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舉行的“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響樂團”評選揭曉晚會接近尾聲時,一個銀光閃閃的冰舞臺忽然從地下升起,隨后,應邀前來的國家花樣滑冰運動員在臺上翩翩起舞,英姿颯爽,令全場觀眾流連不已。
這就是國內唯一的專業(yè)劇場室內冰舞臺,它長15米、寬12米,平時深藏于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地下11.5米處。8月22日—27日,東藝冰舞臺首次迎來了有著“建在冰上的流動芭蕾博物館”之美譽的俄羅斯圣彼德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劇團,為觀眾呈現(xiàn)了“臺中蕩漾”的《天鵝湖》、“冰上驚艷”的《睡美人》和“夢幻瑰麗”的《胡桃夾子》。
圣彼德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劇團總經理卡米諾夫先生談道:“冰上芭蕾不同于常見的花樣滑冰,作為一種融滑冰與芭蕾于一體的藝術,它既有冰上運動所特有的優(yōu)美流暢,又有芭蕾藝術所獨具的高貴典雅。冰上芭蕾應該是力量、技術、修養(yǎng)和樂感四者的完善結合?!?/p>
在此行主要演員的名單上,可看到伊凡諾夫和庫瓦肖娃這對有著“冰上王子公主”之稱的黃金組合,他們是舞臺上的默契搭檔,也是生活中的親密愛侶,退役后雙雙在冰上芭蕾領域再領風騷。伊凡諾夫憑借出色的舞臺表現(xiàn)力成為劇團絕對的“男一號”,而以演繹古典抒情角色聞名的庫瓦肖娃也成為奧杰塔、瑪莎等角色的最佳人選。
三臺經典劇目皆出自劇團現(xiàn)任總編導、俄羅斯功勛演員唐斯坦丁·拉薩金的編排。作為世界芭蕾大師努里耶夫的同學,拉薩金畢業(yè)于人才濟濟的瓦崗諾娃芭蕾舞學院,近三十年中,他將古典芭蕾與花樣滑冰有機結合,成績卓著。此次上演的三部作品充分體現(xiàn)了古典芭蕾俄羅斯學派的美感,但又絕不僅僅以溜冰鞋簡單地取代腳尖舞蹈,力與美的結合顯示出這種新的芭蕾藝術的無窮魅力。
解讀冰上芭蕾
冰上芭蕾,就是用芭蕾結構形式編排并大量使用芭蕾技巧動作規(guī)范的冰上舞蹈。1892年,在荷蘭召開的世界滑冰協(xié)會代表聯(lián)席會議決定,在每年速度滑冰比賽的基礎上增設花樣滑冰比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又出現(xiàn)了冰上舞蹈。1952年,在法國巴黎舉行了第一屆冰上舞蹈錦標賽,而最早把古典芭蕾引入冰上舞蹈的是蘇聯(lián)。冰上芭蕾提高了冰上舞蹈的抒情性,融入了情節(jié),擴大了表現(xiàn)范圍 ,同時也借助冰上技巧增加了難度,更富觀賞性。令人眼花繚亂的旋轉、托舉、后滑大跳、轉體1080度大跳等在如今的冰上芭蕾中已屢見不鮮。上世紀60年代初,中國也開始引進冰上芭蕾,編排的第一個作品是《白毛女》片斷。
如何欣賞冰上芭蕾
冰上芭蕾既屬藝術范疇,又屬體育項目,因此在演出中,“力量”是被放在首位的。冰上芭蕾演員的首要任務就是炫耀力量,以此謳歌人類身心蘊藏的潛能。所謂技術、修養(yǎng)和樂感,是演員在完成用冰刀代替腳尖舞蹈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的難度及內涵,是滑冰技術與芭蕾舞蹈的結合,所以觀眾可以從滑冰和舞蹈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欣賞。
就藝術的觀賞性來說,演員的身體條件是否符合比例,是否柔韌靈活,線條是否優(yōu)美,臺風是否張弛得當,題材、音樂、空間和動作的編排是否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冰上芭蕾所表演的足尖速旋舞和雙人舞,對于普通芭蕾舞演員來說只能是一種幻想。冰上舞者以優(yōu)美的冰刀滑行取代了舞鞋在地板上的“剎車”,所產生的舞臺效果也是激動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