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數學題除了常用的正面進攻的直接法以外,還有其他一些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在解題活動中能夠發(fā)揮方法溝通上的靈活性,即猶如神來一筆,不但提高解題的速度和效率,一些本以為沒辦法解決的問題興許還能起死回生。
一、選擇題(單選題):驗證法、排除法、特殊值法、圖示法、操作法、工具法。(工具法、操作法對已掌握的同學可用來檢驗,對基礎薄弱的同學提供了一個方法)
1.淘汰法,根據條件,綜合分析四個選項,將錯誤選項逐一淘汰,從而得到正確的選項。
[例1]若函數y=κ/x圖像在第一、三象限內,那么函數y=kx2+bx-2的圖像大致是( )。
A.拋物線開口向上,與y軸交于x軸下方
B.拋物線開口向上,與y軸交于x軸上方
C.拋物線開口向下,與y軸交于x軸下方
D.拋物線開口向下,與y軸交于x軸上方
分析:∵函數y=k/x的圖像在一、三象限,∴k>0。
∵y=kx2+bx-2的圖像開口向上,排除C、D。
又∴C=-2,拋物線與y軸交于z軸上方,
∴排除A,故選B。
2.特殊值法,將一般問題轉化為特殊問題解答,可按照題目的要求,恰當地選取適合已知條件的某些特殊值進行驗算,判斷選項的正誤,如給出一個二次函數的圖像與坐標軸相交的坐標,求二次函數中未知系數之間的關系,只要將符合題意的特殊值(可以是數字)代入題中即可輕松選擇。
[例2] 對任意實數m,關于x的方程(m2+1)x2+2mx+m2+4=0根的情況是( )。
A.有兩個不相等的正根
B.有兩個不相等的負根
C.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
D.沒有實數根
分析:判斷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應當用判別式,但△=(-2m)2-4(m2+1)(m2+4)不能明顯得到結論,所以由m為任意數,可以采用特殊值法,不妨取m=0,原方程化為x2+4=0,無實根,排除A、B、C,故選D。
[例3] 多項式a4-3a2+1因式分解后可得( )。
A.(a2+a+1)(a2-a+1)
B.(a2-a+1)(a2-a-1)
C.(a2+a+1)(a2-a-1)
D.(a2+a-1)(a2-a-1)
分析:取a=2,分別代入即可知選D。
[例4]若0
A.1/x2最大,x2最小
B.x最大,1/x最小
C.x2最大,1/x2最小
D.x最大,x2最小
[例5] 實數x,y,z滿足x+y=5,z2=xy+y-9,則x+2y+3z的值為( )。
A.6
B.7
C.8
D.9
[例6] 計算(-2)2n+1+2(-2)2n,其結果是( )。
A.22n+1 B.-22n+1 C.0 D.1
[例7] 任意兩個奇數的平方差必是( )。
A.3的倍數
B.5的倍數
C.8的倍數
D.以上都不對
3.驗證法,將供選擇的答案代人已知條件中檢驗,即可去偽存真,如平面鑲嵌問題,只要驗證同一頂點的正多邊形的內角和是否為三百六十度即可。
[例8]商店出售下列形狀的瓷磚:正三角形、梯形、矩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若只選購其中一種瓷磚密鋪地面,可供選擇的瓷磚共有( )種。
A.1
B.2
C.3
D.4
[例9] 函數y=(m-1)x-m-1是反比例函數,則m值為( )。
A.1 B.0 C.2 D.3
解:當m=1時,x的系數為0,所以排除A,
當m=0時,y=-1/x,所以選B。
[例10] 方程2x(x-3)=5(x-3)的根是( )。
A.x=5/2
B.x=3
C.x1=3,x2=5/2 D.x=-3
[例11] 在△ABC中,BC=14,AC=9,AB=13,其內切圓分別和BC、AC、AB切于點D、E、F,那么AF、BD、CE的長為( )。
A.AF=4,BD=9,CE=5
B.AF=4,BD=5,CE=9
C.AF=5,BD=4,CE=9
D.AF=9,BD=4,CE=5
分析:畫草圖(如圖1),因為AF=AE,BD—BF、CE—CD,將四個選項代入只有A項滿足,即AF+BF=AF+BD=13,BD+CD=BD+CE=14。
4.圖像法,按題意作出圖像,并通過分析圖像找出正確答案,多用于二次函數圖像和幾何圖形的判斷,這需要通過二次函數和幾何圖形的圖像特征和性質進行分析。
[例12] 不論x為何值,二次函數的值恒小于0的條件是( )。
A.a>0,△>0
B.a>0,△<0
C.a<0,△>0
D.a<0,△<0
分析:根據題意畫出草圖(如圖2),拋物線在x軸下方,即開口向下,與x軸無交點,選D。
[例13] 若a>0,6<0,a+6>0,則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a>-b>-a>b
B.a>-b>b>-a
C.一b>a>b>-a
D.-b>a>-a>b
分析:在數軸上先標出a與b的位置,再標出它們的相反數,可知選B。
5.工具法
[例14] 如圖3,有兩個正方形和一個等邊三角形,則圖中度數為30℃的角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分析:一般中考作圖都很精確(不過,如果原題圖形不精確,自己最好畫一個),可用量角器對銳角進行測量,選D。
[例15]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2,3)為圓心,3為半徑的圓與坐標軸的交點個數為(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2,3)為圓心,用圓規(guī)畫圓(如圖4),即可知圓與坐標軸的交點個數為3,選C。
6.操作法
[例16]如圖5,將一張正方形紙片經兩次對折,并剪出一個菱形小洞后展開鋪平,得到的圖形是( )。
分析:可動手折一折,剪出菱形,展開后看折痕,選D。
[例17] 把一個正方形三次對折后沿虛線剪下(如圖6),則所得圖形大致是( )。
