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赫赫大名的中國體操男隊一線陣容比起來,張尚武、李嶸杰、代騰飛、梁明聲,周祝麟、馮吉吉這些運動員的名字并不為外界所熟悉。曾經帶出這些“青少年冠軍”的教練也同樣默默無聞地當了近10年的“孩子王”,2004年才轉入一線隊執(zhí)教。然而,每當體操中心主任高健在體操館見到這位“孩子王”時總免不了喜上眉梢,贊賞之情溢于言表:“好樣的!我沒看錯人!”
直到新“吊環(huán)王”陳一冰的出現(xiàn),王紅衛(wèi)這位教練的名字才漸漸被世人熟知。
“激流勇退”
2006年2月,中國體操隊的冬訓正進入攻堅階段。一天在訓練館,順著王紅衛(wèi)指導發(fā)出的訓練指令,雙杠場地前的陳一冰卻像木頭一樣對教練的話置若罔聞?!巴鯇?,我不想練了!”消磨了幾分種,王紅衛(wèi)從陳一冰口中得到了這樣的答復。幾天來,陳一冰已經不止一次出現(xiàn)類似的“消極怠工”,但王紅衛(wèi)怎么也沒有想到,弟子居然冒出了“不想練”這樣的話。
這段時間,陳一冰一直在練習王紅衛(wèi)為他新設計的雙杠動作。但不知為什么,訓練總是失敗多成功少,王紅衛(wèi)從陳一冰漲得通紅的臉上看出了他的急躁,然而作為教練,他并沒有失去信心。此時,陳一冰竟打起了退堂鼓,這讓王紅衛(wèi)心頭竄起一股火,正欲發(fā)作,忽然,一個理智的信號刺激了他的大腦,他慢慢平靜了下來……“好吧,咱們不練這個動作了,換一個!”王紅衛(wèi)“激流勇退”……
這是王紅衛(wèi)的執(zhí)教理念。雖然他對每個動作的技術原理都進行過深入研究,但他認為一個動作是否適合運動員必須在實踐中檢驗;一旦發(fā)現(xiàn)這個動作編排超出了運動員的能力范圍或不能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就應立即轉換,決不能“硬著頭皮上”。不然,不僅動作練不好,反而會挫傷運動員的積極性。在對陳一冰的訓練中,他就多次對原有訓練計劃進行修改。如最初在自由體操上為他設計的三串空翻連接,由于陳一冰的腿部力量比較弱,完成起來有困難,王紅衛(wèi)就將三串空翻連接斷開,改為兩個兩串空翻連接,既讓陳一冰力所能及也不讓起評分受到影響。在鞍馬項目上,王紅衛(wèi)也盡量多為陳一冰編排他所擅長的“挺身移位”和“挺身轉體”類動作,避免他不擅長的“單環(huán)轉體”類動作。
然而,“激流勇退”并不意味著讓運動員形成“遇到困難只有后退才明智”的認識。更換雙杠動作后,陳一冰同樣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王紅衛(wèi)非常了解,陳一冰是個練得順就積極性很高,遇到困難就容易情緒低落的隊員,于是就多次找他談心:“一冰,我知道你現(xiàn)在練得不順,但這其實是學習難度動作的一種規(guī)律,就是一種‘高原期’現(xiàn)象。越是在這樣的時候越要堅持住,決不能放棄,咬牙挺過了這一關,接下來你掌握這一動作就會非常容易了!”恩師的話,讓陳一冰牢記在心。果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完全掌握了這一動作。
別樣溫情
