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蝴蝶一樣飛翔,像蜜蜂一樣叮刺?!?/p>
當陳江華運著皮球,輕快地,左右虛晃變幻著節(jié)奏在球場推進時,這句曾經用來形容拳王阿里的,已經在體壇沉寂了許久的名言又會重新回放在筆者的腦海里。
在球場之外.他羞澀內向,低眉順目,跟任何一個遠離故鄉(xiāng)飄泊在外的南粵子弟沒什么兩樣。他的眉宇上掛著淡淡的憂郁.懷疑和挫折讓他盡力用低調保護自己。在得知自己正式入選國家隊大名單征戰(zhàn)日本世錦賽的前一天.他還念叨著 “應該去不到(日本)吧?”而那一刻,陳江華終于憋不住喜悅,微笑在臉上舒展開來。
速度與靈性的結合體
很小的時候,陳江華就以彈跳驚人而聞名街頭,啟動速度在國內幾乎沒有對手,他的瞬間加速能讓他擺脫任何防守隊員,即使是以速度著稱的·閃電俠”韋德和新人王克里斯·保羅也不例外,在廣州舉行的中美籃球對抗賽證實了這一點。在身體條件方面,陳江華已經具有世界頂尖級后衛(wèi)水準,無論啟動速度。反應速度、彈跳,爆發(fā)力與美國一流球員相比也毫不遜色。
陳江華是中國籃球土壤中生長的“另類”組織后衛(wèi),他的控球動作非常嫻熟,而且左右手運球能力均衡,配合變幻莫測的假動作、大幅度虛晃、閃電般的第一步.可以輕易擺脫正面防守。讓對手的包夾防守成為擺設,這一點幾乎是國內其他后衛(wèi)都做不到的。
他切入籃下后的得分手段豐富多樣,空中保持平衡能力極強。但因為年齡原因,他的身體對抗能力一般,這使他切入內線的進攻常常以被對手放倒而告終。他的外線投籃原本不是強項,但近兩年來由于力量訓練的加強.尤其是腰腹力量的提升,他的原地跳投和后仰跳投都達到一般后衛(wèi)水準。作為球場上的小個子,為了防止被封蓋和干擾,他的投籃弧度很高,節(jié)奏明快,是真正的最高點出手的跳投,而不是一般中國球員使用的“顛投”。他常常習慣大幅度地后仰跳投.這會降低他的投籃穩(wěn)定性,這也是長期跟身高、對抗能力更強的對手訓練而磨礪出來的生存方式。跳投技術還算過關的陳江華在罰球線上卻并不是一個好手,這暴露了他心理不夠穩(wěn)定和經驗不足的缺陷。
很多人都有固有的誤區(qū):年少成名的天才一般都會重攻輕守,而像陳江華這樣身體尚未發(fā)育完全的青年肯定防守更差。這樣的評語可能對兩三年前剛剛從體校被選拔到中國奧運希望隊的陳江華適用.但經過在國家青年隊中的磨練,陳江華的防守基本功已經相當扎實:防守重心低沉。腳步移動積極,再加上卓越的運動能力和對勝利的渴望,讓他在籃板、封蓋和搶斷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也許他防守靠身體對抗打球的力量型后衛(wèi)毫無辦法,但對于同屬速度靈巧型的對手.他的防守還是很有效的。在南京,他給了德國主力控球后衛(wèi)一個結結實實的蓋帽,就已經表現(xiàn)出了他的防守態(tài)度與能力。
艾弗森不是他的榜樣
給年輕球員找榜樣,這已是一種慣例,例如王治郅年輕時,NBA球探說他是少年版“海軍上將”羅賓遜,而姚明還沒去NBA時.美國專家將他跟荷蘭長人史密茨做類比;當易建聯(lián)聲名雀起,外電報道中也要說他是“下一個姚明”,后來又變成”中國的加內特”,可見榜樣在介紹新秀時的普遍應用。
而陳江華呢?在最早的2003年《紐約時報》專題《為人民而戰(zhàn)》中.他就被比喻為有阿倫·艾弗森的肌肉類型和風格的球員。隨著他名氣的擴大.越來越多的媒體稱他為中國的艾弗森。
如果以艾弗森為榜樣來看陳江華.會發(fā)現(xiàn)太多風格上的不同:艾弗森會長時間控球,但他并非為了掌控比賽節(jié)奏,而是尋覓自己得分的機會;艾弗森在強行切入籃下遭遇防守時,他更多地會橫向帶球漂移之后強行起手.而很少會刻意吸引對方補防球員之后分球;艾弗森的傳球通常是“第二時間”的.即在自己的最佳進攻時機失去后,再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而不是第一時間傳球給機會最好的隊友。簡單地說.10年以來,大家都認同,艾弗森是將得分后衛(wèi)的心臟裝進控球后衛(wèi)的軀體中,或者說他本質上是個不懂傳球的得分后衛(wèi)。
