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一”前夕,一套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的《藍貓三國》系列圖書陸續(xù)在全國各大書店上架,據來自杭州市新華書店的數據顯示,此套叢書在該店上架的第一個星期實現了近100冊的銷售,并躋身“開卷”當月新書排行榜前列。
7月,距離第一次印刷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藍貓三國》系列進行了第二次印刷,目前累計銷售近7萬冊,與紅火的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交相輝映。
9月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期間,茫茫書海中,臺灣知名出版公司麥克公司“慧眼識珠”,對《藍貓三國》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六一”黃金時間上市
《藍貓三國》是在“六一”前夕出版面世的,對少兒圖書市場來說,“六一”是傳統(tǒng)的銷售高峰之一,如今這一短暫節(jié)日的銷售優(yōu)勢雖已漸漸弱化,但仍不能否認,在“六一”之前上市,為暑期的黃金銷售做足了備貨上架工作,為暑期中的熱賣打好了“前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出版社準確把握了產品上市時間,也就在市場上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性,《藍貓三國》的及時上架首先在整體營銷上走了一招“好棋”。
本土卡通與經典名著結合
一百個觀眾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同樣,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經典之作,各種版本的《三國演義》層出不窮,從連環(huán)畫到插圖本,從普及本到線裝本,全方位詮釋了名著的魅力。對于孩子們來說,激發(fā)興趣才是閱讀之本,站在孩子們的立場,將本土卡通形象與經典名著相結合,確實為孩子們度身定做了一套屬于他們的三國故事書。
據了解,這套跟隨卡通人物藍貓等重走三國路的《藍貓三國》叢書共包括《桃園結義》、《江東才俊》、《逐鹿中原》、《赤壁鏖兵》等4冊,講述了藍貓、淘氣等卡通人物穿越時空隧道,進入三國風云時期,目睹并參與群雄逐鹿的歷史過程的故事。它以羅貫中《三國演義》為敘述基礎,又適度越出其樊籬,既抓住了三國故事的精華,又避免了敘述的拖沓冗長,最后配上簡短的尾聲,保證了故事的完整性。全書既詼諧生動、張弛有度又不乏歷史感。
挖掘作者資源
本書在營銷宣傳中的一大著力點就是本書作者王小六,王小六是兩屆“新思維”全國作文大賽大獎得主、國家華文兒童文學網絡大賽大獎得主、中國青年豐田環(huán)境保護獎得主,為寫作此書,王小六曾查閱大量歷史典籍,并于2005年重走三國之路。
王小六寫書是為了吸引堂弟讀三國,他有一個年約10歲的堂弟,弟弟總是想和他一起研討《寵物小精靈》、《奧特曼》之類的故事。小六嘗試各種辦法讓他對三國產生興趣,比如用連環(huán)畫、電視連續(xù)劇等,都宣告失敗。偶然在報上看見這么一則消息:“中國影響力最大的動畫片《藍貓?zhí)詺?000問》固定觀眾上億!相關圖書熱銷全國!”于是,他決定寫《藍貓三國》。
高一結束后,他開始休學一年,重返三國遺址,王小六沿劍門蜀道北上,順漢江流域而行,重訪成都、漢中、襄樊、武漢等十余個三國重鎮(zhèn),走訪眾多當地撰寫地方志、增補本地史的長者。這種考察讓小六的寫作更加真切。
為了避免當下“流行”的諸多對歷史不負責任的“戲說”的寫作,他在游歷三國遺跡的同時,查閱了大量的書籍。如《三國志》、《三國演義》(毛評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后漢書》、《華陽國志》、《資治通鑒》、《孫子兵法》、《左傳》、《中國小說史》、《藍貓三國》的創(chuàng)作前后歷經十個月,在2005年9月完稿,共計26萬字。
《藍貓三國》在開創(chuà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閱讀新方式的同時,也賦予了民族科普卡通以人文新內涵,開辟了少年作家進入古典領域的新思路,從形式到內容都是一次大膽有益的創(chuàng)新。
從出版時間的準確把握到圖書本身的精彩內容,乃至圖書背后諸多亮點故事的挖掘,都成就了《藍貓三國》叢書的平穩(wěn)熱銷,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三國演義》專家沈伯俊稱此書是“當代人延續(xù)和發(fā)展三國文化的一部分”,而作為叢書的讀者,更在這位17歲中學生的筆下解讀到了當代少年的三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