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牙胚發(fā)育不同時期串珠素(Perlecan)的分布與表達情況,探討其與牙胚發(fā)育的關系。方法:出生0天、1天、1周、2周的SD大鼠取下頜第一磨牙,行Perlecan免疫組化染色(SABC法),光鏡觀察其表達與分布情況。結果:Perlecan在大鼠各時間段牙胚均有陽性表達,但各時期的分布模式不同,出生后各時間段,成釉器中均為強陽性表達,而牙囊中Perlecan表達隨著牙胚發(fā)育而不斷增強,之后又隨著牙胚的成熟而下降。結論:Perlecan可能在牙胚的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關鍵詞]串珠素;牙囊;免疫組化;牙胚
[中圖分類號]R7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7)03-0305-02
牙齒的發(fā)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其間要經(jīng)過牙胚的發(fā)生、形態(tài)形成、特異細胞的分化、特異組織的形成和成熟、牙齒的萌出等過程。串珠素是細胞外基質中的主要蛋白聚糖之一,由核心蛋白和4條硫酸肝素(heperin sulfate,HS)側鏈組成,分子量約為700kD。其可以作為一種穩(wěn)定基質結構和細胞—基質相互作用的粘合劑,并能介導生長因子信號對細胞增殖和分化起作用。研究表明,串珠素基因在心血管和軟骨的發(fā)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牙齒組織工程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牙胚的發(fā)育機制已受到國內外眾多學科學者的關注。本文通過觀察Perlecan在牙胚發(fā)育不同時期的表達,為探討其在牙胚發(fā)育過程中的相關機制提供實驗理論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 標本來源:SD大鼠,一級,40只,出生0天、1天、1周、2周各10只,由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編號SCXK(軍)2002-005,雌雄各半。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Olympus顯微鏡,Perlecan單克隆抗體為大鼠IgG(美國CHEMICOM公司),兔抗大鼠IgG及SABC免疫組化試劑盒、DAB顯色劑(北京中山生物技術公司)。
1.3 實驗方法(標本制備):用10g/L戊巴比妥鈉(30mg/kg)腹腔麻醉后,分別把出生0天、1天、1周,2周各時間段大鼠的下頜第一磨牙連同下頜骨一起取下,在40g/L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h。用8mol/L甲酸和1mol/L甲酸鈉等量混合的脫鈣液中脫鈣1周,期間每天換一次脫鈣液。然后流水沖24h,常規(guī)脫水、透明、浸蠟包埋,石蠟切片機制作矢狀、4μm厚石蠟切片。
1.4 實驗步驟:將石蠟切片分別放在梯度酒精中脫蠟至水。新鮮配置的3%雙氧水室溫10min以滅活內源性酶。蒸餾水沖洗3次,每次2min。修復抗原:將切片侵入0.01ml,ph6.0的檸檬酸鹽緩沖液中,微波爐加熱,經(jīng)沸騰—冷卻—沸騰—冷卻這樣循環(huán)2次。蒸餾水沖洗3次,每次2min。滴加一抗大鼠IgO,4℃過夜。0.01MPBS洗3次,每次5min。滴加二抗(羊抗鼠IgG),室溫下放3h,0.01MPBS洗3次,每次5min。顯色。替代對照,免疫前的正常血清替代一抗,空白對照,PBS代替一抗。陽性染色為棕黃色。
2 結果
出生后0天,成釉器與牙乳頭間的基底膜、內釉和外釉上皮呈強陽性表達,牙囊組織有陽性信號,牙乳頭為弱陽性。出生1天,成釉器進一步發(fā)育,釉結節(jié)開始形成,釉結節(jié)上皮細胞、基底膜強陽性表達,外釉、內釉、牙囊、牙乳頭均有陽性表達。出生1周,內釉上皮細胞開始分化成成釉細胞,牙本質細胞尚未形成,內釉、外釉上皮強陽性表達,牙囊、牙乳頭呈陽性表達。出生后2周,釉基質、牙本質已形成,牙本質表面可見斑點狀的釉質形成,外釉上皮細胞、星網(wǎng)層已失去其獨立性,所形成的多層細胞層與成釉細胞緊密相連;牙釉質成強陽性表達,牙乳頭、外周上皮細胞層呈陽性表達;而上述陽性表達區(qū)主要分布在細胞周圍的基質中。
3 討論
perlecan作為一種穩(wěn)定基質結構和細胞一基質相互作用的粘合劑,并能介導生長因子信號對細胞增生和分化的作用。用重組蛋白方法證實了Perlecan功能區(qū)V上的HS側鏈帶有負電,通過其吸水性增加組織的容積,可以結合、釋放生長因子,使生長因子暫時失活,并在必要時恢復其活性,具有生長因子儲存庫的作用,并且是細胞粘附分子的重要配體。大量體外研究顯示perlecan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外基質蛋白在機體心血管和軟骨發(fā)育、血管生成與功能調控等多種生命過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其在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著廣泛的作用。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Perlecan不僅決定細胞形態(tài),還控制細胞的生長、分化、調節(jié)細胞受體及基因表達。在我們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出生后各時間組中牙胚中perlecan有程度不一的陽性表達,說明Perlecan在牙胚發(fā)育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對牙胚發(fā)育不僅是起著對牙胚中各種細胞的粘附、擴散及移行的作用,而且,影響著它們的生長與分化。
在牙胚發(fā)育過程中,上皮-間充質起著誘導和調控作用,調控著牙胚的發(fā)育和細胞分化,其作用是通過細胞間產(chǎn)生的信號分子作用來實現(xiàn)的。在牙胚發(fā)育過程中,成釉器和牙乳頭間存在一層基底膜,基底膜可對前成牙本質細胞器誘導作用,而細胞外基質成分作為一種分子信號控制著細胞的分化。本實驗中觀察到自出生0天起,牙囊、成釉細胞一直是強陽性表達,而基底膜一直呈陽性表達。因而推測Perlecan通過控制牙囊、牙本質細胞、成釉細胞的分化,來影響間充質細胞間的相互誘導作用,并通過基底膜成分的介導,從而參與成釉器、牙本質的分化與成熟。
Perlecan在發(fā)育中的必須作用目前尚不知道。但最新發(fā)現(xiàn)Perlecan可以結合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ibroblaast geowth factor,F(xiàn)GF)和生長因子結合蛋白。從而提示Perlecan在大鼠牙胚的發(fā)育過程中的作用,還可能與介導FGF等生長因子有關。
Perlecan作為一種重要的細胞外基質蛋白,與機體多種器官的發(fā)育密切相關。本實驗僅提供了Perlecan在牙胚的發(fā)育過程中的時空表達,說明其與牙胚的發(fā)育主要起這調節(jié)和介導作用,而Perlecan在牙胚發(fā)育過程中更詳細的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實驗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