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近二十年關于“自我展示”“自我評價”詞匯的更替,如同電腦升級、手機換代一樣,頻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當你還在以為自己是個緊跟時代潮流的人,整天念叨“酷”“秀”等詞時,其實你已經(jīng)“out”了。時下最“ in”的詞,是“炫”。(說到這里,我也有點心虛,說不定我已經(jīng)“out”了。好在我是在對“炫”進行總結,奇怪它為什么沒有向其他詞那樣生命短暫,還沒有“out”。)
“炫”這個詞,這幾年大家都不陌生,大約早在2002年就出現(xiàn)了。這是繼“酷”走遍中國大地之后,“帥”“派”“in”“潮”“蔻”等詞相繼場亮相又“out”了之后,當今最“in”的一個詞。
“炫”一詞有兩個義項,①〈書〉(強烈的光線)晃人的眼睛,如“入夜,南京路上光彩炫目”;②顯示,夸耀,如“炫耀武力”。(《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2004年1月第1479頁) 特別強調(diào)的是義項①是書面語用詞,現(xiàn)代漢語中一般已不再作為獨立的語素使用了。但近幾年來,“炫”這個詞突然“炫目”起來,使用頻率以“炫”人的速度攀升,不管是意義還是用法,都煥發(fā)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1.跟“酷”“帥”“派”“in”“蔻”等詞意義大致等同,表示“了不起的、奇特的、令人吃驚的”等等,可單用,可修飾名詞,可前加副詞被修飾,也可后加補語。同時這也是一種新用法,把動詞用作了形容詞。例如“炫”“真炫”“太炫了”“特炫”“極炫”“炫聽”“炫人類”“酷炫生活”“炫極了”“炫暈了”“炫傷了”等,這是最常見最流行的意義和用法。
2.表示一種不同于往常的、創(chuàng)新的東西,有顛覆傳統(tǒng)的意味。
(1)“唱吧”確實是一個很“炫”的唱歌方式,作為一個新興的互動娛樂系統(tǒng)將有可能顛覆傳統(tǒng)的KTV消費模式。(《生活報》2006年2月26日)
(2)“炫”是一種顛覆??紫闁|因為一場顛覆古典的“炫”代音樂夢之旅音樂會而成為文化媒體注目的焦點。(《青島晚報》2003年12月21日)
3.表示對外顯示、耀眼展示值得炫耀的東西的意思,褒義。
(3)公司還給員工灌輸一種價值理念,美其名曰“炫”。從字面來理解,大致意思是炫耀和展示一切可以和值得炫耀的東西,以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廣州日報》2003年12月2日)
(4)《千里走單騎》的首映不僅僅“炫”的是電影,在通俗、娛樂、搞笑、嬉鬧的愉快中,眼前看不見的父親也讓你恍然有悟。(《石獅日報》2005年12月18日)
4.同樣表示對外顯示、展示夸耀的意思,但含貶義,有吹牛炫耀的成分
(5)這個數(shù)目在經(jīng)濟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也許不高,但2004年合肥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僅千元,這個數(shù)目有點“炫”。(《經(jīng)紀人》2005年11月10日)
(6)一言以蔽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本身是為了“用”的,不是為了“炫”的。(《董事會》2006年02月07日)
5.由表示單一的行為動作義引申為表示群體的概念性的意義。例如“炫時代”“炫一代”“炫一族”“炫文化”等等。
(7)網(wǎng)吧、飛鏢、街舞這些在青年中流行的“酷”“炫”文化如今被深特檢站引入基層部隊的營區(qū)大院。(《深圳商報》2004年11月16日)
(8)炫一代,解構經(jīng)典手下無情,在顛覆中體驗快感(《北京青年報》2003年9月12日)
6.除意義之外,用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開始出現(xiàn)動詞和形容詞并用的語例,由于難以分清到底是動詞還是形容詞,出現(xiàn)了歧義。有時還有了名詞的性質。
(9)校園劇《炫年華》“炫”出青春風采(《光明日報》2006年02月16日)
(10)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時刻都不愿埋沒自己,他們時常會表現(xiàn)、標榜出自己的“炫”。(新浪房產(chǎn)2003年01月08日)
例(9)的“炫年華”的意思,是“他們的年華是令人炫目的年華”還是“他們在展示他們的年華”,意義不明確;例(10)的“炫”就是名詞的用法。
“炫”的出現(xiàn),是人們追求語詞趣味化,求新求異的時尚潮流影響所致。但仔細品味其中涵義,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詞匯的變化,也與我們社會變遷中反映出的某些價值取向很合拍,如開放包容、張揚個性、以自我為中心等等。目前,“炫”新用法還在流行中,還沒有出現(xiàn)新的詞語來取代它,并且因其特殊的修辭趣味和文化內(nèi)涵迅速傳播著。但是,說不定再過幾天,“炫”就又過時了,聰明又標新立異的“in”一族,還會發(fā)明出更玄的詞來,直到把人“炫”暈了、“炸”昏了為止。
(韓志湘,山東省濰坊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