常聽說中國體操女隊的女教練們經常給自己的隊員買衣服,其實身為男教練,王紅衛(wèi)也不乏這樣的細膩與周到。每次逛街,他幾乎都會想到為組里的隊員買衣服,隊員們自己買了衣服也會找他參謀:“王導,你看我這件衣服好看嗎?提提意見!”在二線隊的時候,一天,組里新來了一個叫梁明聲的隊員,王紅衛(wèi)望著這個瘦弱矮小的男孩,心里像倒了五味瓶:“這個孩子條件不錯,但看上去似乎發(fā)育不太好?!庇谑牵跫t衛(wèi)在生活中對他又多了一份“偏愛”,不僅經常給他買衣服,還堅持買牛奶為他補充營養(yǎng)。
除了生活上體貼入微的關心,王紅衛(wèi)更看中對隊員的人格教育。他經常要隊員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傳記和歷史書籍,不僅讓他們擴展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的道理。陳一冰現(xiàn)在是公認的體操男隊最懂事的隊員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兩年前,王紅衛(wèi)不止一次聽到其他隊員反映陳一冰難以相處,和隊醫(yī)交談也會聽見“一冰說話怎么這么不客氣啊!”之類的抱怨。這一切,王紅衛(wèi)聽在耳里,記在心中,他想找機會和陳一冰談談。誰知有一天,陳一冰卻主動找到了王紅衛(wèi):“王導,我最近很困惑!為什么我在這里連一個真正知心的好朋友都找不到啊?”王紅衛(wèi)望著陳一冰的眼睛反問:“你想過自己的原因嗎?”陳一冰頓時無言以對。王紅衛(wèi)接著說:“要想交到真正知心的朋友,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尤其說話要謙遜。我相信你自己也肯定意識到了說話老得罪人吧?”陳一冰低下了頭,教練的一席話讓他豁然開朗,“一冰啊,其實你并不是有意這樣的。但你一定記住,要學會尊重別人!然后,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要盡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只有這樣別人才能尊重你、信任你,才能把你當作知心的朋友!”
一次談話并不能完全改變一個人,陳一冰也有過反復,但王指導“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話他總是銘刻在心。兩年過去了,陳一冰幾乎變了個人,成為最受大家歡迎、人緣關系最好的隊員之一。
“狠”到點上
2004年9月前,國家體操隊分為一隊和二隊。長期在二隊執(zhí)教的王紅衛(wèi)認為:這個年齡段的運動員無論在訓練膽量,自覺性,還是在懂事程度上都不如成年運動員,因此,在特定的情況下教練必須足夠“狠”。
梁明聲是一個能力很強的運動員,但也是典型的愛偷懶的運動員,他的動作姿態(tài)是薄弱環(huán)節(jié),王紅衛(wèi)就在這方面加大了他的訓練量。梁明聲一時沒有理解教練的苦心,只要王紅衛(wèi)不注意,他就趁機“偷工減料“。最后,王紅衛(wèi)只能從始至終目不轉睛地進行“監(jiān)視”。誰知梁明聲不以為然,總是驕傲地把一句“口頭禪”掛在嘴邊:“王導,人和人是不一樣的!”每當聽到這句話,王紅衛(wèi)一反溫和的口吻,嚴厲地說:“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比別人聰明就可以比別人少練!告訴你,你還差得遠!要想成為高水平的運動員,必須經過苦練!就是天才也不可能不訓練就能拿冠軍!”
