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大蒜。
用法:將大蒜搗碎,取1小塊置于酸痛點(diǎn)(過敏點(diǎn)),用牙科充填器在酒精燈上燒至微紅,迅速灼牙石上之蒜泥,稍壓幾分鐘,痛感即消失??上[,解毒,殺蟲。
組成:五倍子粉、冰片按10:1比例混合。
用法:用無菌濕棉球蘸五倍散藥粉少許,塞于牙洞中。3~15分鐘即可收到止痛的效果,痛止后將棉球取出??汕鍩峤祷?,止痛止血。
組成:白芷20克,冰片0.6克。
用法:研細(xì)粉,用棉球蘸藥粉少許塞鼻,治療牙痛,1~3分鐘奏效。
組成:虎杖25克,生甘草5克。
用法:將上藥置入75%酒精500毫升中浸半個(gè)月左右,濾去藥渣,裝瓶備用。用時(shí)用藥棉蘸藥液,搽在患牙局部。一般涂搽1~6次,牙痛可痊愈。
組成:兩面針根皮20克,細(xì)辛15克,蓽菝10克,白芷10克。
用法:上藥同置于250毫升75%酒精中浸泡15天,過濾后用(注意密封保存)。用時(shí)用棉簽蘸取藥水涂患處,每日2~3次。
組成:樟腦150克,明雄黃90克,冰片60克。用法:上藥共為極細(xì)末,將藥末放入沙鍋內(nèi),以新碗覆上,用鹽泥封四周,麻紙貼糊,密封,用文火燒之,60分鐘即從火上取下,冷后揭開,藥均升華在碗上,將藥刮下,裝入瓶?jī)?nèi)密封備用。使用時(shí)用生理鹽水沖洗齲齒,后將藥末填入洞內(nèi),用棉花塞住洞口,以防藥倒出。一般用藥4分鐘后,疼痛即消。有消炎止痛之效,主治齲齒牙痛。
以上諸方可用于各型牙痛的止痛,以下的地腦方、柳條枝、二烏湯主治風(fēng)熱侵襲型牙痛,證見牙齒疼痛,呈陣發(fā)性,遇風(fēng)發(fā)作,患處得冷則痛減,受熱則痛增,牙齦紅腫。
組成:生地切成1片(約5克),樟腦2克。
用法:將樟腦包入生地片中,入牙痛處含化,約15分鐘痛即止,屢用皆有效。
功效:清熱、涼血、止痛。
組成:柳條枝與大豆等量。
用法:上藥炒,待豆炮盡,以瓷器盛之,并用柳條枝3倍量的酒精浸之,3日后可用。用時(shí)含漱后吐出,反復(fù)多次。
功效:祛風(fēng)、止痛、消腫。
組成:制川烏、制草烏、高良姜各3克,北細(xì)辛2克。
用法:
(1)加水300毫升,煎20分鐘,去渣,待溫漱口,不要咽下,每次漱口時(shí)在口中含2~5分鐘,1次含2~5回,1日含2~5次,依病情輕重而定。
(2)上述藥量泡入250毫升60%酒精中,3日后即可使用,用時(shí)先將齲齒洞內(nèi)食物殘?jiān)?,用小棉球蘸藥液置于窩洞深處即可。每日換藥1次。
功效:止痛。
(編輯 方舟)