分析:可動手折一折,觀察折痕,如果能允許撕開更直觀清楚。
[例18] 如圖7所示的矩形中,按虛線剪開后,既能拼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又能拼出三角形的圖形是
( )。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⑤
D.②
分析:此題難度比較大,要認真審題,常用直接法和分析驗證法。
[例19] 一副三角板,如圖8所示疊放在一起,則圖中∠a的度數是( )。
A.75℃
B.60℃
C.65℃
D.55℃
分析:(操作法與工具度量結合)可先用一副三角板擺放好,再用量角器度量,選A。
二、填空題:驗證法、操作法、工具法、特殊值法。
1.驗證法
[例20] 已知點P在第二象限,它的橫坐標與縱坐標的和為1,則點P的坐標是( )(寫出符合條件的一個即可)
分析:根據橫坐標與縱坐標的和為1,可先給出橫坐標一個數值,再湊出(或解出)相應的縱坐標的值,比如:橫坐標取1,列式1+0=1,P(1,0),如果是此類比較復雜的問題,可通過解方程求解。
[例21] 寫出一個以x=0.y=7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
分析:利用方程組的定義構造方程組。
先利用0、7列一組算式,比如:0+7=7,2×0-7=-7然后用0=x,7=y代換,得0+7=7,2×0-7=-7
2.操作法
[例22] 用兩個全等的三角形,最多可以拼成( )個不同的平行四邊形。
分析:可用兩個全等的含30℃角的三角板(允許的情況下可撕出兩個全等三角形)拼圖,答案為3
3.工具法
[例23] 如圖9,P是∠AOB的平分線上的一點,PC上OA于C,PD⊥OB于D,寫出圖中一組相等的線段(只需寫出一組即可)。
分析:可用刻度尺度量法,PD=PC。
4.特殊值法
[例24] 將一副三角板如圖10放置,則上下兩塊三角板面積A1:A2之比等于( )。
分析:“同底”三角形面積比等于其高的比,可賦特殊值,設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邊的長為1,則45℃角的直角三角形的高為3/2,答案:2/3:3。
三、解答題:可借助于操作法、工具法、特殊值法等幫助分析、猜想、探究。
1.操作法(折紙、翻動等)
[例25]印刷一本書,為了使裝訂成書后頁碼恰好為連續(xù)的自然數,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先將一張整版的紙,對折一次為4頁,再對折一次為8頁,連續(xù)對折三次為16頁,……然后再排頁碼,如果想設計一本16頁的畢業(yè)紀念冊,請你按圖11-1、圖11-2、圖11-3(圖中的1,16表示頁碼)的方法折疊,在圖11-4中填上按這種折疊方法得到的各頁在該面相應位置上的頁碼。
2.工具法(探索線段之間、角之間的數量關系)
[例26] 征方形ABCD的邊CD在正方形ECGF的邊CE上,連結BE、DG 。
(1)觀察猜想BE與DG之間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2)圖中是否存在通過旋轉能夠互相重合的兩個三角形?若存在,請說出旋轉過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可用刻度尺度量BE與DG的大小。
[例27] 已知y=-x2+5x+n過點A(1,0),與y軸交于點B。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若點P在坐標軸上,且△ABP是等腰三角形,求P點的坐標。
分析:第(2)問可先作圖,再用圓規(guī)度量,觀察到滿足要求的P點有5個。
[例28]△ABO中,OA=OB,C是AB中點,0分別交OA、OB于點E、F。
(1)若OF—FB,∠B30℃,求證:AB是O的切線;
(2)若(三)0經過點C,在△ABO腰上的高等于底邊的一半,且AB=4,求ECF的長。
分析:第(2)問,如果知道求弧長需知圓心角的度數,即便不會推理,亦可通過度量得到圓心角的度數,計算出弧長,也能得一步分。
3.特殊法(有些幾何猜想問題可借助于特,殊值或特殊位置猜想)
[例29]
已知△ABC是等邊三角形,將一塊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如圖15放置,讓三角板在BC所在的直線ι上向右平移―當點E與點B重合時,點A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邊DF上。
問:在三角板平移過程中,圖中是否存在與線段EB始終相等的線段(假定AB、AC與三角板斜邊的交點為G、H)?如果存在,請指出這條線段,并證明;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說明:結論中不得含有圖中未標識的字母)
分析:(測量法)由于圖形規(guī)范,可測量檢驗;(操作法)可畫一個邊長等于三角板斜邊上的高的等邊三角形,讓三角板移動,觀察;(特殊法)可從特殊位置人手分析,當點E與點B重合時,此時EB=GH=0;可畫幾個不同位置的圖形分析。
觀察易發(fā)現,與線段EB相等的線段只可能是AH,或GH,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究性的推理。
先把有關能直接得到的角的度數直接在圖形上標出來,例如,∠CFH一30℃,∠BCH一60℃,便可發(fā)現:∠CHF一30℃,于是,CF=CH,其次,由條件“點A恰好落在三角板的斜邊DF上”、“三角形是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ABC是等邊三角形”出發(fā),設DE=a,則DF=2a,EF=3a,AB=AC=BC=3/2a;在這兩個結論的基礎上,便可發(fā)現:EB+CF=CH+AH=3/2a,于是就有EB=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