陳江華則正好相反,他是將控球后衛(wèi)的心臟裝進了得分后衛(wèi)的軀體中。在國家青年隊時,他的技術就已經一枝獨秀.很多比賽他都拿下高分,例如國家青年隊對陣悉尼國王隊時他曾砍下38分。國家隊突破型后衛(wèi)的缺乏,讓尤納斯把更多單一,單純的強行突破,切入分球的任務交給他,這讓他更多擔負了得分后衛(wèi)的職責.而忽略了傳球組織的潛能。
如果真的要為陳江華找一個榜樣的話,之前擔任雄鹿主力控球,現(xiàn)被交易至猛龍的T.J.福特也許會更貼切。2003年參加選秀的T.j.福特曾經被譽為“小一號的賈森·基德”,他擁有全美籃球運動員中幾乎最快的速度,但卻絕非只靠速度打敗對方.而是在快速帶球中觀察局勢,迅速組織進攻和分球,讓球隊在高速公路上打出流暢華麗配合,讓防守者氣喘吁吁而應接不暇。
陳江華目前最擅長的也是運動戰(zhàn),包括國家隊也需要他的這個特點,出色的速度和判斷都讓對手來不及回防。陳江華的球風是富有侵略性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是”愛吃獨食”,當他控球在手時,他有非常好的空間感、大局觀和穿透性的視野。很多時候非常規(guī)動作的傳球也能穿越對手防線送達隊友手中,制造殺機。但顯然他還年輕,只靠自己頭腦里進發(fā)的創(chuàng)意來制造機會的他,還應該更多地掌握傳統(tǒng)的戰(zhàn)術。所以.在成人級別的比賽中,他調節(jié)節(jié)奏和組織進攻的能力還很有限.當他在陣地戰(zhàn)中,用帶著粵味的普通話喊著“三下!三下!“之類暗號,指揮那些成名已久的國家隊大腕時,實在讓人有些小馬拉大車而力不從心的感覺。
不夠強;仕的身體和過分勇猛的作風讓陳江華吃過苦頭。在近三年來.他遭遇了兩次骨折,大小傷患甚多。雖然這并未影響到他的速度和彈跳.但在成人級別的身體對抗上他還是明顯吃虧.所以他的當務之急是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壯,此后他必將在CBA中打出名堂,而就目前來看,他也是中國最可能被NBA看好的后衛(wèi)球員。
出色的領跑者
在國家隊出征日本世錦賽之前.一度有七名后衛(wèi)受訓,數(shù)名青年才俊競爭的局面多年未見。劉煒、孫悅、張慶鵬、解立彬。楊鳴,陳江華、張云松,如果再加上韓碩和劉曉宇,這些年齡相差四五歲的少年們,誰將成為中國籃球后衛(wèi)線的旗幟,誰能脫穎而出,誰會是2008為姚明傳球的那個人?這是中國男籃的重大課題。
張慶鵬、解立彬,實際上都是射手型后衛(wèi),他們擁有射手的嗅覺.可以殺敵,但指揮調度.運籌帷幄非其所長.也很難跟姚明形成良好的化學反應。孫悅有兩大特長:身高和靈氣,2米06的身高讓他在視野方面占有極大優(yōu)勢.而不經意間發(fā)散的靈氣也讓尤納斯一眼就相中了他。但身高對于孫悅來說是雙刃劍,視野占優(yōu)的同時,運球時也更容易被對方搶斷,或運球節(jié)奏被干擾。楊鳴早早就被尤納斯相中,只是手傷讓他跟國家隊集訓飲恨告別。
面對早已技術定型,成長空間不大的老大哥們,韓碩、劉曉宇、陳江華這三小后衛(wèi)才是CBA后衛(wèi)新生代的代表人物,如果成長順利,2008為姚明傳球的人很可能在他們中間產生。他們都是血統(tǒng)純正的組織后衛(wèi),都擁有超出同齡人的天賦,陳江華已經成為國家隊正式球員。韓碩和劉曉宇都是國家青年隊絕對主力。展望2008,他們已經站在起跑線上。最終,他們中的哪一位或兩位(或三位?),會在2008年來到北京,成為給姚明傳球的哪個人?人們還需要拭目以待。陳江華,無疑是這場競爭中的領跑者。
責編/陶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