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005年6月,我們使用國產平陽霉素治療瘢痕疙瘩患者35例,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35例瘢痕疙瘩患者,其中女23例,男12例,年齡15~72歲。胸部18例、腹部4例、頸部3例、肩部2例、四肢6例、耳垂2例。部分患者曾接受過手術、激光、硬化劑等方法治療,無明顯效果,甚至有些患者反而皮損擴大。
1.2治療方法:術前做血常規(guī)、胸透等檢查,結果正常者可接受治療。將平陽霉素由生理鹽水和2%利多卡因注射液稀釋,注射劑量根據(jù)病變部位、病理情況、病程長短及面積大小和患者年齡確定。一般每次注射劑量不超過8mg,最大劑量不超過16mg。病變面積小者可作一點扇形注射,面積大者可分點扇形注射,一般選用1ml注射器,皮試針頭和5號針頭。瘢痕深層每1ml含平陽霉素2mg,淺層1ml含平陽霉素1mg。一般注射至局部變白稍腫為佳,注藥后1~3天局部可起水皰、結痂,10~15天后痂皮脫落,間隔10~15天后重復注射,一般注射2~3次,本組最多注射治療5次。
2 療效判定標準和結果
2.1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痛癢癥狀消失,皮損全部變平,一年后不復發(fā);有效:痛癢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皮損有60%~70%變平,無復發(fā):無效:痛癢癥狀仍存在,皮損無變化甚至增大。
2.2結果:治療后隨訪1年。35例患者,治愈26例,有效9例,無效0,總有效率100%。
3 討論
瘢痕疙瘩臨床表現(xiàn)為病變呈斑塊狀、結節(jié)狀、不規(guī)則狀或向四周健全皮膚呈蟹足腫樣浸潤,病變部位高出皮面,高低不平,質硬韌。病理改變?yōu)檫^量膠原沉積在人體皮膚,結締組織過度增生,毛細血管持續(xù)擴張。臨床上患者表現(xiàn)疼痛、奇癢,個別患者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且暴露部位影響美觀,患者治療要求迫切。臨床治療方法較多,傳統(tǒng)的手術切除治療存在容易復發(fā)、皮損范圍增大等不足,冷凍、激光、硬化劑注射臨床報道效果不十分理想,停止治療后容易復發(fā)。
平陽霉素為一種抗腫瘤藥物,它能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L3),臨床上治療各種血管瘤,抑制瘢痕組織血液供應,使瘢痕組織壞死液化,另外平陽霉素還能抑制膠原合成酶的活性,使膠原沉積得以控制。臨床應用中我們發(fā)現(xiàn)治療后瘢痕疙瘩表面有水皰,局部組織液化、結痂,痂皮脫落后瘢痕變平,效果滿意。平陽霉素治療的優(yōu)點是無免疫抑制作用,一般累計治療劑量不超過50mg,遠遠達不到抗腫瘤治療的300mg劑量,故安全可靠。治療偶見發(fā)熱及惡心等副反應,對癥處理后一般短時間內即可消失。采用平陽霉素注射治療瘢痕疙瘩,操作簡單、效果較好,為一種較好的治療瘢痕疙瘩的方法,臨床可推廣應用。
編輯/李陽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