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洪錢 馮蘭蘭 馮新英
鳳凰的古代記載
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為鳳或鳳凰。其形態(tài)據(jù)《爾雅·釋鳥》:“鳳其雌皇?!惫弊ⅲ骸半u頭、蛇頸、燕頷、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薄睹献印す珜O丑上》:“鳳凰之飛鳥”《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敝撩鳌だ顣r珍《本草綱目》中更有:“引《禽經(jīng)》云:雄鳳雌凰,亦曰瑞鳥,鳥者百鳥偃伏也。羽蟲三百六十,鳳為之長。故從鳥從凡,凡總也。古作朋字,像形,凰者美也,大也?!庇衷弧疤煜掠械绖t見,羽備五彩,高四五尺,翱翔四海,其翼若竽,其聲若簫,不啄生蟲,不折生草。不群居,不侶行,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禮泉不飲”。把它描記成神乎其神。于是古今畫家據(jù)此更加描繪成可望不可及的神鳥,致使不少人民對它像龍、麟那樣進行頂禮膜拜,實際上是一種古代人們信仰的圖騰,祈求祥福降臨。
鳳凰是家雞嗎?
鳳凰如果按古書描記那樣奇特,就是走遍全世界的深山密林和所有動物園也沒有的,鳳凰實際上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鳥類。也許有人說鳳凰可能是一種已經(jīng)滅絕的古生物;但至今世界上尚沒有發(fā)現(xiàn)過鳳凰化石。那末鳳凰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鳥類,根據(jù)古今中外有關(guān)圖騰的記載,都有一種原動物擴大描記而成的,如大家比較公認的麒麟就是長頸鹿等。而鳳凰的原動物是什么呢?根據(jù)有的考古學家認為原動物是雞。
首先從鳳凰和雞的形態(tài)方面來考。如①徐整《正律》:“黃帝時,以鳳為雞?!睗h代劉向《孝子傳》:“舜父夜臥,夢見一鳳凰,自名為雞?!闭f明黃帝時,雞和鳳是分不開的。②春秋戰(zhàn)國《山海經(jīng)》:“丹穴之山,有鳥如雞,名曰鳳凰?!薄稑啡~書》:“鳳凰之冠類雞頭?!笨梢婙P凰的冠,也與雞頭一樣。③《桂海禽志》:“(鳳)其頸毛類雞”就是頸毛也與雞一樣。
其次,再從鳳凰與雞的性能方面來考:①西漢李陵記有“鳳凰鳴高崗,其翼不好飛?!闭f明鳳凰也與雞一樣,雖然有翼膀,但不會飛,當然不能如擴大描記那樣能“翱翔四海”。②《桂海禽志》又云:“百獸率舞,鳳凰司晨鳴。”說明鳳凰也和雞一樣,也會司晨鳴啼。③《爾雅·釋鳥》:“雞三尺為軍鳥”而《淮南子·覽冥訓(xùn)》:“軍鳥雞,鳳凰之別名?!笨梢娢覈庞须u高三尺稱軍鳥雞,而軍鳥雞又為鳳凰別名的記載,說明從古以來就有雞與鳳凰混稱的情況。
其三,民間常有母雞變鳳凰的報道;如山東省牟平縣解甲莊鄉(xiāng)劉家華村,村民徐開淑前些年飼養(yǎng)的一只母雞,后來臉色逐漸由黃變紅;頭上的一撮淺黃色絨毛,逐步變成紫紅色長羽毛,全身毛色也有深褐色變成紅綠間雜,非常美麗,尾羽也變長了,遠遠看去很像一只圖畫上的鳳凰。這正如民諺“雞窩里飛出金鳳凰”來了。由此可見鳳凰至少可以說是一種雞的變態(tài)。
其四,再從民間稱呼上來考:民間把孵化過的雞蛋稱“鳳凰蛋”;中醫(yī)把雞蛋殼內(nèi)的衣膜稱“鳳凰衣”;把烏雞為主制成的中成藥稱 “烏雞白鳳丸”,為婦科要藥;在中華傳統(tǒng)菜肴中常把雞翅稱“鳳翅”,雞腿稱“鳳腿”,雞爪稱“鳳爪”,更有把由蛇、雞、貓肉制成的名菜,稱“龍鳳虎三仙肉”??梢婋u鳳分不開。
鳳凰是山雞嗎?
