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原本是法國南部一座普通的小城,可就是這座只有7萬人口的城市,卻因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電影節(jié)而蜚聲世界。電影節(jié)期間,影星薈萃,佳片如潮,電影招貼畫和廣告鋪天蓋地,全世界電影人在這里出盡風頭,使戛納成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影城。
戛納,這個名字怎么聽都覺得美麗而動聽,讓人很想慕名去看看究竟。陽春三月,我們沿著地中?!八{色海岸”,從摩納哥經(jīng)尼斯來到了戛納。
初到戛納,方才得知,這座“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城如此出名,還得力于拿破侖的足跡。1815年,拿破侖從厄爾巴島流放地逃回法國時就在這里登陸,準備就地招兵買馬,東山再起,一時間,戛納的知名度急速上升。
戛納是歐洲著名的度假勝地,風光秀麗優(yōu)雅。一道鑲嵌在地中海濱的銀色海灣,平靜而綿長;繁華的大街沿海灘東西伸展,車輛如梭,游人如織;港灣碼頭游艇出沒,船桅林立;海濱大道寬闊整潔,一邊是一望無際的蔚藍色海洋,一邊是雅致的酒店建筑和多姿多彩的別墅群;海濱道旁,一排排高大翠綠的棕櫚樹隨風搖曳,展現(xiàn)著城市的朝氣;棕櫚樹下,小型游樂場洋溢著歡歌笑語,環(huán)保型游覽車滿載著欣喜和驚奇,推童車的婦女、滑冰的少年、溜狗的女孩,一幅幅輕松、悠閑的畫面如膠片一般在眼前展映。
特殊的地中海氣候賦予了這片土地獨有的魅力,使戛納成為法國南部璀璨的陽光之城。早春的巴黎寒意未消,這里卻是和煦的陽光普照。我沐浴著暖和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盡情感受戛納之春的明媚和溫柔。徜徉地中海海濱,看見各國國旗組成的旗隊迎風飄揚,仿佛在向我們招手,一眼看到排列首位的五星紅旗,倍感親切。
在戛納500米長的海岸上,坐落著電影節(jié)宮建筑群。作為國際電影節(jié)的主會場,它沒有古建筑的典雅豪華,更多顯現(xiàn)的是簡潔明朗、優(yōu)雅大方的現(xiàn)代風格。在電影節(jié)宮外面的水泥地上,嵌著一排橙紅色地磚,磚上鐫刻著一個個世界影壇名人的手掌印和簽名。建筑物四周是一方方綠色地帶,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棕櫚成林,開闊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站在電影節(jié)宮的臺階前,沒能進門,好在導游的講解還算精彩。電影節(jié)宮的外觀并不起眼,但其建筑設計和影視、聲光設備堪稱世界一流,宮內(nèi)主廳設有2 300個座位,另有15個大小不一的影視廳堂。每屆電影節(jié)的開幕式及頒獎典禮都在這里舉行,能有幸站在影廳內(nèi)的紅地毯上,接受掌聲的洗禮、鮮花的簇擁,接受影迷的熱捧、成百上千閃光燈的聚焦拍攝,這是電影人終生的追求和榮耀,紅地毯似乎已經(jīng)成為全球電影人“鯉魚躍龍門”的象征……
接觸戛納,我總算明白,挑選法國南部這樣一個精巧、雅致、迷人的小城舉辦國際電影節(jié)真是最佳的選擇。戛納電影節(jié)授予最佳影片“金棕櫚獎”,這分明蘊含著一種希望和憧憬,讓戛納美麗的棕櫚樹風光無限,愿“金棕櫚”給世界電影帶來無限風光。
的確,戛納人有著精明的商業(yè)頭腦,用時尚的話說,那就是具有“經(jīng)營城市”的策略和理念。他們搞電影展評,塑造品牌形象,又抓市場營銷,出售影片拷貝,同時以電影促旅游,招來數(shù)十萬人聚會戛納,取得社會、經(jīng)濟效益的雙贏。可以說,電影節(jié)既是一面使戛納聲名鵲起的旗幟,又是一棵使戛納財源茂盛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