以此呼喚老師們結(jié)合教學實際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于是,為了體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從教材的面前爬起來后的主人公角色。很多教師大量利用教材以外的資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小學英語教材上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一體化的優(yōu)質(zhì)教學資源,其中包括教材中那些專門為文本設計、并與文本十分吻合的圖片和小詩等教學資源。我認為,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英語教材資源,加重了英語教師自身的備課負擔,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孩子們在課外溫習英語的難度,英語教學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因此。要切實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首先要加強對英語教材資源本身的充分利用。
一、對教材圖片資源的充分利用
小學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其中相當多的圖片為中國孩子們的學習英語提供了寶貴的場景。但是。有些老師對教材上的圖片資源視而不見,總喜歡想方設法去找一些課外的圖片資源替代那些與教學內(nèi)容十分吻合的教材資源。關鍵的問題在于,有時我們教材上已經(jīng)提供了非常貼切的圖片資源,我們不少老師卻熟視無睹。非得挖空心思去網(wǎng)絡等地方尋找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不是十分貼切的圖片資源。以求得一個所謂的“效果”,這個所謂的“效果”不過就是讓孩子們看著新鮮而已,有時,過分“新鮮”的東西也會減弱孩子們對學習內(nèi)容的關注。
眾所周知,小學英語課本教學資源由很多經(jīng)驗豐富的資深英語教學專家通過反復深入的研究和論證才設計出來,一般都要比外面沒有通過加工過的資源與文本內(nèi)容更為吻合,運用好這些教材資源能幫助孩子們更為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因此,我們在為孩子們的英語學習尋找相關圖片資源的時候,不妨先看看教材,看看教材上是否有合適的圖片可以用。在對它們充分利用的基礎上,再考慮引用教材外圖片資源來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并為他們進行商質(zhì)量的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這樣,不僅便于孩子們課外進行有效地復習,老師們的工作量也可以避免無謂的加重。
以牛津小學英語5A《Unit4 Halloween》中A部分“Read and say”為例。教材在第30頁和第31頁上分別提供了兩幅相關插圖。但是,從聽課中反映出來。大多數(shù)教師在教學這篇對話時,忽略了這兩幅能充分體現(xiàn)文本教學內(nèi)容的插圖,而另外搜索了一些有關萬圣節(jié)的視頻文件或者相關的圖片等教學資源,但因為這些來自網(wǎng)絡的資源顯然與本課教學內(nèi)容不甚吻合,因此,在課堂上浪費了不少寶貴的教學時間,教學效果還并不好。
筆者認為,在學習這篇文本的時候,文本中的插圖可以成為首要的選擇。我們不妨先運用在第30頁上的那幅課文插圖,引導學生進行讀圖,再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呈現(xiàn)文本第一部分中的語言知識,如:chocolate,vase,masks,lanterns,pumpkin。tomorrow,Halloween等詞匯和主要句型結(jié)構(gòu);然后運用同樣的方式,根據(jù)第31頁提供的課文插圖引導孩子們進行看圖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呈現(xiàn)文本第二部分中的一些語言知識,如:else,change,chicken。duck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們對相關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當孩子們在課外進行單獨復習的時候,一種熟悉的感覺會使他們更容易進入復習狀態(tài)。熟悉了,難度也就低了;復習的難度低了,興趣也就產(chǎn)生了;有興趣了,效果也就不愁了。
假如我們能夠經(jīng)常心懷這樣一種“本色”的心態(tài)對待教材插圖等普通的教材圖片資源,那么,我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效果,往往會從那些教材圖片資源里開始萌芽!
二、對教材小詩資源的充分利用
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小詩是一項比較活潑的學習內(nèi)容。小詩的內(nèi)容、形式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對小詩的學習是對本單元語言學習的一個依托、延伸和促進,它們能使老師們所創(chuàng)設的語境更為真實,可以避免反復操練所帶來的乏味。教學活動會因此而更加生動。但是,有些老師在處理教材的時候。因為小詩之類的學習內(nèi)容看起來與考試關系不大。于是對這些不直接觸及考試的學習內(nèi)容忽略了,即便教學生讀讀這些內(nèi)容,也是輕描淡寫,未及孩子們真正理解和掌握就輕輕滑過。
假如我們能夠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整個單元的所有內(nèi)容進行通盤考慮,將那些看起來與考試并無直接關系的小詩歌等教學內(nèi)容有機地嵌入到前面的詞匯等內(nèi)容的學習之中。那么,不但能使相關詞匯等教學內(nèi)容的語境更加具體、明朗;同時,被嵌入小詩中的詞匯等語言知識也容易為孩子們在生動活潑的語言學習活動中所接受并內(nèi)化,這樣,整個單元的語言學習才有可能形成一個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的“獨聯(lián)體”,這對幫助學生圍繞單元話題構(gòu)建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體系是很重要的一個舉措,也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比較具體的教學行為方式之一。
以牛津小學英語(江蘇版)3B《Unitl 1 A good idea》為例,在本單元“E:Fun House\"部分,教材提供了一首標題為“Erqoy the day!”的小詩,如下:
假如我們將這首小詩歌有機地嵌入第一課時B、C部分的教學中,那么本單元的詞匯和句型教學要生動活潑得多。效果也會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可以將B部分中表示運動名稱的英語單詞分成夏季運動名稱、冬季運動名稱和四季運動名稱3個部分。按一般人的運動情況。我們可以將“swimming,fishing”暫時列入夏季運動項目,將“skating,skiing'’暫時列入冬季運動項目,將\"rowing,climbing,running,jogng”列入四季運動項目。
然后,通過分別創(chuàng)設兩個不同季節(jié)的畫面情景。呈現(xiàn)相關運動項目的英語單詞。
1.創(chuàng)設一個表示夏天的場景。然后呈現(xiàn)并操練表示夏季運動項目的詞匯,再結(jié)合句型操練,適時嵌入小詩的第一節(jié):Swimming fishing snlnrner day!
然后,運用可以在夏季進行的其他運動項目的英語詞匯進行替換訓練,讓孩子們在朗朗上口又趣味濃郁的小詩吟誦活動中發(fā)展初步的語言能力和英語學習的興趣。
2.創(chuàng)設一個表示冬季的場景,然后呈現(xiàn)并操練表示冬季運動項目的詞匯,再結(jié)合句型操練,適時嵌入小詩的第二節(jié):Skating skiing winter day!
然后,運用可以在冬季進行的運動項目的其他英語詞匯進行替換訓練。
3.轉(zhuǎn)入小詩的第三部分,呈現(xiàn)每天可以進行的運動項目的英語名稱,如:rowing,climbing,jogging,running等。
于是,小詩第三節(jié)的內(nèi)容隨著老師的手勢引領在孩子們的口中快樂流淌,那些作為重點學習內(nèi)容的、表示每天都可以進行的運動項目的英語單詞的突破就不攻自破了。
假如我們能夠心懷“融合”的教學之心態(tài)對待“小詩”等不起眼的教材資源,那么,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效果,往往會從那些小詩中涓涓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