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白癜風患者心理進行調(diào)查并作結(jié)果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CL-90)、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以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40例暴露部位白癜風患者和30例非暴露部位白癜風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分析。結(jié)果:SCL-90測評結(jié)果顯示:白癜風患者暴露組、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在人際關(guān)系、焦慮和抑郁項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HAMD、HAMA測評結(jié)果顯示:白癜風患者暴露組、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白癜風患者暴露組HAMA得分大于14分,存在焦慮癥狀。結(jié)論:白癜風患者可能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本研究為白癜風患者的心理干預治療提供了依據(jù)。
[關(guān)鍵詞]皮膚病學;白癜風;心理調(diào)查
[中圖分類號]R75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6)12-1390-02
通訊作者:楊慧蘭,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
E-mail:huilany@medmail.com.cn
白癜風是一種色素脫失性皮膚病,發(fā)病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與遺傳、自身免疫、精神創(chuàng)傷等因素有關(guān)。白癜風雖然不會致畸致殘,但是暴露部位的白斑所引起的容貌變化會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本研究將70例白癜風患者按皮損部位是否暴露分為兩組,分別采用不同評價指標進行癥狀量化評分及比較,對白癜風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初步測評,希望為其治療及心理干預積累一些資料。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病例來自于2005年4月~2006年3月我院皮膚科就診的白癜風患者,診斷明確。按照皮損是否暴露分為兩組:暴露組: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皮損位于面部、頸部及雙手。年齡18~53歲,平均為30.1歲。病程1個月~15年,平均為5.2年;非暴露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皮損位于軀干及四肢近端。年齡18~51歲,平均為32.5歲。病程5個月~20年,平均6.4年。所有患者不伴有系統(tǒng)性或自身免疫性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既往無精神病史及精神創(chuàng)傷史。正常對照組30名,來源于健康查體人群,其中男15名,女15名。年齡18~50歲,平均為33.2歲。各組在年齡和性別上無顯著性差異。
1.2 方法
1.2.1 評價指標:采用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評價試驗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價試驗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 WScale,HAMA)評價試驗者的焦慮程度。每個試驗者單獨測試,要求患者根據(jù)自己最近1周內(nèi)的感覺如實回答,各量表分別由2位主治醫(yī)生獨立評分,取其平均值。
1.2.2 評價標準:SCL-90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①0分為無;②1分為輕度;③2分為中度;④3分為重度;⑤4分為極重度。測驗的九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HAMD采用0~4分的五級評分法:①0分為無;②1分為輕度;③2分為中度;④3分為重度;⑤4分為極重度。總分24分為嚴重抑郁;超過17分,是輕度或中度抑郁;小于7分,沒有抑郁癥狀。HAMA的評分為0~4分的五級評分法:①0分為無癥狀;②1分為輕;⑧2分為中等:④3分為重;⑤4分為極重。總分超過29分為嚴重焦慮;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小于7分,沒有焦慮癥狀。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實驗數(shù)據(jù)以x±s表示,全部統(tǒng)計工作采用SPSS.10軟件包完成。
2 結(jié)果
2.1 白癜風患者SCL-90各項因子得分差異比較: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在人際關(guān)系、焦慮和抑郁項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白癜風患者暴露組在軀體化、敵對性、人際關(guān)系、焦慮和抑郁項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及非暴露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結(jié)果見表1。
2.2 白癜風患者HAMD、HAMA得分比較: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HAMD、HAMA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白癜風患者暴露組HAMD、HAMA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及非暴露組,差異有顯著性(ρ<0.05)。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HAMD得分大于7分,可能存在抑郁癥狀,HAMA得分大于7分,可能存在焦慮癥狀:白癜風患者暴露組HAMD得分大于7分,可能存在抑郁癥狀,HAMA得分大于14分,存在焦慮癥狀。結(jié)果見表2。
3 討論
白癜風的臨床表現(xiàn)為色素脫失斑,影響容貌美,對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很大影響,使其人際關(guān)系敏感,與人交往時感到不自在和自卑,整日焦慮不安。目前,白癜風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但是有報道長期的心理壓力、精神創(chuàng)傷也可導致機體神經(jīng)免疫、內(nèi)分泌紊亂,常是誘發(fā)和加重病情的因素之一。
隨著健康觀和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對軀體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應該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多維角度進行評價。癥狀自評量表(SCL-90)是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SCL-90共90個自我評定項目。本研究SCL-90測評結(jié)果顯示,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在人際關(guān)系、焦慮和抑郁項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白癜風患者暴露組在軀體化、敵對性、人際關(guān)系、焦慮和抑郁項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及非暴露組,差異有顯著性。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選擇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試驗者做進一步評價。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包括14個項目,由Hamilton于1959年編制,它是精神科中由醫(yī)生評定的應用較為廣泛的量表之一。主要用于評定神經(jīng)癥狀及其他患者焦慮癥狀的嚴重程度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由Hamilton于1960年編制,是臨床上評定抑郁狀態(tài)時應用較為普遍的量表,適用于評定患者的抑郁程度。本研究HAMD、HAMA測評結(jié)果顯示: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在HAMD、HAMA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白癜風患者暴露組HAMD、HAMA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及非暴露組,差異有顯著性。白癜風患者非暴露組可能存在抑郁和焦慮癥狀;白癜風患者暴露組HAMA得分大于14分,存在焦慮癥狀,可能存在抑郁癥狀。
不良的情緒可以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嚴重的心理應激可以使CD4/CD8比值下降,NK細胞數(shù)量減少,降低T細胞和單核細胞的活性,導致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研究顯示,壓抑的心理是白癜風發(fā)病的因素之一,心理干預對其治療有幫助。本研究表明,白癜風患者因皮損影響容貌而存在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可能引起一定程度細胞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病情反復。而長的病程又進一步加重焦慮、抑郁等心理障礙,存在惡性循環(huán)。這提示我們在對待白癜風患者時,適當?shù)男睦硎鑼Ш透深A治療是必要的,特別是對于暴露部位白癜風患者。此外,適當予以調(diào)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功能的藥物(如谷維素),也可能會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對于提高細胞免疫功能,治療白癜風可起到一定作用。
[收稿日期]2006-09-20 [修回日期]2006-11-30
編輯/李陽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