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龍里縣的草原鄉(xiāng)有塊被稱之為“云貴高原上第二平臺”的大草原,海拔比較高,氣溫比較低,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草原鄉(xiāng)幸福村聽說草原開發(fā)旅游,紛紛將自家的茅草吊腳樓裝飾一新,年輕人也排練了苗家特色的蘆笙舞。大家苦苦等待了半年多,也沒來幾個游客。然而,村民一次賣馬的經(jīng)歷使情況奇跡般地發(fā)生了轉(zhuǎn)變。
幸福村村民冉啟昌本想把為他干了3年農(nóng)活的馬賣掉,換輛摩托車,可沒想到碰上游客要騎馬。這馬就連冉啟昌自己都很少騎,他擔(dān)心會摔傷游客,沒想到游客出了高價。結(jié)果,馬租給客人騎,不到1小時就掙了40多元錢。冉啟昌覺得這錢掙得容易,旱澇保收,每天把馬刷得干干凈凈,打扮一新,讓游客租騎。
其他村民看到冉啟昌出租馬的生意好,紛紛效仿,你買2匹,他買3匹。1個月內(nèi),幸福村一半以上的人從事牽馬載客服務(wù),每天都掙幾十元,當(dāng)?shù)氐穆糜螛I(yè)一下子熱了起來。這一年有上萬人來到這里,幸福村的旅游業(yè)純收入突破了300萬元,平均出租每匹馬的收入達(dá)4 000元左右,高的可以達(dá)到七八千元。冉啟昌一年下來賺了2萬多元,還新買了2匹馬??蓻]想到,龍里草原的旅游業(yè)僅紅火了一年。于是,村民們苦思冥想開發(fā)新項目。苗族特有的跳躍節(jié)開始了,村寨笙歌震天。村民們牽著各自的壯馬,從四面八方云集斗馬場,參加每年一度的斗馬比賽,廝殺、長嘯引來了游客。
李友芳家2歲的公馬是斗馬比賽的冠軍??捎捎谒宰恿?,難以駕馭,拉客的生意一直不好?;叵肫鹛S節(jié)上的斗馬比賽,老李萌生了讓這匹烈馬專門做表演的想法。于是,李友芳就畫了個圈子,擺開了架勢。游客聽說有斗馬表演,紛紛圍攏過來,老李在第一場斗馬中就收入了五六百元。以前10天才能掙到的錢,現(xiàn)在只用了10分鐘。為將斗馬活動搬上旅游大舞臺,幸福村來了一次選拔賽,送來的公馬逐一對戰(zhàn),只有勝者才能在斗馬場上表演。篩選出來的斗馬被分成小組,分赴各個景區(qū),這樣游客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斗馬表演了。有了斗馬這個重量級項目,其他娛樂活動也被帶活了,賽馬、馬術(shù)表演也隨即誕生。2006年,來這里旅游的人數(shù)超過了20萬人,旅游的收入總額接近9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