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有幸聆聽了竇桂梅、孫雙金、薛法根、孫建鋒等全國小語名師及江蘇省特級教師的課,受益頗多,震撼極大。他們的課各具特色,精彩紛呈,或激情四溢,或深刻雋永,或妙趣橫生,或質樸真淳……竇桂梅、孫雙金等老師的課堂不是簡單地用幾個詞語所能形容、概括得了的。藏在背后的是他們深厚的功力,對課堂高超的駕馭藝術。在我看來,這些名師的課堂中,都呈現(xiàn)出一些共有的特質,那就是與學生平等親和的關系,對學生巧妙智慧的激勵,對文本深刻獨到的解讀,對學習方法、做人無痕的引導。
一、“魚水親和”的關系
在特級教師薛法根的課堂中我們不僅僅感受到他對語言文字“一字未忽宜,語語悟其神”的追求,而且感受到他對學生從內心流淌的、真實的、自然的關懷?!白屛覀冇眯淖x一遍,好嗎?”“細細地讀,好嗎?”“好好體會一下這個詞,行嗎?”這一個個浸透著人文關懷的“好嗎?”“行嗎?”沒有生硬的命令,沒有客套的祈使,就像把學生當做身邊的朋友一般親切、隨和。這樣的課學生怎么會不愛聽?這樣的老師,學生怎么有理由不愛?特級教師孫建鋒不僅僅讓我們感受到他火一樣的激情,更讓我們對他所倡導的“魚水親和”的關系、“人格平等”的氛圍有了透徹的理解。拿著話筒蹲下來,傾聽學生發(fā)言;讓學生代表他參加讀書比賽;將學生抱上課桌,請她發(fā)言;甚至將發(fā)言精彩的孩子抱到講臺前……這些絕不是做秀,絕不是噱頭,這些是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真誠的獎賞,難怪孩子們在課堂中說:“孫老師,我們真喜歡你上的課!”而來自北京的特級教師吉春亞的課堂問候語更別具一格:“孩子們,語文課快樂!”孩子們說:“吉老師,語文課快樂!”“我快樂是因為你們的快樂!”多么無華而震撼人心的語言!“一切為了孩子”在這里得到最好的注解……在這些名師的課堂里我們所感受到的是暖暖的陽光,融融的春意,濃濃的關愛。
二、巧妙智慧的激勵
激勵評價在我們平日的課堂中無非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或整齊劃一的掌聲。在這些名師的課堂中,他們的激勵評價給了我全新的感受?!澳闶怯脷庀⒃谀睿佻F(xiàn)了文字的畫面!”“你用你的聲音把情感推向了極致!”“嘆號都讀出來了!”“你把葉子看作了人生,真了不起!”“如此深刻,你真是一個哲學家!”……這些都是孫建鋒老師在執(zhí)教《做一片美的葉子》時的激勵評價語言。沒有空洞泛化的表揚,而是一語中的地贊賞了學生動情的朗讀或獨到的見解。這些評價的語言優(yōu)美而熱烈,像催人奮進的號角,鼓舞人心!在孫雙金老師執(zhí)教《二泉映月》時,有一名學生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大屏幕每一列詞語的不同特征,孫老師表揚他說:“你有一雙慧眼?!钡诙芜@個聰明的男孩子又發(fā)現(xiàn)了“恬靜”與“激蕩”兩種旋律在課文中所體現(xiàn)的句子,孫老師說:“這又是一雙深遂的眼睛啊!”兩次表揚,意思相同,可僅僅換了一個詞,就如音樂中的“變奏曲”或“回旋曲”,形式變而主題不變,相映成趣,聽課老師無不露出會心的微笑。
三、深刻獨到的解讀
在兩天半的聽課學習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名師之所以成為名師那都緣于他們扎實的功底,思辨的眼光,駕馭的藝術。有了這些才能胸中有丘壑,收展自如,才能在這方寸的講臺上展現(xiàn)無窮的智慧與創(chuàng)意,聆聽到生命拔節(jié)成長的聲音。
薛法根老師一向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而著名,在他所執(zhí)教的《槐鄉(xiāng)五月》中,我們不得不被他對語言的斟酌、推敲而折服?!痘编l(xiāng)五月》是一篇散文,清新淡雅。薛老師沒有刻意渲染情感,而在對詞句的品味、揣摩上下足了工夫。第一句中用“白茫茫”,這兒為什么用“白生生”呢?有什么區(qū)別?“傻”是什么意思?“傻乎乎”表現(xiàn)了什么?寫小姑娘用“飄”,為什么呢?而寫小小子卻用“塞”,“塞”字告訴我們什么?……當講到“小小子”與“小子”的區(qū)別時,薛老師機智幽默的語言贏得了在場老師熱烈的掌聲。這些看似平常的文字在我們眼中似乎沒有什么可咀嚼的,可經過薛老師的一番琢磨,這一個個冰冷的文字似乎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立體地站在了我們眼前。原來語文課可以上得這樣有味,我豁然開朗。
竇桂梅老師的《游園不值》一課,讓我們領略到名師的風采!課堂中,她是那樣的大氣,那樣的睿智,那樣的富有激情!一首七言絕句在她的課堂中變得如此豐滿,如此深刻!她緊緊抓住一個“憐”字引領學生細細品味“印”,品味“小扣”,品味“關”,在“不值”中有“值”,在“不值”中又是如此之“值”!涓涓流淌的語言,親切而又自然,將一首古詩演繹得千回百轉,余音裊裊。受她的感染,孩子們似乎個個都成為詩人、哲人,都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四、無跡無痕的引領
竇桂梅老師說“人生就是課堂”。名師們在課堂中詮釋著人生、實踐著人生,展現(xiàn)著自身的人格魅力。同時,也以自己的學識、才情、人格力量感染、引領著學生成長。薛法根老師說:“積累、自覺、勤奮都會使一個人聰明起來。”孫建鋒老師提醒學生讀書時要“字字入口、句句入心”一名學生請在場的老師評價剛才的朗讀,那位老師說:“你讀得至少比我好?!彼麑⒑⒆永^來:“牛頓說他之所以成功,是站在巨人的?”孩子回答“肩上”“這位老師這樣說也就是他蹲下來,讓你站到他的?”孩子領悟了說“肩上”孫雙金老師在課堂中這樣結語:“讓我們像阿炳那樣擁抱苦難吧!”竇桂梅老師感慨:“在不遇中有遇,在‘不值’中有‘值’,這就是人生啊!”原本深奧的人生哲學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滋養(yǎng)著,潤澤著孩子們的心靈,若干年后他們回想起來那份感動依然會涌上心頭。
聽課學習的日子已漸漸地遠去,可名師的風采,名師的魅力依然歷歷在目。他們對教育的探索,對教育的執(zhí)著令我感動,也激勵著我不斷向前。
(作者單位:江蘇省通州市英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