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許多中學每年都舉行一些頗具特色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客觀地講,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既能對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一次較為全面的督促與檢查,同時也為新分配和新調(diào)進的年輕教師提供一個向?qū)W校領導和同事們展示自我的平臺。對年輕教師而言,每一次精心的課堂準備都是一次教學基本功的磨煉與優(yōu)化,每一次的公開課都是一次膽量與才華的展示與提升。對資格稍深的教師來說,每一次的聽課與評課都是一次難得的向年輕教師學習的機會,有利于資深教師不斷地吸收新知識,對自己進行“充電”和“再教育”。每年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同時還為學??疾臁⑦x擇和培養(yǎng)青年教師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jù),一批又一批的年輕教師就是這樣像雨后春筍般地脫穎而出的。某位重點中學的校長對此恰如其分地評價說:“(這些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獲獎者)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在學校,甚至在地區(qū)‘小有名氣’了。”從學校的層面上講,它有力地推動了全校范圍的聽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推進課堂教學的研究與探討,對全校的教學將會起著無形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充分肯定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積極作用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
一、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堪憂的現(xiàn)狀
1.論資排輩,難越雷池半步 在教育系統(tǒng),大家都知道“先入山門為師”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凡搶在自己前面進入該工作單位的,一律統(tǒng)稱為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經(jīng)常見到年紀稍長些的老師上示范課,年紀輕些的、工作晚些的老師搬張凳子坐到教室后面“學習”,學習老教師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這就是有的學校所謂的“青藍工程”。這種現(xiàn)象的確能夠催化成熟,有利于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但冷靜地分析,在這頗有成效的“師徒關系”下,不也扼殺了青年教師的個性的張揚,滋長了青年教師的“奴性”的形成,進而慢慢形成一種論資排輩的思想么?試想,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年輕教師什么都不敢多言多語,因此,在大家都十分在乎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參賽問題上,會有誰去和比自己年長的老師去爭這個機會呢?所以仔細觀察各學校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參賽教師的年齡結構,不難看出這種論資排輩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
2.集體創(chuàng)作,難見個性教學 由于在中學里舉行的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通常是以教研組為單位參加的,所以各教研組對此都十分重視。在經(jīng)過“走過場”的初賽之后,確定出本場表演的“主角”,如何“磨課”就成了教研組的重頭戲。在確定了參賽選手之后,教研組的組長通常會集中本組的一些資深教師對參加決賽的教師展開大剖析,分析長處,找出不足,探求在決賽中如何揚長避短,力求決勝大賽的方法。當決賽的課題拿到手時,那是最為緊張的時刻。有的參賽選手主動出擊,邀請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幫助備課;有的教研組長關懷備至,主動牽頭,發(fā)揮群眾的力量,集體備課等等。結果是課備好了,但參賽教師教學的個性也同時被抹殺了。
3.準備充分,缺乏自然進程由于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是由學校組織的,在決定了課題的同時基本就確定了上課所在的班級。由于教育理論提倡教師在上課時應該既要熟悉教學內(nèi)容,也要熟悉教學對象,所以許多教師就在上決賽課之前先去熟悉學生。他們往往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聯(lián)系該班級的班主任,摸清班里面的活躍分子,弄明單科成績杰出的優(yōu)等生,為決賽上公開課做好前奏工作,這盡管不值得推廣,但也無可厚非。另一種做法是具體聯(lián)系學生。有些老師直接走進教室,跟學生講清自己的教學思路,告訴學生自己第二天要提問的問題及相應的答案,公布要討論的話題。有的教師甚至指定問題的回答者去準備第二天的精彩發(fā)言。正是由于有了這么多的精心準備,所以在決賽的課堂上,老師能夠表演得淋漓盡致,每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時,同學們根本不需要任何時間來思考,恨不得都搶著舉手回答。
4.手段單一,過于依賴課件現(xiàn)代化的課件的確能夠有聲有色地展示出老師想講授的知識內(nèi)容,而且容量大、速度快、動感強,能夠深深吸引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一直看好的板書被課件完全取代了,取而代之的是課前預先程式化了的電子幻燈片。
二、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應采取的策略
1.打破傳統(tǒng)習俗,唯一才是論對全校年輕教師而言教學基本功大賽可以說是:既想愛它,可又不容易。對年輕教師,尤其是女教師而言,生活中諸如戀愛、成家和子女等現(xiàn)實問題迫使他們(尤其是她們)更希望能夠在工作上早日成熟,盡快適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針對這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勢,學校需要把握“公平、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本著對學校、對事業(yè)和對教師本人負責的態(tài)度,“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而且還要不拘一格地大膽選拔優(yōu)秀的青年教師參加各種教學基本功大賽。在決定決賽選手的問題上,需要十分慎重。應該選拔正直的教師專門成立各級評委會,按照預賽選手的課時安排調(diào)課,為評課的公平公正作好前提準備。另外,還應該要求同年級的任課教師在不影響課務的情況下參與聽課學習。評委會要從教師的語言基本功、課堂教學的組織、教材的駕馭、課堂氣氛的把握、教學效果和該教師的近期的發(fā)展?jié)摿Φ确矫孢M行分析與匯總,確定出參賽選手。對于未能參加決賽的選手,更要適當?shù)貑为毥涣?,指出不足,提出下一階段的發(fā)展希望,并定期進行回訪,以期進步。
2.百花齊放,鼓勵個性張揚在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的備課問題上,為了更能檢測年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悟性和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應該大膽鼓勵“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老教師在適度指導的過程中應該大膽放手,讓年輕教師自己蹣跚學步。這樣在公開課上才能看到許多喜人的方面??上攵?,有的年輕教師教學基本功很好,語言表達能力極強,而且語言也頗具個性,有的風趣幽默,有的熱情開朗,有的機警靈活,有的理性深沉,很能夠吸引學生,為什么一定要用老教師的一板一眼的條條框框來限死他們呢?再次,在課題的思路問題上,完全可以采納青年教師的新思維進行嘗試,畢竟他們還年輕,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中學生的思維模式要接近些。
3.容許失敗,鼓勵自然進展許多青年教師在參加大賽時都有著沉重的思想包袱,害怕失敗,害怕暴露缺點。其實,只要是自己努力了,失敗沒有什么可怕的,跌倒了可以爬起來的。課堂教學不自然的害處很多,一是不利于教師的成長,因為在不自然的過程中很難暴露出平時常犯的教學常規(guī)的不規(guī)范及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不足,不能夠讓評委們幫助指正。再次,教學過程的不自然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損壞教師的形象。其實,當教師在走進教室跟學生們談自己的課程設計時就有學生不屑一顧了,更不要說老師懇請學生幫忙“造假”了。教學過程中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不完整是正常的。試問,假如學生們都能正確完整地回答老師的問題,那不說明了老師所提的問題太簡單了么?那種不自然的完美就是一個更大的問題:課堂缺乏挑戰(zhàn)性,不能啟發(fā)學生思維。
4.多頭并舉,科學看待課件在課件的使用問題上,需要提倡,但不宜強制規(guī)定。課件也是有它自身的缺點的,使用中畢竟它的靈活性和生成性不夠。再次,老師在課堂上使用課件展示內(nèi)容較多的材料時效果并不見得比印刷的材料好,因為在隨著知識日漸豐富的同時,同學們的視力都在慢慢下降了。另外,課件的制作對老師而言也十分耗時。為什么可以用錄音機放磁帶聽力的時候偏偏要把磁帶上的內(nèi)容再復制到電腦上去呢?不必要的課件完全可以省去,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做些有價值的思考則更會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姜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