除了嚴厲的批評,王紅衛(wèi)也對這些還“不懂事”的孩子投入了極大的耐心。2004年2月,四川隊總教練雷鳴將馮喆送到王紅衛(wèi)組時介紹說:“這孩子最大的毛病就是膽子小,只有他認為安全的動作他才敢做?!?004年9月,國家二隊撤消。王紅衛(wèi)與陳一冰、馮喆兩名隊員被正式編入一線隊。要完成青少年運動員向成年運動員的過渡,首先必須解決動作的難度,而馮喆的心理恐懼則是最大的攔路虎。王紅衛(wèi)為馮喆在單杠上設計了“旋空翻”(團身兩周轉體360度抓杠),馮喆在練習這一動作時果然膽怯。“不要分腿!把腳尖繃直了!”王紅衛(wèi)沖著單杠上的馮喆大喊。馮喆極力想并攏腿和繃直腳尖,卻總是害怕腿會打到杠子上,神經一松,不由自主地就分腿、勾腳?!澳阍趺蠢嫌洸蛔?要繃腳!”王紅衛(wèi)原以為不斷地提醒能讓他的動作逐漸好轉,結果馮喆干脆一使勁,一個又高又遠的空翻,直接掉到海綿坑里了。一連十次空翻,他摔了個不亦樂乎。面對這種無言的“罷練”,王紅衛(wèi)終于嚴厲起來好!今天要是練不好,就別想走!中午十二點半之后,體操館就剩下了馮喆和王紅衛(wèi)兩人,那天,王紅衛(wèi)讓馮喆比平時多練了20多組動作
足夠“狠”的同時,王紅衛(wèi)并沒有“蠻干”。他經常把國際比賽的錄像放給馮喆看,讓他親身感受勾腿、屈腿、分腿對成套動作造成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為了克服他的恐懼,王紅衛(wèi)采取了“分解動作”的訓練方法,比如先讓馮喆把杠上的“團身空翻兩周抓杠”動作練扎實,在他狀態(tài)好的時候再加上“轉體360度”。兩年下來,馮喆動作的成功率已經大大提高,恐懼心理也慢慢克服了。
“要有自信”
2003年,王紅衛(wèi)發(fā)現(xiàn),隨著訓練量的增加,隊員周祝麟顯得越發(fā)吃力。尤其四肢的力量弱,練完一個吊環(huán)、自由體操或雙杠成套后總是氣喘吁吁。他知道周祝麟的骨胳比常人要大,相應的體重就沉,這給他完成動作帶來了不少麻煩。但周祝麟是個刻苦聽話的孩子,一個動作練不好常常會要求加練。看著弟子每天為訓練的不順利茶飯不思,王紅衛(wèi)決心幫助他找回信心?!白w?,別著急,你其實有很多優(yōu)點是別人所不及的,比如你的動作姿態(tài)很規(guī)范很優(yōu)美,而且幅度也大,這就是你的長處啊!一定要有自信!”同時,王紅衛(wèi)對周祝麟的訓練進行了調整,將最能體現(xiàn)周祝麟優(yōu)點的鞍馬和單杠作為重點項目。一套套高質量的動作訓練下來,師徒二人的信心開始逐漸增強,在當年舉行的全國第五屆城運會上,周祝麟一人獨攬鞍馬和單杠的金牌,并且獲得全能銀牌。
陳一冰的蛻變之路同樣充滿了艱澀。2005年第十屆全國運動會上,他以第四的成績進入了吊環(huán)決賽,但在決賽中卻因失誤而名落孫山。王紅衛(wèi)遠遠地看到從場上走下來的陳一冰表情沮喪,竟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淚順著臉頰淌了出來。王紅衛(wèi)明白,這個時候的陳一冰完全被失落的情緒所支配,沒有理智,過多的鼓勵不會有用。于是他走到陳一冰身邊,只輕輕撂下一句話:“我很理解你現(xiàn)在的心情,希望你在今后的每時每刻都能牢記現(xiàn)在的這種感受!”這句話的份量,讓陳一冰掂量出“知恥而后勇”的滋味。
進入國家隊一線,王紅衛(wèi)說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中。2006年夏訓,為了備戰(zhàn)丹麥世錦賽,全隊上下都繃緊了神經。體操中心副主任黃玉斌也親自下隊指導訓練。陳一冰被列為沖擊吊環(huán)金牌的重點隊員。吊環(huán)是以臂力為基礎的項目,因此黃玉斌要求王紅衛(wèi)進一步給陳一冰的訓練加量。然而隨著比賽一天天臨近,黃玉斌又逐漸減少了他的訓練量。這一大一小的變化,讓王紅衛(wèi)疑惑不解?!凹t衛(wèi),其實道理很簡單,現(xiàn)在離比賽沒幾天了,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冰第二天能不能恢復體力的問題?”黃玉斌微微一笑,王紅衛(wèi)頓時明白過來,黃導對訓練量的掌控能力讓他油然敬佩。
“好!紅衛(wèi),你只要多思考,悟進去,天道酬勤、必成大器!”看著高健主任在訓練匯報上留下的這段鮮紅的批語,王紅衛(wèi)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感覺渾身充滿了一種澎湃的激情……
責編/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