有的學者認為鳳凰是山雞,但山雞的種類很多,而且都有點像鳳凰。如紅腹錦雞〔chrysolphus pictus (L)〕。頭上具金黃色絲狀羽冠,后頸圍以橘紅色扇狀羽,有美麗如鳳凰的尾羽。當然一般山雞都是指雉雞的,而雉雞認為是鳳凰的原動物,主要根據(jù)有三:
首先也從形態(tài)上來考證。雉雞為鳥綱雞形目雉科鳥類(phaisanus colchicus torquatus Ghelin)又名山雞,雄雉雞是一種羽毛非常華麗的禽類,頭頂黃銅色,兩側(cè)有微白眉紋。虹膜栗紅色,眼周裸出。嘴淡黃色。頦、喉和后頸均黑色,有金屬光澤。頸下有顯著的白圈。背前方為金黃色、栗紅色轉(zhuǎn)橄欖綠色,均雜有黑、白斑紋。尾羽很長,中央黃褐色,兩側(cè)紫栗色,中央有黑色橫班。因其華麗,常作戲臺上武將的頭飾,大有威風凜凜的感覺。雌鳥較小,無長尾羽,很像家雞。人們把雉雞擴大描記成鳳凰,當然指的是雄雉雞。
其次,再從雉雞和鳳凰的性能方面來考。雄雉雞和雄家雞一樣能司晨鳴啼;而鳳凰據(jù)《桂海禽志》記載,公雉雞和公家雞一樣“能司晨鳴”。
其三,山雞看到母雞時,也能打鳴起舞。唐代大詩人李白也曾說:“楚人不識鳳,重價求山雞?!笨梢姽糯灿邪焉诫u稱鳳凰的記載。
鳳凰是朱鳥嗎?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鳳凰為南方朱鳥也”的記載。朱鳥為鳥綱雀形目雀科動物的通稱,在我國分布較廣的為朱雀(Carpodacus crythrinus roseatus)。體長約17厘米。雄鳥頭頸及背部羽色主要為鮮紅色至暗紅色;兩翼深褐色、各羽緣多帶紅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緣亦微帶紅褐色;胸部羽毛現(xiàn)緋紅色。雄鳥體羽主要為橄欖褐色;胸部和兩脅具灰色條紋;下腹部羽毛近白色。由于雄鳥羽毛有驚人的華麗,于是有人就與華麗的鳳凰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鳳凰就是朱雀,并把朱雀神化起來,認為是四方守象之一。即東方青龍,西方為虎,北方玄武(烏龜),南方朱雀,把它描記成玄無其玄。
鳳凰可能是孔雀
根據(jù)以上記載,不論是家雞、錦雞、雉雞、朱雀也也好,與鳳凰究竟差別較大,筆者考證認為最相似的應(yīng)該指孔雀。其主要根據(jù)也有六點:①頭頂生一撮冠毛,這與鳳凰羽冠很相似。②全身五彩而紋,并有金屬光澤。③有長而美麗的尾羽,這鳳凰尾羽差不多。④孔雀能自歌自舞,鳳凰也能為百獸率舞。⑤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鳳凰南方朱鳥也”這與孔雀的產(chǎn)地南方各地一樣。⑥孔雀在南方各地有俗稱鳳凰的,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逐有把孔雀和鳳凰分開記述的情況,世界上再沒有一種鳥比孔雀和鳳凰更相似的了,故編者疑定古代所指的鳳凰原動物應(yīng)以雉科動物孔雀(Pavo muticus imperator Delacour)擴大描記為正。又名南客、越鳥(《本草綱目》),俗稱鳳凰、百鳥之王(《飼料研究》)。有綠孔雀、藍孔雀兩種,另有白孔雀是藍孔雀的白化形。由于孔雀端莊、聰敏、機警而又羞怯,它和鳳凰一樣,也是歷來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象征吉祥如意的神鳥。為中外著名的觀賞鳥,綠孔雀已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原來是多鳥的合稱
根據(jù)以上考證,不論是家雞、雉雞、朱雀或孔雀,它們都是鳥綱雞形目禽類,其實鳳凰是根據(jù)以上幾種禽類動物,按照人們的想象擴大綜合描記而成的神鳥。這可從我國各個年代對鳳凰的描記變化中看出,如商代稱鳳凰為玄鳥,其身體和羽翼都很短小,只有飛鳥的特點,根本沒有較長的尾毛,可稱為玄鳥期。后來從周代開始,人們根據(jù)錦雞、雉雞和孔雀的特點,才給鳳凰加上美麗的長尾毛,可說是雉雞期。從秦漢到隋唐時代,人們又根據(jù)朱雀的美麗和傳說,把孔雀畫成朱雀哪樣,鳳凰圖形進入了孔雀期。自宋代開始才進入鳳凰期,到明朝又博采眾鳥之美,最后鳳凰的形象才真正定形,這種形象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