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人,最可行
從18人大名單看,第一印象是:五名老將同時落選,五名新秀首次入圍。這里的“老”將是指2003、2004兩奪世界冠軍隊伍中的元勛和去年參加世錦賽的選手。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美國醫(yī)治傷病的馮坤和趙蕊蕊還有李珊、張萍和楚金玲。首期集訓的人員中只有5名參加過雅典奧運會,成為隊內(nèi)的少數(shù),她們是楊吳、劉亞男、周蘇紅、張娜、張越紅。而首次進入國家隊大名單的五新是:二傳手魏秋月、韓旭,主攻惠若琪、副攻陳瑤和自由人張嫻。主攻孫小清雖入選過國家隊大名單,但這是第一次參加集訓。
這次調(diào)整是自2001年陳忠和掛帥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換血”,雖然公布名單之日離北京奧運會只有510天,但很明顯地反映出中國女排加快新老交替的決心。
自2004年中國女排奪得雅典奧運會冠軍后,新老交替一直是熱點話題,隊伍老化問題成為議論的焦點,如果原班人馬打2008年北京奧運會,平均年齡將達到28歲,很難保持運動高峰狀態(tài)。但主教練陳忠和認為這批隊員是隊里的寶貝,論技術和經(jīng)驗都是年輕選手無法在短期內(nèi)達到的,所以隊伍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老將,只有年齡較大、傷病較重的張越紅、王麗娜和陳靜離隊。
然而,中國女排2006年的經(jīng)歷,讓陳忠和總是感嘆:“老的傷,新的嫩。”2006年初,馮坤、宋妮娜同時手術,使中國女排在最重要的百天集訓中,不得不從天津隊借二傳救急,技戰(zhàn)術配合訓練的效果可想而知。而全年的運動量始終上不去,直到世錦賽在即仍捉襟見肘,全隊狀態(tài)低迷。不解內(nèi)情的人對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大獎賽和世錦賽都獲得第五名很是不滿,排球中心主任徐利則說,世錦賽能打出那種狀態(tài),特別是在最后階段,大家咬著牙取得第五名,已十分令人感動了。在日本打完最后一場比賽,陳忠和曾在全體隊員面前說:“一切責任由我負,你們已經(jīng)盡力了,我感謝你們!”那情景確實十分悲壯。徐利說,中國隊稍微松一松就可能是第七,第九,古巴是世界強隊,她們只拿了第七名;美國也是世界強隊,最終獲第九名。馮坤的腿傷,連美國專家都驚嘆她還剛剛打過世界和亞洲大賽,周蘇紅、楊吳、劉亞男的傷都不輕,她們都堅持下來了。他多次說:“我是非常感動的?!?/p>
2006年亞運會后,中國女排隊委會認真研究了問題,統(tǒng)一了思想,認為2006年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在于對中國排球運動員運動規(guī)律的認識出現(xiàn)了偏差,因為后備人才斷層,寄希望于延長老將的運動壽命,過分依賴老隊員,維持隊伍的高水平。
對于新與老隊員的使用,率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的袁偉民在《我的執(zhí)教之道》中發(fā)表過真知灼見:“老運動員是一筆財富,教練員要充分重視老運動員,設法延長他們的運動壽命,發(fā)揮他們的作用。但也不應過分依賴老運動員,只相信老的,不用新的,新人則因得不到及時起用而受到壓抑。如教練員及時起用新人,不僅出了人才,對老的也能起到促進作用,防止滋生滿足感,激起他們再提高?!薄拔覉?zhí)教期間,女排三次參加世界大賽,每次回來隊伍都要進行更新,每一次大賽更換1/3左右,約3至5人。1981年世界杯賽后,出3老進3新:1982年世界錦標賽后,出5老進4新1老;1984年奧運會后出4老進4新?!薄斑@樣的流動是比較合理的,既保持一個原有的高水平好技術、好戰(zhàn)術,以及在大賽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又揉進了因1/3的新人而帶來的新技術,新戰(zhàn)術,使整個隊伍發(fā)生了新變化,這也是我們女排能不斷前進,保持不敗的重要原因?!睉撜f,袁偉民總結(jié)的這些經(jīng)驗仍是可資借鑒和參照的。
徐利說,孫晉芳、張蓉芳是27歲退役,郎平是25歲,賴亞文是28歲,這是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成材的規(guī)律。目前隊內(nèi)的老隊員基本達到了這個年齡。隊委會共同的看法是:近兩年來創(chuàng)新不夠,對小隊員過分苛求,新老銜接不好,比賽中反映出綜合實力有下滑跡象。令人欣慰的是2006年涌現(xiàn)出兩位新人,王一梅和徐云麗在世錦賽上嶄露頭角,使隊委會受到極大的啟發(fā),看來起用年輕隊員是改變隊伍面貌最切實可行的辦法。
虎狼圍剿,黑馬橫出
徐利習慣用“前面有幾只虎,后面有幾只狼”來比喻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遭圍追堵截的嚴峻局面。如今虎、狼不減,又添“黑馬”,世錦賽奪得第三名的塞黑隊就是一例。歐洲職業(yè)聯(lián)賽的迅猛發(fā)展,帶動了世界排球水平的提高,參加歐洲聯(lián)賽的一批職業(yè)運動員,成為各國排球隊中的明星,她們又帶起了一批進步神速的球隊。
