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一種享受,但吃多了會導致肥胖,這實在讓人發(fā)愁。因此,有不少人為了身材苗條就“少吃”,為了“瘦身”就不惜用饑餓的方法來保持體型,從而造成人為的營養(yǎng)不良。最近一篇新聞報道中就提及一位17歲少女,為了減肥長期“少吃”,結果導致身體營養(yǎng)失衡,檢查發(fā)現其骨質密度竟與70歲的阿婆相似,這實在是發(fā)人深省。那么,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做到既不妨礙吃,又能實現減肥,即“多吃”也能“減肥”,“想瘦”也能“享受”呢?科學研究顯示,這種辦法是有的。其結果就是無論胖人、瘦人,要想控制體重,又不想放棄口福,不妨大量進食以素食為主的飲食,這樣就能做到“只減肥,不減壽”了。
美國科學家調查了7500名素食者后發(fā)現,長期進食含高水分、高纖維素的人雖然食入量較大,但與其他人相比,食入的總脂肪和熱量卻比較少。另外,科學家又特意安排部分受調查者多吃水果、蔬菜類食品,同時選用低脂食品。半年后,發(fā)現用這種“多吃”的辦法減肥效果最好。他們的體重平均下降了9.5千克,而且還沒有耽誤口福。其根本原因在于蔬菜、水果之類的高水分、高纖維素、低脂肪、低熱量的食品吃得越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反而吃不下了。
以素食為主的均衡食譜,目前已經被證明可以起到增進健康、保持體型的作用,同時還有消除肥胖癥、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和某些癌癥之功效,其原因是和素食譜中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纖維素和其他植物化學成分有關。其中,水果和蔬菜中所含的纖維素能夠降低結腸癌的發(fā)病率;橘汁、綠葉蔬菜中所含的葉酸可以降低血液中高半脫氨酸的水平,因而可以降低血管硬化的風險;廣泛存在于素食中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抗氧化作用也是保護細胞和組織完整無損的斗士。所以,選擇以素食為主的食譜不僅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而且從營養(yǎng)學上看,它們不僅飽和脂肪含量低,而且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
那么,制定一份以素食為主的食譜中應該包含哪些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呢?
首先,應該注意的是蛋白質。素食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各種豆類,其中以大豆食品為首選。堅果仁、米、面和蔬菜中也含有蛋白質,適量食用蛋、奶也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鐵的攝入。鐵是人體運送氧氣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素食中所含的鐵較難吸收。所以,重點吃些富含鐵的蔬菜至關重要,包括各種豆類、干果和綠葉蔬菜。為了幫助鐵在腸道內的吸收,可以同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西紅柿等)??Х群筒栌捎跁恋K鐵的吸收,以素食為主的人應在飯后1小時以后再飲茶。
第三,加強維生素B12的補充。維生素B12是細胞增生和組織修復所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成分。以素食為主的人可以從蛋、奶中獲得,否則應該在食譜中包括添加維生素B12的食品(如強化維生素B12豆?jié){等)或食補劑。
第四,鈣和維生素D對身體很重要。鈣和維生素D是骨骼發(fā)育和維護保養(yǎng)不可缺少的兩兄弟。除了奶和其他乳制品外,補充鈣應考慮富含鈣的豆?jié){、豆腐等。同時,每天曬15分鐘太陽可以幫助身體合成必要的維生素D,也可選用添加了鈣和維生素D的食品(如橘汁、豆?jié){等)。
第五,多攝取Ω-3脂肪酸。Ω-3脂肪酸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具有防止心臟病等疾病的作用。Ω-3脂肪酸在海洋魚類中含量豐富。盡管人體能利用核桃、豆腐等所含的前體物質來加工制造Ω—3脂肪酸,但它們從數量上相比遠不及魚、肉中來的豐富。
有了這樣一份營養(yǎng)均衡的菜單,“想瘦”不忘“享受”的目標就不難實現了。
(編輯 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