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于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應用585nm可調長脈寬脈沖染料激光(LPDL)治療兒童血管性皮膚病共531例,取得了明顯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血管性皮膚病患兒共531例,其中男186例,女345例,年齡:出生后10天~14歲,平均年齡5,6個月,病程:10天~18年,平均為5個月。皮損主要發(fā)生在面部,其次為頸部、四肢和軀干。其中鮮紅斑痣46例,皮損面積為1.5cm2~60cm2,其中包括淡紅色22例,鮮紅色20例,紫紅色4例;草莓狀血管瘤386例,皮損面積為1cm2~45cm2痣樣毛細血管擴張48例,面積3cm2~90cm2;蜘蛛痣35例,化膿性肉芽腫16例。有既往治療史者33例,在其他醫(yī)院采用532nm激光或585nm不可調脈沖染料激光治療18例,治療次數(shù)1~5次,但療效均欠佳。
2 治療方法
2.1 設備及參數(shù):采用V-Star染料脈沖激光治療系統(tǒng)(美國Cynosune公司生產(chǎn)),波長585nm,脈寬0.5~40ms可調,能量密度5~14J/cm2,頻率0.5~1.0Hz,光斑直徑7mm、10mm。根據(jù)患兒年齡、皮損類型、面積、部位、顏色、血管粗細和激光照射瞬間皮膚的反應選擇合適的參數(shù)。
2.2 治療方法:每次治療前清潔皮膚并照相存檔。治療前一般不予皮膚麻醉,治療眼周皮損時,戴金屬眼罩。以激光照射瞬間皮損呈灰褐色,且數(shù)秒后變淺為合適的治療劑量。光斑間重疊<20%、皮損厚的局部重復1~2個光斑,術后局部冰敷10~15min,再外涂美寶濕潤燒傷膏3~5天,如有水皰,可適當延長外用藥物,避免搔抓,注意防曬。間隔治療時間4~6周,治療次數(shù)1~5次。
2.3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皮損消退,基本呈正常膚色;顯效:皮損減輕或消退>60%;有效:皮損減輕或消退30%~60%;無效:皮損減輕或消退≤30%。有效率以痊愈加顯效計。
3 結果
3.1 治療結果:531例患者經(jīng)過1~5次治療后,取得了明顯療效,具體治療結果及46例鮮紅斑痣療效影響因素分析見表1~2。
3.2 不良反應:術后患者會出現(xiàn)局部發(fā)紅和輕度腫脹,一般1~2天消退;部分患者術后出現(xiàn)暫時性紫癜和水皰,7~10天即可消退,有78例患兒出現(xiàn)輕度色素沉著,3~6個月內消退;皮膚輕度萎縮性瘢痕16例,均為明顯隆起性草莓狀血管瘤或化膿性肉芽腫治療后,可能與術前皮膚被瘤體過度擴伸有關,無增生性瘢痕。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7%。
4 討論
血管性皮膚病以往的治療方法很多,但大部分方法在治療皮損的同時也破壞到正常皮膚,造成瘢痕、色素沉著等副作用,尤其在治療鮮紅斑痣、痣樣毛細血管擴張性等脈管畸形時效果不理想。而585nm IPDL的出現(xiàn)是治療此類疾病的一個較好的方法,它具有靶色基血紅蛋白最佳吸收峰值的波長,利用其選擇性光熱吸收原理,由于其熱損傷時間低于皮膚的熱弛豫時間,故能有效地使血管萎縮或閉塞治療病變的同時不破壞正常皮膚。另外585nmIPDL其脈寬0.5~40ms可調,幾乎適用于各種血管性皮膚病變。
我們通過對531例多種類型的血管性皮膚病的治療,結果顯示了較好的療效。對于鮮紅斑痣,患者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顏色越淺,效果越好(淡紅色優(yōu)于鮮紅色、鮮紅色優(yōu)于紫紅色),面部優(yōu)于肢體;而草莓狀血管瘤位置淺、增生薄的皮損療效明顯。其療效均與其皮損處血管管徑和深淺有關。痣樣毛細血管擴張、蜘蛛痣和化膿性肉芽腫治愈率100%,是長脈寬治療的最佳適應證,根據(jù)血管的粗細調節(jié)脈寬,血管越粗、脈寬越寬。在熱弛豫時間內,脈寬越寬,血管壁均勻加熱時間越長,染料激光在氧合血紅蛋白吸入的同時對血管壁有一個均勻的熱凝固作用,避免了血管再通,其雙重作用機制更進一步加強治療效果。與文獻報道可調脈寬倍頻Nd:YAG 532nm激光療效比較,585nm LPDL總有效率(93.5%)較532nm激光明顯提高(67.6%),因為532nm波長的激光穿透皮膚的深度不夠,不足以封閉真皮層內的血管。
本治療方法不良反應極少,其發(fā)生率與國內呂蓉等報道的類似。但在治療中仍需嚴格掌握適應證、能量密度的合理選擇及良好的術后處理。有報道草莓狀血管瘤患兒3歲以后有自愈可能,因本文部分患兒仍在隨訪中,我們將進一步觀察。但建議對于頭面部影響美容或生長過快的病例則主張早期LPDL治療??傊?85nmLPDL是治療兒童血管性皮膚病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