反觀近兩年來的中國女排,輸球的場次越來越多,攔路“虎”有俄羅斯、巴西,意大利、古巴等隊,緊追不舍的“狼”有美國、德國、荷蘭等隊,他們在世界女排大獎賽和世界錦標賽上都贏過中國隊。世界強隊也在分化,俄羅斯、巴西和意大利隊穩(wěn)中有升,中國、古巴和美國隊有下滑跡象。中國女排2005年打了46場比賽,負了7場,其中與意大利,巴西、美國隊交手13場,勝6場負7場,有4場是先贏兩局后被對方翻盤。2006年中國女排打了52場比賽,也負7場,與俄羅斯、意大利和巴西隊打8場,勝3場負5場。應特別引起注意的是,中國女排2005年沒贏過意大利隊;2006年沒贏過巴西隊;2006年大獎賽時慘敗意大利隊,三局共得48分;世界錦標賽輸給俄羅斯隊,一局12比25;這都創(chuàng)下了歷史最低紀錄。
針對以上問題和2008年奧運會任務,中國女排隊統(tǒng)一認識,下定決心,誓死一搏。采取的措施有:隊里原有9名老隊員,根據(jù)不同情況,有的留隊,有的治傷,有的離隊,給年輕隊員更多的位置和機會。訓練要更新觀念,講究效益和質(zhì)量,在奧運會前的510天中,講究針對性,科學性,系統(tǒng)安排訓練,對技術精益求精。
新老入圍,
離北京奧運會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中國女排同時選中兩位年輕的二傳手,一位19歲,一位才18歲。排球隊中的二傳手是集體戰(zhàn)術的組織者,每一次進攻幾乎都要通過她來調(diào)度,所以二傳手不僅要具備優(yōu)秀的技術,豐富的經(jīng)驗,還要有處亂不驚、鎮(zhèn)靜自如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團結(jié)大家共同奮斗的親和力。魏秋月曾入選國家少年和青年隊,但參加全國聯(lián)賽只有兩個賽季。韓旭就更為稚嫩,名不見經(jīng)傳,從少體校入選北京女排也才兩年。她們能承擔起國家隊場上靈魂的重任嗎?
對此,徐利解釋說,馮坤和宋妮娜都28歲了,傷病也較重,給她們時間進行恢復是必要的。她們能否重返第一線,要看她們心理、身體的狀態(tài)能否承擔奧運會任務。魏秋月和韓旭現(xiàn)在還不行,連全國聯(lián)賽也沒打多少,但都很有潛力,我們希望通過500多天的訓練讓她們達到要求。就象王一梅,這兩年來重點培養(yǎng),下了很大的功夫,吃了不少苦,進步很明顯。去年世錦賽,她得分排在俄羅斯名將加莫娃前面,名列第三位。最終是老隊員馮坤、宋妮娜,還是新隊員魏秋月、韓旭參加奧運會,還是要以狀態(tài)好壞為準繩。
與不滿20歲的新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2歲的老將張越紅再次上榜。徐利說,中國排球運動員承受了較大的運動量,各關節(jié)極易出現(xiàn)勞損。而張越紅是個例,保持了很好的競技狀態(tài),確實難能可貴。2005和2006年她沒有入選國家隊,但她鍥而不舍,堅持苦練,期望再回國家隊。遼寧隊奪得全國聯(lián)賽冠軍,她起了很大作用。中國女排本著看狀態(tài)不論年齡的原則,將她入選進隊。目前國內(nèi)的主攻手,很多實力不及她。比如與她同為主攻的楚金玲就落選了,這兩年國家隊給了她不少機會,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她特點不突出,挑不起大梁。周蘇紅受傷時又讓她試了試接應位置,效果也不理想,畢竟國家隊主攻位置的競爭是很激烈的。
徐利說,這個名單是經(jīng)過反復醞釀和研討才產(chǎn)生的,每一位入選隊員都有參加2008年奧運會的機會。但是,沒有進入大名單的運動員通過自己的努力,只要實力雄厚,還可能爭取到參加奧運會的機會,國家隊會根據(jù)需要隨時調(diào)整。
備戰(zhàn)奧運,
國家隊集訓在全國聯(lián)賽還未結(jié)束就開始了。全隊人員于3月5日和15日分兩批到漳州體育訓練基地報到。先結(jié)束比賽的提前開始集訓。不難看出,中國女排的危機感,緊迫感和“只爭朝夕”的實干精神,從組建的那天就凸現(xiàn)出來。
中國女排全年的安排也出臺了:3月5日至4月25日在福建漳州封閉訓練。4月26日至5月2日到深圳等地與廣東男排進行幾場對抗賽,檢驗前期訓練成果,比賽后一些隊員有可能要離隊。接著隊伍移師湖南郴州繼續(xù)進行封閉訓練,時間是5月3日至5月22日,這階段會增加針對性訓練的比例,以強化個人的技術特長,解決存在問題,同時偏重于集體戰(zhàn)術配合訓練。此后便進入比賽期,新陣容將于5月23日至27日在江蘇無錫舉行的中國國際女排賽亮相。第二輪賽事于5月28日至6月2日在寧波北侖舉行。6月3日至11日傳統(tǒng)的瑞士女排精英賽在瑞士蒙特展開,中國女排新陣容將與世界前八名的強隊交鋒,接受新挑戰(zhàn)。然后,中國女排會在北京進行短期調(diào)整,6月26日至7月4日赴俄羅斯的葉卡捷林堡角逐俄羅斯總統(tǒng)杯比賽。經(jīng)過20天的北京集訓,于7月27日至29日赴荷蘭參加國際邀請賽,接著,本年度中國隊參加的最高水平的賽事——世界女排大獎賽開幕,中國隊將于7月30日至8月27日分別參加波蘭、香港、澳門站的比賽,然后與積分在前的五支隊伍在寧波北侖參加總決賽。9月3日至9月13日,亞洲女排錦標賽將在泰國舉行。
徐利表示,中國女排會按計劃,有步驟地打造奧運隊伍。新女排到底能練成什么樣,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責編/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