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天生就是詩人,不知哪位哲人這樣說。
初秋的陽光透過窗欞灑滿了整個教室?!巴\囎鴲蹢髁滞恚~紅于二月花?!闭驹谥v臺前,我和孩子們齊誦著這古老的詩句,感到分外溫暖、愜意。
“停車坐愛楓林晚,寫山行的詩人走著走著忽然停下了車,他為什么停車不行了呢?是因為……”我努力將詩中的每個詞語都講得明向透徹。今天,孩子們顯得格外專心,并且似乎還在思索著什么。
“老師,這句詩是不是還可以有更加美好的理解?”突然,座位上高高地舉起一只小手,“這一帶美麗的楓林晚景把作者給吸引住了。美麗的小楓葉在陽光的照射下,一片紅艷艷的,比春天二月的鮮花還要紅。詩人就是因為喜愛這一帶的楓林美景,所以他才停下車不走了?!?/p>
“我倒覺得,二月春花鮮紅鮮紅的,逗人喜愛,可是‘霜葉’卻不同,楓葉能夠耐得住深秋的寒霜,紅得更可愛?!?/p>
“仔細一聞,還有一絲幽香哩?!币粋€調(diào)皮的男孩子說著,鼻子還使勁地嗅了嗅。
“霜葉紅于二月花”多么詩意,多么靈動,多么誘人!孩子們的眸子在發(fā)光,我也似乎聞到了楓葉的芬芳,似乎瞧見了火紅的景象。這一切,都是孩子們給予的!我猛地明白,此時此刻——不,從現(xiàn)在起,這個課堂應(yīng)該屬于他們!
總擔心孩子們幼稚、粗淺與偏頗,于是,便習慣于“告訴”。終于,不知什么時候開始,隱隱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少了生動的思想,猶如一朵朵即將壓干的花苞。
我不知道,其實孩子們心里本就棲居著詩意,撲棱著詩情。他們傾聽花開的聲音,描繪生命的綠色小河,歡呼冰雪融化的春天——他們天生就是詩人!教育的真諦是促使孩子們在智慧和感情兩方面深層積淀。水原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師者職能不就是蕩水、擊石,去努力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詩意,去奏響他們心中詩的琴弦嗎?在他們心中還有“會飛的地毯”、“長滿各種水果的大樹”、“阻止偷獵者的神奇藥水”……
我設(shè)想,如果每一天,每一課,我和孩子們都進行著詩意的旅程:詩的情愫滋潤我們,詩的音韻生動我們,詩的張力拓展我們……這樣,每個學生都會像萬花筒一樣蘊藏著無限的美麗,在輕輕地一拍一轉(zhuǎn)中,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每個學生都是那樣可愛,那樣精彩!
(作者單位:新疆奎屯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